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體型超重或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往往被告知,由于他們的皮膚較厚,注射胰島素時要使用長針頭。然而,一項最新研究表明,短針頭對于他們同樣適用。
研究者測量了350余例患者的皮膚厚度,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胖子的皮膚不見得比體形正常者或者瘦人的更厚。研究者因此認為,4至5毫米的短針頭即可適用于所有糖尿病患者,無論他
的體型和性別如何。研究者同時表示,短針頭比長針頭更好,因為長針頭相對而言更容易使胰島素注射進肌肉組織,引起胰島素吸收過快而導致低血糖癥。另外,短針頭引起損傷的機會更小。
糖尿病可引起腎衰,腎衰患者往往需要進行透析治療。透析一般分為兩種:必須在醫(yī)院進行的血液透析以及可在家中完成的腹膜透析。一般認為,兩種透析方式都能達到基本近似的治療效果,且腹膜透析顯得更容易被患者接受。不過,一項新研究表明,與血液透析方式相比,采用腹膜透析的糖尿病患者生存率稍低。這項新研究發(fā)表于近期的美國《內(nèi)科學檔案》。
據(jù)了解,患者在進行腹膜透析時,需要通過導管往腹膜腔中注入一種葡萄糖溶液,數(shù)小時后將溶液抽出,從而使代謝廢物排出體外。
一項發(fā)表于美國《糖尿病護理》雜志的新研究顯示:膳食中補充鎂元素,很可能有助于預防糖尿病。這項研究歷時20年,在20年以前,研究者隨機選擇了5000名年齡在18至30歲之間、未患糖尿病的美國人,讓他們填寫了一份關(guān)于飲食習慣的調(diào)查問卷。在隨后的20年間,有300人患上了糖尿病且絕大多數(shù)都是2型糖尿病。研究發(fā)現(xiàn),當初那些調(diào)查問卷顯示常吃的食物中富含鎂元素的人,后來患糖尿病的幾率要比那些食物中含很少鎂元素的人低47%。
學者認為,食物中缺乏鎂元素,還會導致胰島素抵抗、易感染炎癥等諸多問題。研究者建議,比目魚、全谷物食品、菊芋、菠菜、黑豆以及各種堅果中含鎂元素最多,人們應(yīng)該多吃。
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的研究者在新一期《美國臨床營養(yǎng)學雜志》上報告說,吃飯時最好遠離電腦屏幕,因為這樣做會分散注意力,導致在稍后的時間攝入更多食物,從而增加肥胖和糖尿病風險。
研究人員將受試者分為兩組,為他們提供完全相同的午餐。不同的是,其中一組邊玩電腦邊吃飯,而另一組則專心吃飯。在飯后半小時再為兩組人提供餅干等點心時發(fā)現(xiàn),吃飯玩電腦的那組人吃點心的量幾乎是專心吃飯那組人的兩倍。
研究者認為,這可能與玩電腦分散注意力從而使人忘記吃了多少東西有關(guān)。飯后測試的結(jié)果證實了這一推斷:午餐提供了9種不同的食物,餐后研究者對受試者進行測試,讓他們列出午餐都吃了哪些食物,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吃飯時玩電腦的人更不容易記住自己吃了些什么。
以前的類似研究主要是強調(diào)久坐會增加肥胖和糖尿病風險,這項新研究表明,人們的注意力對胃口有著重要的影響,并進而對體型和糖尿病風險產(chǎn)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