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志鵬
湖南省陶瓷研究所 醴陵 412200
了解藝術品文化內(nèi)涵更好的邁入收藏世界
史志鵬
湖南省陶瓷研究所 醴陵 412200
了解文化才能真正邁入陶瓷藝術精品收藏世界,因為陶瓷藝術精品最根本的特質(zhì)是一種文化的載體,是一種民族精神烙印的表現(xiàn)。是創(chuàng)作者靈巧構思,完美的表現(xiàn),和陶瓷這一載體巧妙結合的結晶。只有在根本上從表現(xiàn)文化的深度、廣度和延伸性才能對于當下的陶瓷藝術精品收藏市場,有一個較清醒的認識,從而真正走入陶瓷藝術精品收藏的世界。
陶瓷藝術精品有著三個顯著特點:歷史性、科研性和它的不可再生性,而正是這其中的最后一點,決定了陶瓷藝術精品有著與一般商品無法比擬的經(jīng)濟價值。
國家對于陶瓷藝術文化產(chǎn)業(yè)的政策一直是扶持的。從1995年開始,我國一些流落到海外的珍貴文物中的陶瓷藝術精品隨著國內(nèi)收藏市場的逐漸興起而開始回流,而北京作為國內(nèi)一個文物收藏相對集中的地區(qū)則開始有更多珍貴的藏品出現(xiàn)。
陶瓷藝術精品的不可再生性,好的、有價值的精品是具有保值、升值的空間,陶瓷藝術精品還可作為一種軟黃金來收藏,因此除非遇到戰(zhàn)亂,但這種機率太小了。因此,只要是好的東西就一定會升值。
就其陶瓷藝術精品的產(chǎn)生,不管是個人的表現(xiàn)手法,個人心境的不同,還是工藝生產(chǎn)的一些生產(chǎn)要素,如燒制的技術變化,釉的流動變化等等造成了其不可再生性,這些都使其具有珍貴的價值。
面對市場上數(shù)量龐大的仿品、贗品,我想,其實有一些仿品的工藝價值也很高。陶瓷藝術精品的收藏不僅要關注它的歷史價值,同時也不能忽視它的藝術性。就如一把幾千年前的石斧擺在面前,也不能當做文物進行收藏,因為它不具備收藏文物應具有的美感,因此,它的價值只體現(xiàn)在研究層面而沒有藝術性也就不能列入藏品的范疇。
“沒有文化的人是搞不了文物收藏的?!睙o論在哪個時代,什么樣的經(jīng)濟背景下,沒有文化的人也沒辦法擊劍真正進入陶瓷藝術精品的收藏領域,“不排除進行投資,但絕對不能算是收藏”。我個人認為,陶瓷藝術精品收藏一定是遠離大眾收藏的,一件普通的藝術品的收藏可以是在人們生活有接觸到的,但真正高端到精品層面,就一定要了解藏品背后的文化,單純地從經(jīng)濟角度進入陶瓷精品收藏領域不可取也是會有很大風險的。
在陶瓷藝術精品收藏過程中,一方面要不斷提高自己,并對自己的藏品有更深刻的認識,同時,也要注意收藏市場的商品流動性,“沒有買賣,這個市場就‘死’了”。在不斷豐富自己對藏品認識的同時,還會有一個淘汰的過程,這個市場才會更加健康地運轉起來。
就目前市場上陶瓷藝術精品收藏的一些突出特點,我想,藝術品的投資一方面要注重其歷史性,同時也要從藝術角度加以考慮。對于做工精美、具有一定品鑒價值的藝術陶瓷,雖然算不上真正的文物收藏,卻在當下的大眾收藏圈里逐漸升溫。對于這樣的情況,我想,一般的陶瓷收藏品也可以滿足普通藏家的收藏需要,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價值,“普通藏品一樣會升值,不過是和好的相比升值空間比較有限罷了”。同時,普通藏家,在收藏過程中,首先要擺正心態(tài),要發(fā)自內(nèi)心喜歡陶瓷并收藏,不要老想著拿小錢賺大錢;其次,選擇藏品要專一,買什么類型的、哪個朝代的,何人的,要對它的基本情況有深入了解,剛剛入門的藏友不要涉及范圍太廣;要想提高鑒審水平還是要多學習、多逛博物館看精品,多細心觀察和思考。
如在北京舉辦的第一屆“和諧之光”醴陵釉下五彩博覽會上,通過這些陶瓷藝術精品來展現(xiàn)中國的文化。也許民間陶瓷文化就是醴陵的一個文化特點,可以更深刻地反映生活。
舉辦博覽會,是對熱愛陶瓷藝術精品收藏、關注這一領域的藝術愛好者收藏家起到廣泛的影響作用,可以通過陶瓷藝術精品的收藏更多認識自己,熱愛自己的國家。而單純從商業(yè)角度來宣傳就很難達到這樣的目的了。在從事藝術品收藏的同時不能只看到藝術品的表面,而應更多的關注藝術品背后的文化,了解文化才能更好地走進陶瓷藝術精品收藏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