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倩倩,王維利,宋江艷,李 成
隨著醫(yī)學模式從單一的生物醫(y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模式的轉換,對于軀體疾患,人們更加關注其社會經濟、生活習慣、個性、情緒等心理社會因素的影響。研究表明腫瘤病人抑郁程度較重、抑郁反應較強烈[1]。并且腫瘤病人個性特征和精神心理因素與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關系密切[2]。那么腫瘤術后化療病人的抑郁和人格特征現狀如何,且兩者關系究竟如何呢,本研究以腫瘤術后化療病人為被試,探討其人格特征與抑郁的關系,為腫瘤術后化療病人的護理干預提出理論依據。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09年3月—2009年11月于安徽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安徽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安徽省立醫(yī)院和合肥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共4家三級甲等醫(yī)院腫瘤科的腫瘤術后住院化療病人404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臨床病理學檢查確診為腫瘤;在住院病房內接受化療的腫瘤手術后病人;年齡:18歲~70歲;文化程度小學以上;明確自身病情;知情同意。排除標準:服用抗抑郁、鎮(zhèn)靜劑等藥物;目前存在精神疾病、意識障礙和溝通障礙;智能障礙;藥物或酒精依賴。本次調查中符合納入標準的研究對象共計445例。
1.2 方法
1.2.1 調查工具
1.2.1.1 一般情況調查表 采用自制的調查表,其內容主要涉及病人一般資料,包括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家庭所在地、職業(yè)、化療療程、家庭經濟月收入、醫(yī)療費用支付方式等。
1.2.1.2 抑郁自評量表(SDS) 該量表包括20個條目,每個條目相當于1個癥狀。20個條目反映抑郁狀態(tài)4組特異性癥狀:精神性-情感障礙,軀體性障礙,精神運動性障礙,抑郁的心理障礙。抑郁評定結果分為5個等級:①心理健康,無抑郁癥狀;②心理基本健康,極少有抑郁癥狀;③輕度抑郁;④中度抑郁;⑤重度抑郁。SDS量表具有良好的得到公認的效度和信度。在本研究的預調查中選擇40例腫瘤術后化療病人,結果經其內部一致性檢驗,其Cronbach'sα系數均在0.75以上。
1.2.1.3 艾森克人格問卷簡式量表中國版(EPQ-RSC)
EPQ-RSC是由北京大學心理系錢銘怡等人結合中國人實際情況根據人格心理學家和臨床心理學家艾森克教授的艾森克人格問卷(EPQ)編制而成。該問卷共包括精神質(P)、內外向(E)、神經質(N)和掩飾(L)4個分量表,各12個項目,共 48項。研究表明該問卷的E、L和N 3個分量表具有令人滿意的信度和效度,P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基本達到有關的心理測量學標準。在本研究的預調查中選擇40例腫瘤術后化療病人,結果經其內部一致性檢驗,其Cronbach's α系數介于 0.65~0.75。評分方法:問卷項目所屬的各分量表的計分為其個項目得分之和。實際應用中,可將受測人的原始分轉換為T分數即:T=50+10X(受測人的原始分-該人所在組的平均分)/所在組分數的標準差。根據EPQ的E、N維度,將腫瘤術后化療病人分為4種性格類型傾向,即內向-情緒穩(wěn)定(E≤50分,N≤50分)、內向-情緒不穩(wěn)定(E≤50分,N>50分)、外向-情緒穩(wěn)定(E>50分,N≤50分)、外向-情緒不穩(wěn)定(E>50分,N>50分)。
1.2.2 調查方法 采用面對面的單盲問卷調查形式,由調查對象獨立完成問卷填寫,對獨立完成有困難者,可協助其完成,調查員對研究對象不明條目之處給予解釋,并保證每條目解釋內容的一致性。病人自愿參與,匿名填寫,當場收回問卷。共發(fā)放445份,回收有效問卷404份。
1.3 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主要統計方法有一般性描述分析、t檢驗、Spearman相關性分析,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一般資料 本次調查共收集腫瘤術后化療病人404例,其中男241例,女163例;年齡53.7歲±12.1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47例,高中或中專71例,大專及以上86例;職業(yè):農民136例,工人49例,干部及商人74例,其他138例;化療次數:首次化療91例,第2次化療81例,第3次化療61例,第 4次化療53例,第5次化療49例,第6次及以上 69例;醫(yī)療費用支付方式:自費63例,公費8例,醫(yī)?;蜣r保333例;家庭人均月收入以1 000元~3 000元為主。
