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陽 吳宇芬 陳晟 李祖亮
甘藍新品種
——喜慶紫甘藍
陳陽 吳宇芬 陳晟 李祖亮
甘藍是一種成本低,經濟效益高的蔬菜。紫甘藍俗稱紫包菜,十字花科蕓薹屬甘藍種中的一個變種,因其外葉和葉球都呈紫紅色,又名紅甘藍。紫甘藍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維生素C和維生素E。因其種植效益較普通甘藍高,而逐漸為農村廣大菜農接受,近年來種植面積逐年擴大,是一種很有開發(fā)前景的特種蔬菜。喜慶紫甘藍是由福建省農科院生物資源研究所引進的國外優(yōu)良甘藍新品種,經過試種,已在福州、寧德等地開始示范推廣,推廣面積和范圍呈擴大趨勢,現(xiàn)將該品種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早中熟,從定植到采收75天左右,較耐熱耐濕,抗病性好;株型半直立,開展度60 cm×60 cm;葉球扁圓球形,葉片紫色,葉脈紅色,結球緊實,單球質量1.2~1.5 kg,口感脆嫩,品質優(yōu)良,適于鮮菜市場及加工提煉色素用。近年來在福建省的福州、寧德等地種植,平均667 m2產量2 500~3 500 kg。
2.1 播種育苗
①播種時間 根據(jù)喜慶紫甘藍品種特性,適宜作秋甘藍栽培。播種期福州地區(qū)6月下旬至8月上旬,閩南平原地區(qū)可適當延遲播種,閩西北山區(qū)可適當提前播種。
②苗床準備 選擇地勢高燥,保水保肥力強,四周開闊,管理方便的場地作苗床。營養(yǎng)土由7份3年以上未種過十字花科蔬菜作物的大田土,3份充分腐熟農家肥,每1 m3營養(yǎng)土中加入三元復合肥0.5 kg,過磷酸鈣1.5 kg,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 g充分混拌均勻配制而成。按寬1.3 m、長10 m作畦,苗床要求土細,床面平整。
③播種與苗期管理 為了避免撒播育苗在分苗時損傷幼苗以及節(jié)約用種,喜慶紫甘藍可采用營養(yǎng)塊育苗法。播種前先將苗床澆足底水,然后按5 cm×5 cm在苗床上劃方格。經過2 h晾曬后,在方格中央用手指扎眼,深度不要超過0.5 cm,按穴播種,每穴1粒。播種后覆蓋0.3 cm左右厚的過篩細土,并在苗床上覆蓋一層稻草,澆1次水,然后搭拱棚覆蓋地膜加遮陽網。夏、秋季一般3天即可出苗,幼苗出土后及時撤去稻草并揭去地膜及遮陽網降溫降濕,以防徒長。幼苗出齊后再撒一層0.2~0.3 cm厚的細干土,有利于降濕及幼苗扎根。夏季育苗,幼苗出齊后必須覆遮陽網降溫,晴天10:00~15:00用遮陽網遮蔭,陰天可不覆蓋遮陽網。喜慶紫甘藍秋季栽培可采取小苗定植,待苗齡20天左右,幼苗長到3~4片真葉時定植大田。
2.2 大田管理
①整地作畦 選排水良好、干燥、肥沃的地塊種植,整成畦寬1.2 m、溝寬0.3 m、溝深0.2 m的龜背形高畦,每667 m2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1 500~ 2 000 kg,過磷酸鈣50 kg,三元復合肥25 kg,結合整地翻入土中。
②定植 當幼苗3~4片真葉時定植,夏、秋季應在陰天或無風的下午進行,每畦定植2行,株行距45 cm×50 cm,667 m2定植2 500株左右。定植前一天將苗床澆透水,定植起苗時用刀在苗的株行間縱橫深切,帶土起苗,減少傷根。定植后澆足定根水,待水滲下后覆細土封埯。
③水分管理 原則上苗期、蓮座期土壤必須見干見濕。緩苗成活后,在天旱時,每隔1~2天澆小水1次,保持土壤濕潤。蓮座期后期,為控制莖部徒長,可進行1次小蹲苗,時間為5天左右。進入結球期后,為促進葉球迅速膨大,要充分供水。收獲前7天停止水分供應,以防出現(xiàn)裂球現(xiàn)象。
④追肥 整個生育期需肥較多,除施足基肥外,還要重施追肥。進入蓮座期后每667 m2澆30%人糞尿600 kg或結合澆水施三元復合肥10 kg。進入結球期后,每10天追1次肥,每次每667 m2澆30%人糞尿600 kg或隨水追施三元復合肥10~15 kg。同時為了增施磷、鉀肥,在結球期還要進行1~2次葉面噴肥,可噴施0.3%磷酸二氫鉀液。
⑤中耕除草 從定植到封行要及時進行中耕除草,通常需中耕2~3次,以防土表板結和雜草生長,增強土壤通透性,同時結合中耕進行培土,有利植株生長。
2.3 病蟲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霜霉病、黑腐病、黑斑病等,主要蟲害有菜青蟲、甘藍夜蛾、甜菜夜蛾等。防治霜霉病可在發(fā)病初期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2%克露 (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每隔7~10天噴灑1次,連續(xù)2~3次。防治黑腐病可用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濕性粉劑4 000倍液或用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每隔7~10天噴灑1次,連續(xù)2~3次。防治黑斑病可于發(fā)病初期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隔7~10天噴灑1次,連續(xù)2~3次。防治菜青蟲可用蘇云Bt乳劑1 000倍液噴霧,每隔7天噴灑1次,連續(xù)2~3次。防治甘藍夜蛾、甜菜夜蛾可用20%氰戊菊酯乳油3 0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10天噴灑1次,連續(xù)2~3次。
當葉球充分長大時,分批采收,用手壓葉球頂部,如果堅實即可采收。采收過遲,葉球易破裂或腐爛,影響品質。采收時用刀從地表處割下,去掉外葉,只保留近葉球的2~3片嫩葉。
福建省科技計劃項目[2010R1020-5]
陳陽,福建省農科院農業(yè)生物資源研究所,福州市五四路247號,350003,電話:13705076546,E-mail:cyang2@163.com
吳宇芬,陳晟,李祖亮,福建省農科院農業(yè)生物資源研究所
2011-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