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永峰,王 衛(wèi),陳 莉,周曉寧
Tian Yongfeng,Wang Wei,Chen Li,et al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Management Center of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ity,Beijing 100055 China)
血脂異常作為脂質代謝障礙的表現,屬于代謝性疾病,但其對健康的損害則主要在心血管系統(tǒng)。中國人群血脂水平和血脂異?;疾÷孰m然低于多數西方國家[1],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變化,人群平均血清膽固醇(TC)水平正逐步升高[2]。過去大多數注意力放在血脂異常二級預防上,對非藥物防治重視不夠[3]。筆者對112例低危血脂異常病人進行非藥物干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F將干預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9年1月—2010年9月在椿樹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就診的自愿參加非藥物干預的血脂異常病人,共計112例,其中男54例,女 58例;年齡 22歲~75歲(45.3歲±18.6歲)。診斷標準:以《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4]中血脂異常低危標準為診斷標準,即TC>5.18mmol/L且<6.99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3.37mmol/L且<4.92mmol/L,無高血壓且其他危險因素小于3個,其他危險因素包括年齡(男≥45歲,女≥55歲)、吸煙、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肥胖和早發(fā)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納入標準:符合上述診斷標準,排除繼發(fā)性高脂血癥病人(糖尿病、腎病綜合征、甲狀腺機能減退癥、肝膽疾病、腎衰竭、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等),排除正在使用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糖皮質激素等藥物治療和其他影響血脂代謝藥物及近2周曾采用其他降脂措施的病人,排除具有腰部或膝關節(jié)病變及行動不便病人及精神病、心理異常疾病和智力低下病人。
1.2 方法
1.2.1 非藥物干預方法
1.2.1.1 知識水平評價 根據血脂異常相關知識自行設計知識水平調查問卷,于干預前及干預后進行問卷調查。
1.2.1.2 干預過程 首次干預:根據上述干預對象選擇標準篩選干預對象,收集健康信息并為其建立健康檔案。將收集到的病人健康信息輸入由北京市衛(wèi)生局和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指定使用的知己生活方式疾病綜合防治健康管理系統(tǒng)軟件(以下簡稱知己健康管理軟件)進行個性化的健康危險因素評估。教會病人使用并堅持佩戴知己能量監(jiān)測儀(耀華康業(yè)生產,UX-02型2007),囑其記錄好代表1周正常膳食情況的2 d膳食日記,首診1周內運動及膳食保持原有的習慣,1周后復診。強化干預:從首診后的1周開始,進行為期3個月的強化干預,共計干預8次。其中,第1個月每周1次;第 2個月~第3個月 2周1次。干預時將知己能量監(jiān)測儀記錄的運動信息及膳食日記輸入知己健康管理軟件,知己健康管理軟件自動生成上周日運動曲線圖、1周運動情況分析和膳食分析,自動生成下一階段的運動處方及膳食處方。干預人員根據以上信息對干預對象的每日總運動量、有效運動量和飲食結構等指標進行綜合分析,結合其個體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進而對其進行飲食和運動個性化量化指導。
1.2.1.3 干預方法 在強化干預期間,根據知己健康管理軟件生成的病人運動及飲食分析報告,利用課堂、多媒體、宣傳板、宣傳冊頁等手段,開展多種形式的有針對性的個性化的健康知識教育。健康教育內容包括:血脂異常的基礎知識,如血脂異常的危害、血脂增高的原因、血脂常見指標的了解、血脂異常與生活方式的關系等,以確立正確生活方式和習慣;如何合理運動,如運動頻率與運動時間、有效運動等,使病人清楚自己每天應該怎么活動、活動多少時間,督促其克服惰性和盲目性,自覺按運動指導方案的要求去實施;怎樣合理飲食,如3大營養(yǎng)素的平衡、3餐比例等,并能根據病人自己的實際情況制訂飲食攝入量;鼓勵病人限制吸煙和飲酒,必要時請同事協(xié)助、家人把關和監(jiān)督,對吸煙、飲酒實行“管制”;有針對性地對病人采取心理干預措施,減輕病人的焦慮、抑郁情緒,積極配合非藥物干預,從而實現飲食、運動量化管理,達到有效運動、合理飲食、調節(jié)血脂的目的。
1.2.2 觀察指標 觀察指標包括血脂4項指標、總運動量及有效運動量(知己健康管理軟件自動生成)、飲食合理指標。飲食合理標準:按照每日3大營養(yǎng)物質的攝入標準(糖類55%~65%,脂肪20%~25%,蛋白質15%~20%)及每日3餐分配比例標準(早餐30%,午餐40%,晚餐 30%),對照知己健康管理軟件病人膳食分析數據確定飲食是否合理。對干預前后指標進行統(tǒng)計分析。
1.2.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χ2檢驗、t檢驗,P<0.05或P<0.01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干預前后病人血脂異常防治知識水平評價結果(n=112) 例(%)
表2 干預前后病人飲食結構變化比較 例(%)
表3 干預前后病人運動量變化比較(±s) kJ
表3 干預前后病人運動量變化比較(±s) kJ
時間 總運動量 有效運動量干預前 1 906.18±715.34 703.42±723.68干預后 2 043.31±677.17 957.76±707.31 t值 -1.50 -2.66 P >0.05 <0.01
表4 干預前后病人生化指標變化比較 mmol/L
