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對《中圖法》(第5版)歷史部分類目設(shè)置的商榷

    2011-03-18 02:00:04陳立紅
    圖書館學刊 2011年7期
    關(guān)鍵詞:中圖法總論類目

    陳立紅

    (遼陽市文圣區(qū)圖書館,遼寧 遼陽 111000)

    陳立紅 女,館長,館員。

    新修訂的《中圖法》(第5版)“K歷史、地理”大類,無論是類目設(shè)置、名稱、注釋,都比第4版更加充實與完善,其科學性和實用性也有了進一步提升。但筆者在學習和使用過程中,發(fā)現(xiàn)某些類目的設(shè)置,仍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僅就K1/7歷史部分類目設(shè)置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一己之見。

    1 “K27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1949年~)⑨”的類目設(shè)置

    《中圖法》(第4版)只設(shè)置了“K27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1949年~)”[1]一個類目,難以滿足日益豐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著述進一步細化復分的需要。為此,《中圖法》(第5版)在此次修訂時將其擴展為:

    K27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1949年~)⑨

    總論中國現(xiàn)代史入此。

    K271 1949年~1965年⑨

    K273 1965年~1978年⑨

    “文化大革命”時期的歷史入此。

    K275 1978年以后⑨

    改革開放時期的歷史入此[2]。

    但從其子目的設(shè)置情況看,還不能令人滿意。

    1.1 缺少類目名稱

    從“K27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1949年~)⑨”(下稱“K27”)列出的“K271 1949年~1965年⑨”、“K273 1965年~1978年⑨”、“K275 1978年以后⑨”3個具體子目劃定的時間看,顯然是將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到現(xiàn)今的歷史劃分為了3個歷史階段。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到“文化大革命”開始前劃分為一個階段,“文化大革命”開始后至“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劃分為一個階段,“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一直到現(xiàn)今劃分為一個階段。但令人遺憾的是,類名中只標注了時間范圍,而缺少表示類目涵義的概括性名稱,既不夠全面和完整,也無法通過類名一目了然地知曉類目涵義所指。因此,增補這3個類目的類名,無疑是勢在必行的。

    1.2 時間劃分不準確

    既然是以“文化大革命”為標志來劃分歷史階段,那么將上一階段的結(jié)束和下一階段的開始時間都確定在1965年,就值得商榷了。眾所周知,“文化大革命”,簡稱“文革”,是指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在中國由毛澤東發(fā)動和領(lǐng)導的政治運動。1966年5月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和同年8月八屆十一中全會的召開是“文化大革命”全面發(fā)動的標志[3]。通常我們所說的“‘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和“十年‘文化大革命’”,都是以1966年為界來劃分的。因此,K271的終結(jié)時間和K272的起始時間都應(yīng)鎖定在1966年,而非1965年。

    比較而言,“K27”采用如下類目設(shè)置,可能更為完善和直觀一些。

    K27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1949年~)⑨

    總論中國現(xiàn)代史入此。

    K271 基本完成社會主義改造和開始全面建設(shè)社會主義時期(1949~1966年)⑨

    K273“文化大革命”及文革后徘徊時期(1966~1978年)⑨

    “文化大革命”時期的歷史入此。

    K275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shè)新時期(1978年~)⑨

    改革開放時期的歷史入此。

    1.3 與“中國時代表”設(shè)置不一致

    通常情況下,歷史類中各時代史類目的設(shè)置,基本與“中國時代表”和“國際時代表”中的各時代號碼一致或相對應(yīng),有時甚至略詳于時代表,以此滿足歷史文獻細化、復分的專門需要。但令人無法理解的是,“K27”的劃分,反而不如“中國時代表”中“7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shè)時期)(1949年~)”(下稱“7”)的子目專指。如:

    71 20世紀50年代(1949~1959年)

    總論建國初期入此。

    72 20世紀60年代(1960~1969年)

    總論文革時期入此。

    73 20世紀70年代(1970~1979年)

    74 20世紀80年代(1980~1989年)

    總論改革開放時期入此。

    75 20世紀90年代(1990~1999年)

    76 21世紀(2000年~)[2]

    兩者既在號碼配置上不相對應(yīng),也在時間跨度上難以匹配。因此,無論從規(guī)范性上講,還是就避免混亂而言,保持二者在類目設(shè)置和劃分上的一致,都是相當必要的。筆者認為,“K27”的類目設(shè)置,沒有必要另起爐灶,直接按“中國時代表”中的“7”劃分即可。修改后的“K27”類目設(shè)置如下:

    K27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shè)時期)(1949年~)⑨

    總論中國現(xiàn)代史入此。

    K271 20世紀50年代(1949~1959年)⑨

    總論建國初期入此。

    K272 20世紀60年代(1960~1969年)⑨

    總論文革時期入此。

    K273 20世紀70年代(1970~1979年)⑨

    K274 20世紀80年代(1980~1989年)⑨

    總論改革開放時期入此。

    K275 20世紀90年代(1990~1999年)⑨

    K276 21世紀(2000年~)⑨

    2 由蘇聯(lián)解體后獨立出來的新國家的類目設(shè)置

    《中圖法》(第5版)仍像第4版那樣,為1991年由蘇聯(lián)解體后獨立出來的15個國家設(shè)置了相關(guān)歷史類目。但第4版就已存在的一些瑕疵,在第5版中仍予以保留,有必要加以完善。

