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海鵬
我替你選擇
俗話說:樹有根,事有因。可是最近,住在市區(qū)文化路的張建卻碰到了一件沒頭沒腦的事情。到底是啥原因呢?事情還得從頭說起。
張建今年三十多歲,當(dāng)年他鯉魚跳龍門,考上大學(xué),從山溝里走了出來。畢業(yè)后,張建在市里找了工作,成了家,再加上父母去世得早,漸漸地就和老家斷了聯(lián)系。這些年,張建拼命工作,可還是蝸居在三十多平米的老房子里,為此,妻子經(jīng)常和他慪氣。前段時間,張建一咬牙,決定砸鍋賣鐵買房子。
這天,張建正在一個剛竣工的樓盤看房子,不知道從哪里跑來一個民工。一把拉住他的胳膊,驚喜地叫道:“你是建娃吧?剛才我還不敢認(rèn)哩!這一晃都多少年了!”張建一愣,只見那人橫樣臟兮兮的,他用力甩開胳膊,后退幾步,說:“你是誰?”那人笑道:“你牛明哥啊,忘了沒?”張建仔細(xì)一瞧,終于想起來,是老家村西頭的。他連忙點(diǎn)頭,表示認(rèn)出來了。
牛明頓時高興得哈哈大笑,突然他想到什么,一把將張建拉到旁邊,悄聲說:“買房子嗎?我告訴你,房子的好壞你別問開發(fā)商,他們打死不會說真話;更不用問建筑商,人家死老鼠也說是活大象!這里面有門道兒哩!”張建一聽,疑惑道:“那問誰?”牛明用手指了指自己。張建說:“問你?”
牛明點(diǎn)點(diǎn)頭:“是哩,問建筑工人!樓里用多少鋼筋,有多粗,混凝土比例多少,量足不足,咱蓋的多,心里清楚得很!”張建想想還真是,就來了興致:“好,牛明哥,就聽你的,咱不要樓脆脆,樓歪歪,樓倒倒!”
于是,兩人東奔西跑看了不少樓盤,這些樓盤都是牛明和老鄉(xiāng)們以前做過活兒的。不久,張建終于挑選到了一套滿意的房子。牛明告訴他:“建娃啊,這房子的質(zhì)量我可以打包票的,你就安心過好日子吧!”張建卻心想:這房子好是好,但超出了原先的預(yù)算,這下首付就成問題了!接下來的幾天,張建是求爺爺告奶奶地到處借錢,可還差了兩萬多哩!咋辦啊?
俺給你解決
這天,張建愁眉苦臉地正準(zhǔn)備出門,遠(yuǎn)遠(yuǎn)地就看見有個_人正在向鄰居打聽什么。他走過去一看,那人不是別人,正是老家的牛明。
見張建來了,旁邊的人忙指著他說:“這不是你找的人嘛!自個兒來了!”牛明轉(zhuǎn)過頭一看,喜出望外地?fù)溥^來,又是激動又是責(zé)怪道:“哎呀,建娃啊,總算找到你了!你看你,那天走得急,連你住哪里都沒告訴我。幸好我聽你說過什么文化路,只得一座樓一座樓挨個兒打聽過來?!?/p>
張建這才注意到牛明胡子拉碴的,滿頭都是大汗,連忙不好意思道:“都怪我,都怪我!”話還沒說完,牛明搶過去又說:“還怪啥,這不是找到了嘛!咱趕緊說正事吧!”張建好奇道:“啥事啊?”牛明不回答,卻低下頭,把手伸進(jìn)懷里摸索了好一陣子,才從里面摸出個信封遞給張建。見張建一臉的莫名其妙,牛明又笑道:“自己打開看看!”張建打開一看,頓時愣住了,里面是一沓錢!
張建疑惑地看著牛明,牛明笑呵一呵地說:“還愣啥?都是給你的!可不是我一個人出的,這是咱村十二戶人家專門托我轉(zhuǎn)交給你的,一戶兩千,總共兩萬四。都知道你要用錢哩!你點(diǎn)點(diǎn)!”張建更糊涂了,心說:自己和老家多少年都沒聯(lián)系了,這平白無故地送這么多錢來,到底是為啥阿?
牛明看出了張建的疑惑,抬手拍著他的肩,說道:“甭瞎琢磨了,這錢本來就是屬于你的,大家給你存著哩,你就瓷瓷實(shí)實(shí)地用!對了,這是十二家人的名單,你收著,我得趕緊去工地干活兒了?!闭f著,他遞給張建一張紙條,便轉(zhuǎn)身急急忙忙地走了。張建攤開紙條,只見上面用不同的筆跡寫著十二個名字,每個名字的上面還按了手印!張建稀里糊涂地捧著錢站在那里,百思不得其解。等他回身上樓的時候,才想起來,自己還沒請牛明哥到家里坐坐呢。
這些錢就像及時雨啊,雖然疑惑,但張建還是忍不住把錢用上了。他心想:日后再還上不就行了?這下問題都解決了,張建放心了,妻子看他也越來越順眼??墒?,沒多久,張建又碰到了一件莫名其妙的事情。
咱幫你送來
這天下班,張建剛走到大門口,門衛(wèi)大爺就沖他高聲喊道:“哎呀,張建啊,鄉(xiāng)下有親戚就是好啊!咱城里最缺的就是綠色無害的糧食,你快過來看看,人家整整送來六大麻袋啊!”