2.2 腫瘤術后化療病人抑郁情緒總體情況 SDS總分43.26分±9.25分,顯著高于國內常模33.46分±8.55分[3](t=2 1.29,P<0.01)。其中,抑郁情緒病人121例,發(fā)生率為29.9%,輕度抑郁24.0%,中度抑郁 4.7%,重度抑郁1.2%。
2.3 腫瘤術后化療病人各組人格特征分布(見表1)
表1 抑郁情緒組和非抑郁情緒組人格特征總分分布及比較 分
2.4 不同性格特征腫瘤術后化療病人抑郁情緒的比較 內向-情緒穩(wěn)定91例,SDS得分47.80分±9.39分;內向-情緒不穩(wěn)定132例,SDS得分39.05分±7.45分;外向-情緒穩(wěn)定90例,SDS得分46.18分±10.25分;外向-情緒不穩(wěn)定91例,SDS得分41.91分±7.26分。內向-情緒穩(wěn)定組與內向-情緒不穩(wěn)定組比較,P<0.01;內向-情緒穩(wěn)定組與外向-情緒不穩(wěn)定組比較,P<0.01;內向-情緒不穩(wěn)定組與外向-情緒穩(wěn)定組比較P<0.01;內向-情緒不穩(wěn)定組與外向-情緒不穩(wěn)定組比較,P<0.01;外向-情緒穩(wěn)定組與外向-情緒不穩(wěn)定組比較,P<0.01。
3.1 抑郁已成為腫瘤病人化療期間主要的心理問題 Liu等[4]調查顯示,美國乳腺癌病人在化療期間存在較多的負性情緒,抑郁情緒發(fā)生率為25%。Wedding等[5]研究發(fā)現,德國腫瘤化療病人的抑郁情緒是影響其生活質量主要因素之一,發(fā)生率為16.6%。Breen等[6]調查研究顯示,抑郁和焦慮等負性情緒影響著化療病人的生活,并加速病人的癥狀體驗,抑郁情緒發(fā)生率為25%。葉紅等[7]研究發(fā)現,乳腺癌化療病人在治療期間,抑郁情緒發(fā)生率高達66%,其中,輕度抑郁情緒者為40%,中度抑郁情緒者為22%,重度抑郁情緒者為4%。劉曉燕等[8]對108例卵巢癌病人調查發(fā)現,卵巢癌化療病人的抑郁發(fā)生率為69.44%,其中輕度抑郁35.19%,中度抑郁23.15%,重度抑郁11.11%。
本研究顯示,腫瘤術后化療病人SDS總分為43.26分±9.25分,顯著高于國內常模。其中抑郁情緒病人121例,發(fā)生率為29.9%,其中輕度抑郁24.0%,中度抑郁 4.7%,重度抑郁1.2%;與國外相關研究相似[4-6],但明顯低于國內葉紅等[7,8]的研究。造成癌癥病人抑郁情緒發(fā)病率報道上的差異與許多因素有關,包括病人的性別、年齡、住院情況、腫瘤的診斷、類型及分期,其他影響因素還包括研究對象的區(qū)域性不同、評估體系和診斷方法[9]。除此之外,針對本研究,尚可能存在以下原因:首先,研究對象不同。本研究對象僅為腫瘤術后病人,而上述文獻研究對象包括手術和非手術腫瘤病人。而術后病人可能因經手術治療后對疾病的預后更有希望,對化療更有信心,因此心理壓力相應得以緩解。其次,抑郁情緒病人多存在消極情緒,不愿與人溝通,甚至拒絕合作。本研究需要病人的知情同意,因此在發(fā)放問卷過程中,病人的拒絕接受調查也有可能造成存在抑郁情緒的人群流失,從而影響了調查結果,造成本研究結果可能比真實發(fā)生率偏低。第三,還有可能與現代醫(yī)療的發(fā)展、信息獲取途徑增加等因素有關。這些因素為病人增加了信息的來源,緩解了病人對自身病情的不確定感,從而減輕其心理壓力,均有可能造成本次研究結果與其他相關研究存在差異。
3.2 腫瘤術后化療病人的人格特征與抑郁情緒
3.2.1 腫瘤術后化療病人的人格特征 人格是人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各種自然因素社會因素以及自然和社會交互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性格特征決定了人們如何處理應激源的方式。國外有研究認為,腫瘤病人個性特征和精神心理因素與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關系密切[2,10]。薛曉鷗等[11]研究發(fā)現,女性生殖器官惡性腫瘤血瘀證病人有獨特的人格特征,可能具有普遍的行為特點性格內向,常常焦慮、緊張、擔憂、郁郁不樂、憂心忡忡,情緒不穩(wěn)定,遇到刺激,易有強烈的情緒反應,易處于心理應激狀態(tài),情緒克制、壓抑。劉淑英[12]研究表明,淋巴瘤病人精神質和神經質得分方面高于正常人群,性格特征為內向不穩(wěn)定型,受刺激后易導致情緒激惹。
