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群兵 黃曉云 韋麗艷
(廣東省第二工人醫(yī)院,廣東廣州510720)
復方泛影葡胺是臨床常用的離子型造影劑,相比非離子型造影劑,在使用過程中容易出現毒副反應,但由于其價格低廉,現仍然在臨床上廣泛使用。因此,預防與減少復方泛影葡胺在靜脈腎盂造影中的毒副反應尤為重要。本文對筆者所在醫(yī)院最近兩年(2008年2月~2010年3月)460例使用76%復方泛影葡胺行靜脈腎盂造影(intravenous phelography,IVP)的病例進行觀察,在隨機分組中,對造影出現不同的毒副反應結果進行對比、分析,旨在提高對復方泛影葡胺在使用安全性的認識。
本組460例均為門診或住院患者。在隨機分組中,治療組235例,男125例,女110例,年齡21~68歲,平均(42.4±21.3)歲;對照組225例,男113例,女112例,年齡25~66歲,平均(41.2±16.5)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心理狀態(tài)無顯著性差異,兩組病例均無高血壓、糖尿病及糖皮質激素使用禁忌證。
治療組:造影前采用碘雙試驗,用復方泛影葡胺(76%)1~2滴滴入眼結合膜囊內,同時用1mL靜脈注射,觀察5min,無毒副反應者,予以靜注地塞米松10mg,按造影常規(guī)要求腹部加壓,用76%復方泛影葡胺20mL緩慢(3~4min)靜脈注射,在室溫18~24℃下完成。
對照組:造影前碘試采用1mL靜脈注射,觀察5min,無毒副反應者,按造影常規(guī)要求腹部加壓,用76%復方泛影葡胺40mL快速(2~3min)靜脈注射,在室溫下完成。
所有數據采用SPSS11.0進行χ2檢驗。以P<0.01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的一般臨床資料比較,兩組年齡、性別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碘試出現毒副反應6例,發(fā)生率為2.55%;造影時出現毒副反應3例,發(fā)生率為1.28%。對照組:碘試出現毒副反應2例,發(fā)生率為0.89%;造影時出現毒副反應39例,發(fā)生率為17.33%。治療組過敏試驗的陽性率比對照組過敏試驗的陽性率高;造影時治療組毒副反應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毒副反應的發(fā)生率(P<0.0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在上述兩組病例中,發(fā)生的毒副反應病例均為輕度反應,以皮疹為主要癥狀,無中重度過敏反應病例發(fā)生。所有患者經處理后均能順利完成造影。見表1。
表1 碘試與造影時兩組病例毒副反應發(fā)生率的比較[n(%)]
靜脈腎盂造影是泌尿系統(tǒng)最常用的檢查方法,在離子型與非離子型造影劑的選擇上,由于非離子型造影劑價格相對離子型仍然顯得昂貴,因此,離子型造影劑目前使用仍然廣泛。我院的IVP檢查主要使用離子型造影劑,以76%復方泛影葡胺為常用造影用藥。對于離子型造影劑過敏反應與毒副作用的研究,國內外報導不少,普遍認為:造影劑的毒副反應主要與其化學毒性、滲透壓、過敏反應及親脂性這四個方面有關[1]。其中,過敏反應屬特異質反應,與個體差異有關,各種造影劑都難以避免;而其余三者與各種造影劑的理化特性密切相關,是引起毒副反應的主要因素。為了盡可能減少離子型造影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在檢查的整個過程中要做好必要的預防與準備工作。
筆者所在醫(yī)院近兩年的靜脈腎盂造影結果表明,采用碘雙試驗法(滴眼與靜脈注射雙試驗法)、造影時室溫18~24℃、造影前靜脈注射地塞米松以及低造影劑用量與慢注射,可使患者造影時毒副反應的發(fā)生率明顯減少。分析其中原因應與下列因素相關:(1)造影前進行碘過敏試驗時,采用碘雙試驗法比單一的靜脈注射法查出的陽性率要高,可降低造影時毒副反應的發(fā)生率。(2)造影時室內溫度比較重要,筆者造影時觀察,最合適的溫度在18~24℃;過高室溫可增加患者胸悶與煩燥,進而誘發(fā)機體物理性反應,從而產生胸悶、嘔吐等反應;過低室溫,由于檢查時多數患者都有精神緊張,而室內溫度低會使患者全身肌肉崩緊,易產生四肢顫抖,在腹部加壓的情況下,同樣易引起患者胸悶、嘔吐等反應。因此,夏天時使用空調保持室溫,冬天可采用電熱爐來增加室內溫度,以保證患者良好的精神,使造影順利完成。③造影前注射地塞米松與低造影劑用量、慢推注,在降低造影時毒副反應的發(fā)生與反應的程度上效果比較明顯。地塞米松是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中較為穩(wěn)定的一種,而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具有抗炎、抗過敏、抗休克與抗毒素的作用,因此,造影前注射地塞米松,可有效預防與減輕離子型造影劑的毒副反應(碘劑特異質過敏反應)。文獻報道,注射地塞米松后其毒副反應為2.4%[2]。造影劑的另一類毒副反應就是物理-化學反應[3],物理-化學反應則明確與劑量有關,主要是藥物的高滲性、電荷和粘稠性引起的局部反應,癥狀如惡心、嘔吐等。在筆者所在醫(yī)院治療組中,低造影劑用量與慢推注,從用量與進入血管時間量上都比對照組少,而造影時出現的毒副反應結果也顯示,治療組比對照組明顯減少。
雖然在離子型造影劑使用上做好各種準備,但是造影時無論發(fā)生的是輕度或中重度毒副反應,均應嚴格與密切注意患者的病情變化,隨時做好搶救的準備。
[1]王芳軍,廖淑梅,溫鳳媚.離子型造影劑過敏反應陽性的處理對策[J].醫(yī)藥世界雜志,2006,5.
[2]杜茂云.地塞米松在靜脈腎于盂造影中的應用[J].右江醫(yī)學,1999,27(3).
[3]曹丹慶,蔡祖龍.全身CT診斷學[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