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東 薛繼偉 陳清河
一個學校的校園文化,是一個學校的品牌,是學校文化底蘊的綜合體現(xiàn)。它既反映學校硬件建設水平,又體現(xiàn)學校內涵發(fā)展的教育實力。近年來,咸寧市咸安區(qū)橫溝橋鎮(zhèn)小學結合實際,突現(xiàn)特色,圍繞“五高二發(fā)展”(校園規(guī)劃高起點、設施配備高標準、管理細節(jié)高要求、隊伍建設高素質、課堂教學高水平;努力實現(xiàn)教師德才學識綜合發(fā)展和學生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要求,研究部署和推動校園文化建設,在構建“快樂校園”上作出了有益探索,學校發(fā)生了顯著變化。
強化內涵特色,在理念上構建“快樂校園”。學校在繼承傳統(tǒng)辦學經驗的基礎上,提煉出“蘊育童年夢想、構建快樂人生”的新辦學理念,明確了“培養(yǎng)品質、啟迪睿智、彰顯個性、激揚童心”的辦學目標。為了使全校師生充分理解并努力實踐辦學理念和目標,學校一是灌輸理念。將辦學理念和辦學目標書寫在校門口的墻壁上,讓全校師生每天一進校園就能看得見、感受到。同時,通過廣播站、黑板報、宣傳單等讓師生進一步了解辦學理念和目標。二是領悟理念。采取會議貫徹與專題講座、校內集訓與校外培訓、掛職鍛煉與脫產進修、校園宣傳與校園網絡相結合的辦法,把認識轉化為行動,使行動催化出效果,從而加深對理念的領悟。三是內化理念。以“校長爭做師生滿意的校長,教師爭當學生滿意的教師,班級爭創(chuàng)文明班級,學生爭做文明學生”為主題,開展五好班子、優(yōu)秀教師、模范班主任和文明學校等系列創(chuàng)建活動,使理念得到升華,學校充滿生機,彰顯出領導率先垂范的風骨,教師教書育人的風范,學生蓬勃向上的風采。
強化設施改善,在環(huán)境上構建“快樂校園”。學校走廊區(qū)、教學區(qū)和活動區(qū)實現(xiàn)三區(qū)統(tǒng)籌,互為關聯(lián),建設快樂的校園環(huán)境文化。學校爭取外援,爭取項目,先后投資190萬元用于改善辦學條件,建成了美觀大方的新式透風大門和通透式圍墻;改造了運動場,鋪設了塑膠跑道和防滑彩磚;建起了多媒體教室,配備了電腦、收錄機和擴音器;配齊了標準的學生課桌椅,更新和添置了部分圖書;建起了舞蹈室,開通了校園廣播系統(tǒng)和校園局域網;從國學經典《三字經》《弟子規(guī)》和《論語》中精選108條經典語句噴繪于教室和走廊橫梁,建起了38平方米的文化長廊和操場文化墻;挑選86幅名人名言、偉人畫像懸掛于教室及走廊墻壁,并對教學樓和宿舍樓外墻進行了涂漆翻新;重新規(guī)劃并改造了23個花壇,種植了桂花、紅葉石蘭和廣玉蘭,使學校綠樹成蔭,花香撲鼻,警言格句隨處可見,折射出校園環(huán)境育人的光芒。
強化校風建設,在精神上構建“快樂校園”。學校把校風、班風、教風、學風建設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中之重,結合師生實際,提出了“嚴謹、勤奮、和諧、創(chuàng)新”的校風,“樂教、嚴謹、求實、創(chuàng)新”的教風,“文明活潑、勤奮向上”的學風。一是狠抓作風建設。重點落實行政領導年度目標責任、年級組長蹲點工作責任和值周領導崗位責任,堅持開展行風政風評議,自覺接受公開監(jiān)督。二是狠抓教風建設。提高教師的理論素養(yǎng)和業(yè)務水平,完善和落實教師管理機制,以“愛心與責任”教育為主題,加強師德建設。三是狠抓學風建設。開展“今天我以鎮(zhèn)小為榮,明天鎮(zhèn)小以我為傲”的教育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完善班級管理制度,整頓學生遲到、早退、曠課等現(xiàn)象,促進學風的好轉,努力創(chuàng)設學生“樂學”“樂玩”,教師“樂學”“樂教”的平臺。四是狠抓行為規(guī)范建設。以國學教育為基點,愛心教育為主線,養(yǎng)成教育為內容,培養(yǎng)學生愛國情操和君子情懷。堅持開展“誦美德格言,做謙謙君子”活動。引導師生做到“三別”:向粗魯告別、向陋習告別、向壞事告別;“四帶”:把禮儀帶進校園、把謙讓帶給他人、把自信帶給自己、把微笑帶向社會;“五無”:地面無痰跡、室內無紙屑、桌凳無刻劃、墻壁無腳印、出言無臟話。
