(洪湖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內(nèi)科,湖北 洪湖433200)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經(jīng)病變及各種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變而導致下肢感染、潰瘍形成和深部組織的破壞。在臨床上,由于糖尿病患者長期受到高血糖的影響,下肢血管硬化、血管壁增厚、彈性下降,血管容易形成血栓,并集結成斑塊,而造成下肢血管閉塞、肢端神經(jīng)損傷,從而造成下肢組織病變。而 “足”離心臟最遠,閉塞現(xiàn)象最嚴重,從而易發(fā)生水腫、發(fā)黑、腐爛、壞死,形成壞疽。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應積極預防、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治療、精心護理,才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F(xiàn)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我科自2010年1月至12月收治糖尿病足患者20例,男8例,女12例。年齡在45~75歲之間。其中皮膚表面起水泡破潰16例,干性壞疽4例。
具體措施包括:①每晚溫水洗腳,水勿過熱,泡腳時先用手和肘部試水溫,以免患者因下肢感覺障礙發(fā)生燙傷,趾間縫隙處輕柔。②避免足部損傷,不宜赤足行走。③視力不好的病人,不宜自己修剪趾甲。④對于雞眼治療應咨詢有經(jīng)驗的足醫(yī)或外科醫(yī)生。⑤冬季注意保暖,為緩解夜間足涼,可穿襪套,不宜用熱水袋或小水爐暖腳。⑥勿長時間雙腿交叉,以免壓迫血管和神經(jīng)。
1)積極地控制好血糖,血糖的升高影響周圍組織的愈合。及時治療高血壓,降低血脂、戒煙等,常用的藥物有阿司匹林、潘生丁以抑制血小板功能或是尿激酶、鏈激酶等促纖溶藥物,抗凝藥以緩解抗凝狀態(tài)或者山莨菪堿和前列腺素以改善循環(huán)。
2)對于足部的潰瘍,要進行局部傷口的清創(chuàng)處理,每周2~3次,清創(chuàng)處理的范圍要較實際大,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清除壞死組織,盡可能的讓肉芽組織生長。清創(chuàng)時可以先用雙氧水沖洗創(chuàng)面,以防止厭氧菌的生長,然后用生理鹽水加慶大霉素和動物胰島素沖洗創(chuàng)面,最后用無菌紗塊包扎。包扎不宜過緊,及時更換,保持傷口敷料干燥。如有感染可以留取分泌物作細菌培養(yǎng)后采用敏感抗生素;另外還可以使用654-2局部改善循環(huán)治療等[1]。
3)潰瘍愈合后的患者可穿特制的矯正鞋,以免腳再次受壓,防止?jié)兊膹桶l(fā)。
4)可以進行高壓氧艙治療,以改善患肢缺氧,促進傷口的愈合。
5)對于以上治療無明顯改善的,可采用動脈重建或截肢。近年來我國血管外科的發(fā)展,動脈重建術的應用使部分大血管阻塞的肢端免于截肢手術。如經(jīng)積極治療后仍發(fā)生壞疽的則必須實行截肢手術,截肢部位要慎重,應盡量保留患肢功能,為術后安裝假肢提供有利條件。
糖尿病病人由于足部感染,產(chǎn)生壞疽伴有惡臭,患者會有自卑心理;另外由于糖尿病足患者住院時間相對較長,患者情緒易焦慮,故護理人員及家屬應積極地給予安慰和鼓勵,適時疏導,讓患者心態(tài)穩(wěn)定,使其能配合治療。
通過對糖尿病病人積極的預防、護理和治療,可以減少糖尿病足的發(fā)生,減低截肢的概率,從而減少糖尿病患者的身心痛苦,提高生活質量,使其延長生命以享有健康的人生。
[1]魏力.糖尿病足壞疽截肢的護理 [J].護士進修雜志,2001,16(8):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