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仙,謝俐萍,姚紅伶
體溫超過38.5℃以上稱為高熱,是兒科常見的癥狀之一。有人認為物理降溫(冰敷、擦浴)與藥物降溫不能同時應用,原因是藥物降溫的過程中毛細血管擴張,通過汗液蒸發(fā)帶走許多熱量,物理降溫時冷刺激,皮膚毛細血管收縮,兩法同時進行,影響降溫效果,而我們在臨床工作中發(fā)現(xiàn),在常規(guī)病因治療的基礎上,應用中西醫(yī)結合降溫方法,對136例高熱患兒采用中藥經皮給藥治療儀治療,既起到物理降溫的作用又起到藥物降溫的作用,降溫效果較佳?,F(xiàn)介紹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門診收治的高熱患兒136例,其中男 79例,女 57例。體溫38.6℃~39.0℃81例,39.1℃~40.0℃40例,40℃以上15例。年齡2個月至5歲,平均3.1歲。發(fā)熱時間最長1 d,最短1 h。所有病例均來自門診留觀病人。
1.2 方法
1.2.1 干預方法 所有患兒均給予常規(guī)治療(抗感染、對癥)加用河南三浪醫(yī)療新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SLJ004型)經皮給藥治療儀治療。操作方法:①環(huán)境安靜,安全,整潔,向家屬解釋并取得合作。將復合脈沖磁性治療儀上感電極貼片(主要藥物為
柴胡、連翹、穿心蓮、魚腥草、蒲公英、板藍根、冰片、生石膏、黃芪等)與治療儀終端2個電極板固定相連接,然后將其分別置于兩側肺俞穴(肩胛角),接通電源。天氣寒冷時,先將藥片預熱后再使用,以免刺激患兒。②根據(jù)患兒的體溫和環(huán)境溫度,按年齡大小調節(jié)所需參數(shù)(溫度36℃~38℃,時間 20 min~30 min,強度3 mA~5 mA)按治療鍵開始治療,治療結束時儀器顯示并報警要及時按復位鍵,關閉電源開關,除去電極,保留中藥貼片于穴位8 h后取下,以保證藥物充分吸收。③小兒頑皮好動,藥片所貼位置必須正確,再用彈性縛帶固定,使皮膚、貼片接觸良好,防止電極移位燙傷患兒。④交代注意事項,如儀器報警,患兒哭鬧不止,要告知醫(yī)護人員查找原因以免中斷治療。⑤治療過程中要經常巡視,專人看護,注意保暖,避免受涼并觀察患兒的精神狀況,體溫變化。⑥治療后于30 min、60 min各測量體溫1次,分別計算兩個時間段體溫下降的人數(shù)和比例以及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人數(shù)。
1.2.2 評價標準 治療30 min、60 min體溫下降 0.5℃~1.9℃為有效(體溫下降至37.1℃~38.5℃);體溫下降2℃為顯效(體溫下降至36.0℃~37.0℃);總有效:有效+顯效。
表1 治療30 min、60 min后體溫變化情況 例(%)
嬰幼兒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不完善,發(fā)熱尤其是高熱時易發(fā)生驚厥,高熱驚厥是后天影響兒童智力重要因素之一[1-4],發(fā)熱時除多飲水藥物降溫外,最好的方法就是物理降溫,傳統(tǒng)的物理降溫(冰敷、乙醇擦浴)等局部或全身用冷的方式進行,不符合發(fā)熱的病理機制。降溫療效不確定,降溫幅度小,缺乏臨床意義。體溫無法控制,易反彈,增加病人的消耗,引起寒戰(zhàn),而出現(xiàn)機體產熱的增加,不利于散熱。擦浴時干擾患兒休息,增加患兒的不適,而且增加護理工作量。
中藥經皮給藥治療儀特點是集電療、藥療、熱療、灸療于一體,結合中醫(yī)理論內病外治穴位敷貼雙重作用,其作用機制:藥物以一定的速度通過完整的皮膚進入組織后,被吸收入血液循環(huán)而產生全身或局部作用的方法[5]。各種治療參數(shù)經微電腦處理后自動完成輸出及給藥功能,通過皮膚穴位熱療,擴張局部毛細血管,血流加快,使皮膚的通透性增加,機體散熱增加,產熱減少,配有含特殊工藝提取名貴中藥成分的專用貼片,藥物通過脈沖高頻電流以恒定的速度透過皮膚各層進入人體血液循環(huán),疏通經絡,行氣和血,而起到退熱、鎮(zhèn)痛、鎮(zhèn)靜、抗菌消炎抗病毒、緩解癥狀的作用。藥物不通過胃腸降解破壞或肝臟首過效應,生物利用率高,起效快,藥物穩(wěn)定持久,一般情況下是口服藥的2倍~3倍,血藥濃度保持恒定,無血藥峰谷現(xiàn)象,避免個體差異,藥物毒副反應,現(xiàn)代藥理學也證實經皮給藥治療的可行性。操作簡單,降低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減少護理所需時間,克服了冰敷、乙醇擦浴中的冰袋需隨時更換,所需的護理時間長的缺點,治療時能保證病人所需體溫,皮膚表面溫度升高,汗腺分泌增加,出汗將帶走體內大量的熱,使體溫下降。而且溫度可調節(jié),無創(chuàng)傷、無痛苦,患兒感覺舒服較易配合治療,可控制病人的降溫速度,病人的體溫只能降到正常范圍,不會出現(xiàn)低溫和大汗淋漓等并發(fā)癥。整個降溫過程安全可靠,無不良反應,優(yōu)于傳統(tǒng)物理降溫。
本研究觀察表明,中藥經皮給藥治療儀治療小兒高熱,患兒體溫在30 min~60 min得到緩解或降至正常,縮短退熱時間,不僅起到物理降溫作用,而且起到藥物降溫的作用,總有效率為100%,所以在病因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中藥經皮給藥治療儀治療是及時控制高熱患兒體溫的有效方法,為兒科應用中藥開辟了一條新路。
[1]郗春艷,高熱驚厥對兒童智力影響的配對研究[J].中華兒童保健雜志,1996,4(3):142.
[2]趙學林,208例小兒高熱驚厥的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1994,9(1):55.
[3]張文暉.65例小兒高熱驚厥的急救護理體會[J].家庭護士,2008,6(8A):2028.
[4]干軍花,錢偉紅.35例小兒高熱驚厥的急救及護理[J].全科護理,2009,7(6A):1431.
[5]胥云,莊云霞.中藥現(xiàn)代經皮給藥制劑的臨床應用與發(fā)展前景[J].中醫(yī)外治,2005,14(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