張建連忙走進(jìn)門衛(wèi)室,一看還真是,一袋袋整齊地碼在那里。他愣愣地問道:“真是給我的?誰送的啊?”門衛(wèi)大爺一攤雙手說:“這我哪能騙你啊!一個胡子拉碴的農(nóng)民用車子推來卸在這里的,說的清清楚楚就是給你的。這不,他還留了個紙條?!?/p>
接過紙條一看,張建明白了,又是牛明送來的!紙條上依舊寫著十二個名字,按著十二個手印。張建仔細(xì)看了一眼名字:第一個是張喜來,住在村西,自己應(yīng)該叫他叔;第二個是牛四清,住在村東,應(yīng)該管他叫三哥……看著這一個個名字,張建的腦海里立刻浮現(xiàn)出他們的樣子,一瞬間,他突然覺得特別親切??墒?,自己已經(jīng)很多年沒回去了,不知道他們現(xiàn)在都什么樣了啊。
這天晚上,張建一夜無眠。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急急忙忙地買了回老家的車票,心想:自己應(yīng)該回去一趟,問個究竟。經(jīng)過幾個小時的顛簸,張建終于回到了離開多年的老家。一下車,他發(fā)現(xiàn)村子里已經(jīng)模樣大變,土瓦房全換成了小樓房。
張建第一個敲開牛明家的門。一看是張建回來了,牛明先是一愣,接著興沖沖地說:“哎呀,喜來叔說的沒錯,你真回來了!”張建一愣:“喜來叔知道我要回來?”“是啊,不知道為啥,但他跟我說過!走,咱干脆都到喜來叔家,一塊兒喝一盅?!?/p>
一見到張建,喜來叔高興得不得了,一個勁兒拉著他的手不松開。幾個人熱熱鬧鬧吃了飯,張建早已迫不及待地想把這些日子來的疑問弄個水落石出,便問道:“喜來叔,咱村里又是給我送錢,又是給我送糧的,這到底是為啥啊?我感激鄉(xiāng)親們對我的這片心意,但也得弄個明白啊!”
喜來叔一副不以為然的表情,緩緩說道:“感謝啥啊,那是你應(yīng)得的,本來就是你的嘛!”見張建還是滿臉疑惑的樣子,才又說,“我這話可一點(diǎn)不假啊,這錢啊糧啊都是你家集扇兒集出來的,我們本就該給嘛!”
張建聽糊涂了:“集扇兒?啥叫集扇兒啊?”喜來叔愣住了,突然想到什么,連忙說:“你還不知道?我以為你知道哩!哎呀,我好好給你講講吧咱農(nóng)村啊,以前家家困難,逢大事,像紅白事兒啊蓋房子啊,單憑一家拿不下來,于是,幾家十幾家就聯(lián)合起來。你家辦事,別家就無條件添米添面添物件添人手,等下一家辦事,別家一樣辦,等這些人家的事兒都辦完,就算集完一扇兒。有話說得好嘛,‘集扇兒,集扇兒,集一個圓兒,集一個圈兒,家家戶戶都過坎兒!咱這十二家就是集了一個蓋房扇兒,你爹娘去得早,其實(shí)啊,他們早把別家的集完了,大家都等著給你集哩!建娃啊,我說這是你應(yīng)當(dāng)收的,不錯吧?”
張建聽喜來叔慢條斯理地說完,恍然大悟似的點(diǎn)點(diǎn)頭,然后看看一邊的牛明,說:“所以,牛明哥看到我要買房子,就立馬回來跟大家說了,大家就趕緊又是送錢又是送糧還我這個扇兒?”牛明點(diǎn)點(diǎn)頭:“那是哩,大家都惦記著哩,咱吃了你家的扇兒,咋能不還?那可不是咱村里人的做法兒啊!”
張建突然又覺得不對勁,他皺著眉頭說:“喜來叔,那也用不著給這么多錢和糧啊?”喜來叔笑了:“咋啦?俺們都還嫌少,覺得對你不公平哩!那時候的每家一百塊錢、30斤糧,你算算,現(xiàn)在物價漲了多少倍?”
聽完這話,張建感慨不已。他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看看滿頭白發(fā)的喜來叔,又看看胡子拉碴的牛明哥,動情地說:“大家都惦記著我,惦記著這件事,我已經(jīng)過意不去了。那些糧我收下,錢我還得送回來!牛明哥,你,早就應(yīng)該跟我說明白啊!”
“是我不讓牛明說的!”喜來叔突然抬高聲音打斷了張建的話。
“為啥啊?”
“為啥?要是說明白了,你今天還會回來這一趟嗎?建娃啊,多少年了,雖說你爹媽去世得早,可這里是咱的家咱的根啊!大家沒忘你的扇兒,你也不能忘了家啊!役事的時候,多回來走走啊,要不都生分了!”
張建愣住了,他細(xì)細(xì)地品味著喜來叔的話,重重地點(diǎn)了點(diǎn)頭。
(題圖、插圖:譚海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