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真
美國中華陶瓷協(xié)會
中國現(xiàn)當代陶藝大事年表(草案)(一)
1979年至2011年
周光真
美國中華陶瓷協(xié)會
1979年,首批“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評選由中國輕工業(yè)部主辦。工藝美術大師是授予國內(nèi)工藝美術工作者的最高榮譽稱號。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評審工作連續(xù)進行了4屆,獲得榮譽者共有204位。1996年,輕工業(yè)部改為輕工總會以后,評選因此停頓了9年。
1984年,浙江美術學院工藝系陶瓷專業(yè)主任陳淞賢首次倡導并開設了“現(xiàn)代陶藝”課程,當時在讀學生有孫保國、王建軍、劉正、張寶成等人;
1984年6月,“華夏諸神一百例——尹光中燒陶藝術展”在貴陽市黔靈公園、文化茶館展出,中央電視臺轉(zhuǎn)播。
1984年7月,“梅文鼎、曾力、曾鵬——石灣現(xiàn)代陶器展”在廣東省民間工藝館首次展出;此后又在香港藝術中心,北京中國美術館,廣東佛山市青少年文化宮巡回展出;
1985年5月,中華陶藝開發(fā)研究中心組織在湖北蘄春嵐頭磯召開“全國首屆陶藝家研討會”;
1986年,“86年最后畫展”在浙江展覽館開幕。參展藝術家有谷文達、孫保國等人。展覽開幕后僅幾小時就因作品意識形態(tài)的原因被迫關閉;
1987年,“譚暢陶藝展”在廣東民間工藝館展出,并向該館捐贈了230件作品;
1988年7月,浙江美術學院陳列館舉辦“孫保國現(xiàn)代陶藝展”;
1988年10月,浙江省陶瓷藝術學會正式成立,陳淞賢任會長,鄧白任名譽會長,郭春田、李松柴任副會長,孫人任秘書長,王建軍任副秘書長,
1988年11月,香港文化中心舉辦“中國傳統(tǒng)陶藝及現(xiàn)代陶藝研討會”并展出中外陶藝家作品;
1989年8月,周光真通過托福考試,獲獎學金,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攻讀陶藝作業(yè)的碩士學位,成為中國大陸第一個陶藝專業(yè)的赴美留學生;
1989年,浙江美術學院陳列館舉辦“劉正現(xiàn)代陶藝展;
1989年,浙江美術學院工藝系陶瓷專業(yè)教師孫保國、王建軍陶藝作品入選法國瓦洛里國際陶藝展;
1989年,中國美術館“89中國現(xiàn)代藝術展”,孫保國、黃雅麗陶藝作品參展;
1989年,“陳琦陶藝作品展”在西安碑林博物館陳列廳展出;
1989年,“夏德武油畫、陶藝展”在中央美術學院畫廊展出;
1990年,浙江美術學院工藝系陶瓷專業(yè)教師張寶成陶藝作品入選法國瓦洛里國際陶藝展
1990年,湖北美術學院邀請李茂宗舉辦“首屆湖北陶藝研習班”;
1990年3月,北京北方大學、中央美術學院在在北方大學共同主辦了“北京國際陶藝研討會及邀請展”;
1990年5月,湖北美術學院舉辦“首屆湖北現(xiàn)代陶藝大展”;
1990年,浙江省陶藝家協(xié)會成立,陳淞賢擔任會長。
1991年9月,浙江美術學院工藝系陶瓷專業(yè)主任陳淞賢參加美國芝加哥湖畔“新形式國際藝術展”
1991年,北京北方大學舉辦了“北京國際陶藝研討會及邀請展”;
1991年,“夏德武油畫、陶藝展”在馬耳他國家博物館展出;
1992年,臺灣《陶藝》雜志創(chuàng)辦,先后有周光真,陸斌等不少陶藝家為雜志寫稿。此刊在大陸擁有不少讀者;
1992年9月,美國阿弗雷德大學藝術設計學院與湖北美術學院簽訂了學術交流項目;
1994年,溫·海格比被授予湖北美術學院榮譽美術教授與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榮譽美術教授;
1994年,湖北美術學院組團訪問美國紐約阿弗雷德陶瓷學院;
1994年10月,《呂品昌陶藝·雕塑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1995年7月,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舉辦國際陶藝夏令營及現(xiàn)代陶藝研討會;
1995年,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建立陶藝工作室,由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畢業(yè)的呂品昌主持;
1995年8月,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舉辦了“景德鎮(zhèn)高嶺國際陶藝研討會”;
1995年5月,“張堯、遠宏、高峰現(xiàn)代陶藝展”在中國美術館揭幕;