    2.1 “K36中亞”類名不當

    《中圖法》(第5版)在“K36中亞(歷史)”類目的名稱無任何改變的情況下,繼續(xù)把位于外高加索地區(qū)的“K367格魯吉亞⑨”、“K368阿塞拜疆⑨”、“K369亞美尼亞⑨”與“K361哈薩克斯坦⑨”、“K362烏茲別克斯坦⑨”、“K363土庫曼斯坦⑨”、“K364吉爾吉斯斯坦⑨”、“K365塔吉克斯坦⑨”一道編列到了“K36中亞”類目下,顯然是不夠妥當?shù)?。因為,“中亞”,是指亞洲中部地區(qū)。通常包括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土庫曼斯坦[4]。而格魯吉亞、阿塞拜疆、亞美尼亞,嚴格來說是被包括在“西亞”,是指亞洲西南部地區(qū)。人們習慣上也是分別采用“中亞五國”和“外高加索三國”分開稱呼上述這8個國家的。正是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中圖法》(第5版)“世界地區(qū)表”已將第4版時的“36中亞”[1],修訂為了“36中亞及外高加索地區(qū)”[2],通過更改擴充類名,延伸了類目外延,增強了類目的容納性。而“K36中亞”的類名既不科學,又與“36”不對應(yīng),顯然,其類名應(yīng)注意及時向“36”靠攏。故將其類名修訂為“K36中亞及外高加索地區(qū)”,才確切和完善。

    2.2 同類國家標注有別

    同為1991年由蘇聯(lián)解體后獨立出來的新國家,編列在“K36中亞”的8個國家,其類目下都有明確的注釋說明。如:K36 中亞

    K361 哈薩克斯坦⑨

    1991年由蘇聯(lián)解體后獨立出來的國家。

    參見K512。

    K362 烏茲別克斯坦⑨

    見K361注。

    K363 土庫曼斯坦⑨

    見K361注。

    K364 吉爾吉斯斯坦⑨

    見K361注。

    K365 塔吉克斯坦⑨

    見K361注。

    K367 格魯吉亞⑨

    見K361注。

    K368 阿塞拜疆⑨

    見K361注。

    K369 亞美尼亞⑨

    見K361注。

    而令人難以理解的是,同樣情形的位于東歐的其他幾個國家,其類目下卻沒有任何注釋交代,不夠一視同仁。如:

    K511.3 烏克蘭⑨

    K511.4 白俄羅斯⑨

    K511.5 摩爾多瓦(摩爾達維亞)⑨

    K511.6 愛沙尼亞⑨

    K511.7 拉脫維亞⑨

    K511.8 立陶宛⑨

    既不符合新近獨立國家設(shè)立新類目時,都應(yīng)在該類目下注明其出處的慣例,也難以充分反映與原所在國家彼此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因此,應(yīng)仿效K362的做法,在“K511.3烏克蘭⑨”、“K511.4白俄羅斯⑨”、“K511.5摩爾多瓦(摩爾達維亞)⑨”、“K511.6愛沙尼亞⑨”、“K511.7拉脫維亞⑨”、“K511.8立陶宛⑨”類目下明確注明:見K361注,才夠規(guī)范和統(tǒng)一。

    [1]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編輯委員會.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4版[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

    [2]國家圖書館《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編輯委員會.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5版[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

    [3]新華網(wǎng).“文化大革命”[EB/OL].[2011-02-23].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0/content_697889.htm.

    [4]商務(wù)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新華詞典(2001年修訂版)[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1.

    [5]《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委會.中國大百科全書.第25卷.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530.

    猜你喜歡
    中圖法總論類目
    本期練習題類目參考答案及提示
    環(huán)境法總論課程中自主評價與互動教學模式的應(yīng)用
    《中圖法》第5版交替類目研究綜述
    黃三角、長三角、珠三角明、清及民國通志一級類目比較*
    圖書館論壇(2015年2期)2015-01-03 01:43:00
    談外科總論教學中學生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知識圖譜視角下《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研究演進與思考
    DDC22與CLC5化學類目映射分析
    《中圖法》與《中分表》修訂信息(連載3)
    我刊與《中圖法》編委會合作開設(shè)“中圖法信息”專欄
    《中圖法》第五版及《中分表》Web版培訓班在哈成功舉辦
    靖远县| 灵山县| 利辛县| 来宾市| 廊坊市| 罗江县| 贡山| 滦平县| 沂源县| 青海省| 霞浦县| 桑植县| 凤凰县| 永靖县| 雷山县| 瑞安市| 佛冈县| 五台县| 化州市| 沙洋县| 武山县| 瓦房店市| 瑞昌市| 清涧县| 蓬安县| 措美县| 大庆市| 临安市| 易门县| 阳山县| 厦门市| 讷河市| 河东区| 涟源市| 丰台区| 芮城县| 凉城县| 邵东县| 三明市| 台前县| 平顶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