3.2.2 腫瘤術后化療病人的人格特征與抑郁情緒 抑郁情緒相對于非抑郁情緒組,N維度得分較低,L維度得分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表明性格特征是影響腫瘤術后化療病人情緒的因素之一,因此良好的個性培養(yǎng)有助于改善病人的抑郁情緒。但結果與其他研究有差異[11-13]。這可能與腫瘤術后化療病人經受疾病獨特的經歷有關。情緒相對穩(wěn)定,而內向的性格則會有利于抑郁情緒的形成和發(fā)展?;煵∪俗员辉\斷出腫瘤到不斷的化療,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化療病人的情緒反應經過長期的自我調適會變得比較穩(wěn)定,但這種情緒反應是長期壓抑的,因此會變得比較隱匿,從而病人諸多的情緒沒有得到合適的釋放,進而誘發(fā)或加重了化療病人的抑郁情緒?;煵∪艘钟羟榫w組L維度得分偏高,主要因為并發(fā)抑郁情緒的病人,思維多為負性,但這些病人的思維多是經過病人自認為比較合理的邏輯組織起來的,因此病人的隱藏和掩飾性較高。
因此,我們可以在腫瘤術后化療病人的治療中準確評定其人格特征,并針對腫瘤術后化療病人的特殊人格特征制訂針對性的個性化的護理干預措施,從而協助改善病人的抑郁情緒,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1]唐云南,高敏英,彭清英,等.不同病種癌癥病人焦慮及抑郁狀態(tài)調查分析及相關性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00,15(6):478-479.
[2]Bradley EH,Prigerson H,Carlson MD,et al.Depression among caregivers:Does length of hospice enrollment matter?[J].Am J Psy chiatry,2004,161(12):2257-62.
[3]吳文源.行為醫(yī)學量表手冊[M].北京:中華醫(yī)學音像出版社,2005:223-224.
[4]Liu L,Fiorentino L,Natarajan L,et al.Pre treatment symptom cluster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is associated with worse sleep,fatigue and depression during chemotherapy[J].Psychooncology,2009,18(2):187-94.
[5]Wedding U,Koch A,R? hrig B,et al.Depression and functional impairment independently contribute to decreased quality of life in cancer patients prior to chemotherapy[J].Acta,2008,47(1):56-62.
[6]Breen SJ,Baravelli CM,Schofield PE,et al.Is symptom burden a predicto r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about to commence chemotherapy?[J].Med J Aust,2009,190(7):99-104.
[7]葉紅,文華,嚴國嬌.化療期乳腺癌病人抑郁的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學報,2009,16(3B):71-74.
[8]劉曉燕,趙靜.卵巢癌病人住院化療期間抑郁與社會支持的相關性研究[J].齊魯護理雜志,2006,12(9):1667-1669.
[9]Pirl WF.Evidence report on the occurrence,assessment,and T reatment of depression in cancer patients[J].J Natal Cancer Inst Manor,2004,32:32-39.
[10]Davies E,Clarke C.Views of bereaved relatives about quality of survival after radiotherapy for malignant cerebral g lioma[J].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2005,76(4):555-561.
[11]薛曉鷗,謝偉.女性生殖器官惡性腫瘤血癖證病人的人格特征分析[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9,32(4):270-273.
[12]劉淑英.淋巴瘤病人性格特征與心理護理的探討[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9,26(5A):72-73.
[13]徐靜波,馮昕,劉振靜.癌癥病人抑郁狀態(tài)的心理社會因素分析[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8,14(3):27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