1996年1月,文化部主辦“陶瓷的國度——中國當代陶藝歐洲巡回展預展”在中央美術學院展覽館揭幕,并赴歐洲六國家巡回展覽;1996年4月,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院長秦錫麟,教授周國楨應邀訪問美國阿弗雷德大學;
1996年9月,江西陶瓷研究所和日本陶光會聯(lián)合主辦了“中日陶藝展”;
1997年3月,文化部,中央美術學院聯(lián)合舉辦“陶瓷的國度一中國當代陶藝國外巡回展”預展;
1997年5月,羅小平、湯鳴阜、徐南、盧劍星、吳光榮等人成立了江蘇宜興陶藝協(xié)會;
1997年5月,“黃土風——現(xiàn)代陶藝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展出了張堯、張德錄、王瑩和范曉杰四人的作品;
1997年7月,蘇州工藝美術學院陶藝工作室成立;
1997年9月,中國美術館、廣東美術館共同舉辦了“慶回歸--香港藝術館藏品展”,展出了陶藝家李慧嫻、珍比圳、陳炳添等人的陶藝作品。
1997年9月,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美術系主任黃煥義應邀阿弗雷德大學駐場藝術家;
1997年10月,上海大學美術學院院長汪大偉,畫家陳家泠教授,雕塑家唐瑞禾教授一行訪問美國阿弗雷德大學;
1997年10月,廣東美術館舉辦“感受泥性——當代陶藝邀請展”。此后又舉辦了“超越泥性”、“演繹泥性”、“單純空間”等一系列現(xiàn)代陶藝大展;
1997年,美籍華人許以祺在北京東郊創(chuàng)辦了陶藝工作室“樂陶苑”。他并于第二年創(chuàng)辦了內(nèi)部交流刊物《陶藝家通訊》季刊;
1998年4月,中國美術學院陶藝系教師周武、許群陶藝作品入選日本“美濃國際陶藝展”;
1998年5月,宜興市陶藝協(xié)會主辦“98中國宜興國際陶藝研討會”;
1998年5月,周光真編著《今日美國陶泥家》,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1998年5月,廣東美術館舉辦了“殊途同路——香港樂天陶社陶藝邀請展”。
1998年7月,美國夏威夷大學舉辦“第二屆東西陶藝合作工作營”,吳鳴、顧美群等中國陶藝家出席;
1998年11月,“首屆中國當代青年陶藝家作品雙年展”在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展廳開幕。雙年展在中國當代陶藝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記載了自1998年以來國內(nèi)現(xiàn)當代陶藝的巨大變遷;
1998年12月,“日中陶藝交流展”在湖北美術館舉行;
1998年,朱樂耕陶藝工作室及其主持的景德鎮(zhèn)民窯藝術研修院成立,同時召開了首屆民窯陶瓷藝術研討會;
1999年,景德鎮(zhèn)民窯藝術研究院與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裝飾》雜志社共同舉辦的《中國手工藝百年回顧》;
1999年,江蘇省工藝美術學會陶藝專業(yè)委員會成立;
1999年2月,“當代陶藝發(fā)展研討會“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召開;
1999年,“1999中華陶藝兩岸交流展”在北京舉行;
1999年,總部位于瑞士日內(nèi)瓦的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下屬組織國際陶藝學會首次接納了兩位中國大陸會員秦錫麟、陳淞賢。2001年又接納了白明、羅小平、左正堯、陸斌、陳光輝,許以祺(美)、李見深(加)等個人會員;
1999年,“99中國當代陶藝作品展”在上海開幕;
1999年,“夏德武陶藝展”在德國白鹿伊特畫廊展出;
1999年,周光真創(chuàng)辦美國中華陶瓷藝術學會,并組織了首屆中國陶瓷藝術家代表團赴美參加美國陶藝教育年會。代表團成員有王建中,李游宇,黃萍,葛韜,張溫秩,黃修林等人;
1999年,白明編著《世界現(xiàn)代陶藝概覽》,江西美術出版社出版。
1999年,北京樂陶苑和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聯(lián)合主辦了“99北京迎千禧陶藝邀請展”;
1999年,戴雨享、周武、許群、李素芳作品獲第九屆全國美術展覽銅獎,劉正獲優(yōu)秀獎;
1999年,“99北京迎千禧陶藝邀請”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展廳舉行;
1999年,耀州窯國際陶藝討論會在陜西銅川召開;
1999年,《陶藝家通訊》開設毛增印專欄《網(wǎng)上看陶》;
1999年12月,廣東佛山石灣舉辦“南風古灶千年燒”陶藝創(chuàng)作活動;
2000年,中國陶瓷工業(yè)協(xié)會,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主辦編輯的《中國陶瓷工業(yè)》增刊、《中國陶藝》出版發(fā)行;