強化實踐鍛煉,在課間構建“快樂校園”。單一的快樂課間注重陽光體育運動的實施,復合的快樂課間則融學生運動與興趣于一體。學校一方面加強大課間的開發(fā)與管理,規(guī)定每天上午用半個小時開展大課間活動,學生分班舉牌,整齊入場,做廣播操,誦國學美文,跳校園舞,唱校園歌,使學校青春勃發(fā),團結向上,充滿活力。在大課間活動的具體安排上,做到“五落實、五到位”,即時間、場所、器材、教師、值班領導落實和督促、協(xié)調、組織、參與、檢查到位,使學生真正體會到了“我運動、我快樂、我健康”。另一方面,學校成立音樂、美術、舞蹈、象棋、英語、習作和奧賽等各種課間興趣小組。同時積極開展跳繩、跳皮筋、丟手絹、丟沙包、捉迷藏、單腳跳、木頭人等形式多樣、學生喜愛的健身活動,使學生的激情得到燃燒,興趣得到提高,特長得到展示。
強化教學創(chuàng)新,在課堂上構建“快樂校園”。打造快樂課堂是特色立校的重要舉措之一。學校倡導的快樂課堂采用“1+2快樂模式”,即1個環(huán)節(jié)2個步驟;1個優(yōu)生帶動2個學困生;課堂時間教師占三分之一,學生占三分之二。在具體操作上,一是思想明確。提倡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快樂學習。遵循教育規(guī)律,回歸教育本質,融理于事,訴情于理。二是要求落實。把握導入、導學、導疑、導疏、導評五個基本環(huán)節(jié)。以一系列的問題驅動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正確處理教師的講與學生的學的關系,教師講在學生體驗膚淺時,講在學生探究卡殼時,講在學生錯誤認識處,講在重點內容的品析處,使學生的學習從被動轉為主動。三是挖掘內涵。“1+2”快樂課堂充分體現(xiàn)教學活動中“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理念。在課堂教學中,看是否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否讓學生動起來、樂起來;看是否充分調動和發(fā)揮了小組長及學習小組的作用;看是否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全體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四是注重實踐。通過快樂課堂教學,實現(xiàn)四個轉變,即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指導者和組織者;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轉變?yōu)橹鲃犹剿?、建構知識;教學過程由講授說明的進程轉變?yōu)橥ㄟ^情景創(chuàng)設、問題探索、協(xié)作學習、意義建構等以學生為主體的過程;教學手段由單一的教學演示轉變?yōu)閷W生全面的認知。
強化規(guī)范管理,在制度上構建“快樂校園”。近年來,學校采取部門初步擬定、教師代表征集、學校班子討論修改完善、教代會表決通過的辦法,出臺了37項規(guī)章制度,并匯編成書。這些制度涵蓋了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其中,最重要的制度如《領導班子年度目標管理制度》《學生一日常規(guī)》《績效工資分配方案》等,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達到了以制度約束人、鼓舞人、激勵人的目的。學校還根據(jù)校園文化建設需要,分類編印了《快樂課堂》《快樂課間》《快樂運動》《快樂體驗》《快樂科技》《快樂活動》《快樂感悟》《快樂視覺》《快樂歲月》和《快樂制度》等系列叢書,以總結和記錄構建“快樂校園”的過程與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