我國的隊列研究表明,TC或LDL-C升高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腦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5]。為此,對血脂異常的防治必須及早予以重視。在血脂異常的危險因素中,較確定且可改變的有高脂飲食、缺乏體育運動等[4],這些因素均與生活方式有關;但許多血脂異常病人由于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對所患疾病的危害缺乏認識,對本病的防治措施知之甚少。近幾年臨床干預結果表明,恰當的生活方式改變對多數血脂異常病人能起到與降脂藥相似的治療效果[4],本研究利用知己健康管理對血脂異常低危病人進行非藥物干預也取得了類似的效果,表明血脂異常病人社區(qū)非藥物干預和防治是有效且可行的。
3.1 健康教育是非藥物干預的基石 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是提高病人知識水平及健康意識的重要手段和途徑,是整體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社區(qū)疾病的防控方面顯示出積極的作用。對干預對象進行健康教育過程中普及了血脂異?;局R,使其認識到了血脂異常是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體會到生活方式可以改變血脂水平,使其自覺采取健康及科學的生活方式,并進行自我調整,如調整膳食結構,控制飽和脂肪酸和熱量的攝入,堅持進行有效的運動,調節(jié)情緒等,從而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樹立健康理念,提高了病人非藥物干預的依從性。相關研究也表明,通過對病人采取針對性的疾病知識教育、飲食結構和科學生活方式指導,可明顯改變血脂異常病人的飲食結構和生活方式,降低血脂水平[6,7]。
3.2 控制飲食是非藥物干預的首要措施 合理的營養(yǎng)及良好的飲食習慣,是預防疾病、保證人們身體健康的首要因素,也是控制血脂的基礎[8,9]。洛杉磯退伍軍人研究和奧斯陸一級預防試驗也均顯示,調整飲食結構、限制脂肪供應能降低血清膽固醇水平,有助于預防冠心病并明顯降低心血管病的死亡率[4]??梢婏嬍晨刂圃诜乐窝惓<膊≈衅鹬浅V匾淖饔?但在以往社區(qū)干預的過程中,干預的難點是對飲食攝入不能量化,一般以定性指導為主,因此干預效果不盡如人意。本次干預前后飲食結構干預的效果顯著顯示,以知己健康管理軟件生成的膳食處方量化指標為依據,結合病人實際病情,避免了定性指導的模糊性,可有的放矢地制定干預對象個性化量化飲食指導方案,提高干預對象的依從性。
3.3 有效運動是非藥物干預的基本手段 有規(guī)律的運動可以提高肌肉蛋白酯酶活性,加速脂肪的分解,減少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平,并能降低LDL-C的水平,提高有保護作用的HDL-C水平[10,11]。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運動要產生健康效益,必須進行有效運動(個體有預防和治療作用的適宜的運動),具體量化為每日有1次或2次3METs~6METs強度的運動,并連續(xù)運動20min以上。本次運動量干預取得較好效果表明,量化運動需要持續(xù)一定的時間和保持一定的強度,而且運動時間和強度應適合每個人體質情況,干預過程要循序漸進,并及時予以肯定及鼓勵,可大大提高干預對象的依從性,提高干預效果。
3.4 心理干預是非藥物治療的促進劑 心理干預能降低病人的焦慮、抑郁水平,改變不良情緒,增加有效的應對策略,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增加對疾病相關知識的理解,幫助適應診斷和治療,因此在干預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對病人的心理輔導,幫助其提高非藥物治療高血脂的信心,同時也大大促進了病人的依從性[12]。本次對112例血脂異常病人進行為期3個月的強化干預,雖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飲食控制及有效運動需要持之以恒,跟蹤隨訪及個性化指導是堅持長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1] 趙文華,張堅,由悅,等.中國 18歲及以上人群血脂異常流行特點研究[J].中華預防醫(yī)學雜志,2005,39(5):306-310.
[2] 國家“九五”科技攻關課題協(xié)作組.我國中年人群心血管病主要危險因素流行現狀及從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的變化趨勢[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1,29(2):7409.
[3] 王兆為,許玲玲,黃中華,等.血脂異?;颊咴谏鐓^(qū)健康教育干預下的效果評價[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08,21(8):882-883.
[4] 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制訂聯(lián)合委員會.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35(5):390-419.
[5] 李瑩,陳志紅,周北凡,等.血脂和脂蛋白水平對我國中年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事件的預測作用[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4,32(7):643-647.
[6] 高廣艷.對社區(qū)老年血脂異?;颊邔嵤┙】到逃难芯縖J].中國現代醫(yī)生,2008,46(17):10-12.
[7] 王英蓉,李粉玲,楊林,等.血脂異?;颊呓】祪r值與生活方式的相關性研究[J].現代臨床護理,2010,9(2):7-9.
[8] 牛玉菡,胡紅玉.飲食控制對高血脂病人血脂水平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0,8(4):945-946.
[9] 童素梅,魏豫東,林淦,等.單純飲食控制對高脂血癥患者血脂影響的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2):138-141.
[10] 張培珍,田野.不同走跑鍛煉方案對中老年人血脂異常的調節(jié)作用[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05,24(5):530-534.
[11] 李娌,王學美.血脂異常的運動療法[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6,12(12):1078-1080.
[12] 陳霞.高脂血癥患者的生活方式與藥物治療[J].中國民康醫(yī)學,2006,18(1):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