2000年,陸斌陶藝作品入選“全美陶藝教育年會大展”,這是國內(nèi)陶藝家首次入選此項大展;
2000年3月,美國中華陶瓷藝術學會與美國陶瓷藝術教育學會年會合作在丹佛印地哥斯畫廊舉辦了“中華當代陶藝展--2000年丹佛”。通過邀請與評審兩種方法,展出了中國大陸,臺灣,香港與旅美華人的作品40余件;
2000年5月,美國中華陶瓷藝術學會組織了十多位美國陶藝家作品參展上海藝術博覽會;
2000年,呂品昌編著《中國當代陶藝》由吉林美術出版社出版;
2000年4月,"淄博中國陶瓷博覽會"開幕。淄博成為中國現(xiàn)代陶藝的重要活動基地之一;
2000年6月,廣東美術館主辦“中國當代陶藝學術交流展”先后在香港視覺藝術中心與廣東美術館展出;
2000年6月,黃煥義、鄧和清、黃勝合作編著《陶藝技法》由江西美術出版社出版;
2000年,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舉辦了“2000國際陶瓷藝術研討會-瓷的精神 ”暨國際陶藝家作品交流展;
2000年,景德鎮(zhèn)民窯藝術研修院與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美術系共同舉辦的,由中韓兩個國家陶藝家共同參加的“新世紀國際陶瓷器皿展”,朱樂耕主編《火與土的歷程》畫冊;
2000年,曾經(jīng)留美的加拿籍華人李見深主持的景德鎮(zhèn)三寶國際陶藝村落成;
2000年5月,廣東佛山市政府主辦了“佛山國際陶藝研討會”暨“佛山國際柴燒研討會”;
2000年,清華大學“2000年國際陶藝交流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2000年,陳琦創(chuàng)辦并主持西安美術學院陶藝工作室;
2000年,劉宏偉創(chuàng)辦并主持魯迅美術學院陶藝工作室(2008年陶藝工作室由沈陽遷往大連校區(qū));
2000年10月,“第六屆金陶獎”在臺灣揭幕,中國大陸陶藝家陸斌、伍時雄等人入選,伍時雄獲特別評審獎。
2000年,高嶺陶藝學會主辦“現(xiàn)代陶藝與室內(nèi)設計研討會?!?/p>
2000年,海晨陶藝沙龍在上海揭幕;
2000年9月,“南非國際陶藝作品雙年展”展出,伍斌作品入選,他并應邀出席南非約翰里斯堡的開幕式。
2000年,陸斌陶藝作品展先后在臺灣索卡國際藝術有限公司畫廊及香港中環(huán)世界畫廊展出;
2000年,景德鎮(zhèn)三寶陶瓷研修院“世紀窯火——中國鹽燒第一窯”點火;
2000年12月,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陶瓷藝術委員會成立,并在北京召開了委員擴大會議。到會人員有福建的洪樹德;江蘇的張振中、白磊、沛雪立、吳鳴、程小平;景德鎮(zhèn)的熊鋼如、鄒曉松;山西的張堯;山東的遠宏、趙培生、李宏文;湖北的李宏文;上海的李游宇;北京的楊永善、陳進海、夏德武、秦濮、呂品昌等人。會議選出了主任韓美林,副主任楊永善,秘書長陳進海,并確認了協(xié)會的幾大工作:創(chuàng)辦《中國陶藝家》雜志,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全國陶瓷藝術展覽。
2000年,臺灣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落成開放,成為海峽兩岸當代陶藝交流的重要基地;
2000年,羅小平應邀赴美國費城陶藝中心工作與講學
(未完待續(xù))
注:首次編寫中國陶藝大事記的是左正堯所著的《超越泥性》(2003年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也是本大事記200 2年以前內(nèi)容的部分來源。后半部分資料主要來自網(wǎng)際網(wǎng)絡與各種陶瓷書刊,以及近來各地上百位陶藝界同行提供的資料。因撰寫《中國當代陶藝30年》的需要,筆者希望將此年表加以完善,拋磚引玉,借此邀請國內(nèi)同行積極參與編纂,共同完善這份大事年表。此大事年表將是一種客觀簡短記錄的形式,記載當代陶藝界的學術或商業(yè)活動與重大事件。其中包括各種重要展覽,交流,拍賣等大型活動,及具有歷史影響力的事件等。陶藝界的重大事件一般是指首次發(fā)生的,對當代陶藝界及美術界可能產(chǎn)生歷史影響的事件。連續(xù)重復發(fā)生的事件,一般僅在首次活動中綜合敘述。因近年來各種活動頻繁,為限制篇幅,經(jīng)過刪選后最終每年的條款內(nèi)容將限制于20條之內(nèi),內(nèi)容時間壓縮到到年份與月份,文字內(nèi)容一般會壓縮到兩行以內(nèi)。向曾經(jīng)或?qū)峁椭膰鴥?nèi)同仁表示特別的感謝!歡迎各大雜志,網(wǎng)站轉(zhuǎn)刊,但務請注明出處。
邀請國內(nèi)現(xiàn)當代陶藝界同行指正,并積極參與編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