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亞軍
(河北霧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河北 興隆 067300)
霧靈山是燕山山脈中段,主峰海拔2118m,東經117°17′~117°35′,北緯 40°29′~40°38′。面積 2 萬 hm2,森林覆蓋率90.3%。年平均氣溫7.6℃,年日照2872h,年降雨量900mm,無霜期141d。高等植物168科665屬1870種。霧靈山華北落葉松有1500hm2,主要分布在海拔1500~1900m,長勢良好。
采用標準地樣方調查法。霧靈山植物群落通用表現面積為,森林的喬木層600~800m2,森林和灌木叢的灌木層120~150m2,草本層25~30m2。為了保證調查精度,取樣面積大于表現面積。具體做法:外業(yè),選擇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華北落葉松林1000m2作為標準地,把標準地劃分為40個5m×5m大樣方,測計樣方內喬木(含幼樹)種數和每種個體數;在標準地內均勻布設40個2m×2m的中樣方,測計灌木種數和每種個體數;在標準地內均勻布設40個1m×1m小樣方,測計草本植物種數和每種個體數。內業(yè):把樣方數據換算成每公頃數據,統(tǒng)計喬、灌、草總種數和總個體數,按公式計算Simpson多樣性指數(S)、Shannon-Wiener指數(Sw)、種間隨遇率(Pie)、以及相對應的均勻度指數 Js、Jsw、Jpie。
標準地位于海拔1700m半陰坡,棕色森林土,土層厚度50cm,pH值6.5。林齡45a,喬木層樹高7.8~19m,平均樹高17m,胸徑10~39cm,平均胸徑22.6cm,郁閉度0.9,密度760株/hm2,活立木蓄積106m3/hm2。灌木層平均高1.5m,蓋度0.34.草本層平均高0.4m,蓋度0.3。
華北落葉松林種群由24科48屬55種維管植物構成,喬木5種,占9.1%,其中青杄和黃花柳是幼樹,未達喬木層,灌木10種占18.2%,草本40種,占72.7%。
表1 華北落葉松林種群數量特征
喬、灌、草各層物種的密度、顯著度(喬木層)、蓋度(灌、草層)、頻度、重要值等數量特征見表1。
喬木層,華北落葉松各項指標最高,占絕對優(yōu)勢,是建群種,亞優(yōu)勢種不明顯,碩樺白樺為伴生種。灌木層,錦帶花重要值最高,風箱果、柔毛繡線菊、六道木、毛榛、紅丁香較高,其它較少。草本層,裸莖碎米薺重要值最高,輪葉貝母、舞鶴草、升麻、華北耬斗菜、糙蘇、寬葉苔草、多齒蹄蓋蕨、東北風毛菊,高山露珠草較高,它們的重要值都在10以上,其它較少在10以下。
對華北落葉松林喬木層、灌木層、草本層、群落總體生物多樣性各項指數進行了計算。見表2。
表2 華北落葉松林生物多樣性指數
表2表明,生物多樣性指數較高。Sw、S、PIE 3個指數是群落總體>草本層>灌木層>喬木層。Jsw、Jpie兩個指數是喬木層稍低,灌木層、草本層、群落總體三者接近。Js指數是喬木層和灌木層接近,草本層和群落總體接近。
采用Raunkiaer生活型分類標準。地面芽植物最多,25種占45.4%;高位芽植物次之,16種占29.1%;地下芽植物第三,14種占25.5%;沒有地上芽植物和1a生草本植物。這表明該群落所處環(huán)境比較寒冷,冬季較長,夏季溫熱,氣候比較濕潤。
華北落葉松是重要的生態(tài)公益林和用材林樹種,研究其種群特性,對保護、經營、利用該種群具有重要意義。
[1]王德藝,等.暖溫帶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3.
[2]王德藝,等.霧靈山自然保護區(qū)生物多樣性研究[J].生物多樣性,1997,5(1):49-53.
[3]馬克平,等.北京東靈山地區(qū)植物群落多樣性研究[J].生態(tài)學報,1995,15(3)268-277.
[4]錢迎倩,等.生物多樣性研究的原理與方法[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
[5]鄭均寶.河北森林[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