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璐 蔡麗娟 楊金榮 張慶偉
吲哚美辛為非甾體抗感染藥,能夠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發(fā)揮較強的解熱、鎮(zhèn)痛及抗感染作用,但口服易帶來明顯的胃腸道刺激。有報道研究了一些新劑型如:腸溶微囊、緩釋微囊及羥丙基-β-環(huán)糊精包合物滴眼液等來減輕這種不良反應[1-3]。本研究中,筆者研制了其外用型巴布劑,以期達到藥劑量可控、載藥量較大、透氣性好及使用方便安全的特點[4],豐富臨床應用劑型,并探討自制的吲哚美辛巴布劑的體外透皮吸收情況。
1.1 材料 (1)試驗用動物:普通級昆明種小鼠18只,雄性,50 d齡,平均體質量為(22±2)g,天津醫(yī)科大學試驗動物中心提供。(2)儀器與藥品:日本島津LC—6A高效液相色譜系統(tǒng)(LC-6A型恒流泵、SPD-6A紫外檢測器、Anastar色譜工作站)、KromacilC18色譜柱(250 mm×4.6 mm,5 μm,天津市色譜科學技術公司)、GM-0.33隔膜真空泵(天津津騰)、BP211D型電子分析天平(Sartorius)、RYJ-6A型藥物透皮擴散試驗儀(上海黃海藥檢儀器廠);含氮酮的吲哚美辛巴布劑(自制,吲哚美辛含量1%,氮酮含量2%),無氮酮的吲哚美辛巴布劑(自制,吲哚美辛含量1%),吲哚美辛對照品(天津市藥檢所提供);市售吲哚美辛乳膏(規(guī)格為1%,錦州九泰藥業(yè)有限公司);甲醇(色譜純,天津市康科德科技有限公司);乙酸(分析純,天津市化學試劑一廠),重蒸水(自制)、pH7.4磷酸鹽緩沖液(自配)。
1.2 方法
1.2.1 建立吲哚美辛高效液相色譜(HPLC)測定方法 (1)色譜條件:色譜柱為KromacilC18,5 μm,250 mm×4.6 mm;流動相為甲醇∶水∶乙酸(75∶25∶0.1);流速為1.0 mL/min;柱溫為室溫;檢測波長265 nm。(2)線性關系:精密稱取吲哚美辛對照品16 mg,置100 mL容量瓶中,用流動相定容后,精密吸取0.2、0.4、0.6、0.8、1.0、1.2及1.5 mL,分別置于10 mL容量瓶中,用流動相定容,進樣量為20 μL,265 nm波長處測定峰面積,以峰面積對吲哚美辛濃度(C)作線性回歸。(3)連續(xù)進樣精密度測定:取0.016 g/L的吲哚美辛對照品溶液20 μL連續(xù)6次進樣,測定峰面積。(4)日間精密度測定:取0.016 g/L的吲哚美辛對照品溶液20 μL,在6 d內每天進樣1次,測定峰面積。
1.2.2 鼠皮制備 小鼠馴養(yǎng)3 d后斷頸處死,立刻用剃刀剃去腹毛,剪取完整腹部皮膚,去除皮下脂肪組織和結締組織,露出真皮層,蒸餾水洗凈,置于磷酸鹽緩沖液中浸泡30 min后,取出用pH7.4的磷酸鹽緩沖液漂洗至洗液澄明,用濾紙吸干,備用。
1.2.3 透皮吸收試驗測定 改良Franz擴散裝置,見圖1。擴散池中暴露皮膚面積為2.8 cm2,接收室容積為6.5 mL。取處理好的鼠皮裁剪成合適大小,置于擴散池中,角質層向上。分別取自制巴布劑和市售乳膏劑適量(相當于吲哚美辛4 mg)均勻帖敷或涂布于皮膚表面,向接收室中加入pH7.4的磷酸鹽緩沖液6.5 mL,置于(37±1)℃恒溫水浴中,轉速100 r/ min。分別于0.5、1、1.5、2、3、4、6及8 h精密吸取5 mL溶液,并向接收室中注入等量磷酸鹽緩沖液,0.8 μm微孔濾膜過濾,精密吸取濾液2 mL定容于10 mL容量瓶中,取20 μm注入液相色譜儀并在265 nm波長下測定峰面積。計算不同時間單位面積時的累積滲透量Q(μg·cm-2)。
圖1 改良Franz擴散裝置示意圖
累積滲透量Q按下式計算[5]:式中V為接收室容積,Vi為每次取樣體積,Ci為第i次取樣時接收液中的藥物濃度,A為擴散池中暴露皮膚面積。以時間(h)為橫坐標,累積滲透量Q(μg·cm-2)為縱坐標,對曲線進行直線回歸,計算滲透速率(μg·cm-2·h-1),即單位時間內單位面積藥物的滲透量。
1.2.4 分組及測定方法 以無氮酮吲哚美辛巴布劑和市售吲哚美辛乳膏劑作為對照組,以含2%氮酮吲哚美辛巴布劑為試驗組,每組6例,采用改良Franz擴散池和小鼠離體皮膚進行體外滲透試驗,利用HPLC法以接收液中吲哚美辛濃度為測定指標,計算制劑中吲哚美辛累積滲透量和滲透速率。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2.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均值比較采用方差分析,進一步兩兩比較用SNK-q檢驗法,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本研究色譜條件下吲哚美辛的保留時間為12.5 min。主峰與改良Franz擴散裝置接收液中雜質峰分離度良好。
2.1 線性關系 吲哚美辛濃度在3.2~24 mg/L范圍內峰面積與濃度呈良好的線性關系,HPLC測定方法的回歸方程為Y=7 709.2 X+1 048.5(X為吲哚美辛濃度,Y為峰面積),r=0.999 8(P<0.001)。連續(xù)進樣精密度及日間精密度試驗相對標準偏差(RSD)分別為0.60%和1.02%。
2.2 各組制劑中吲哚美辛的滲透速率比較 3種制劑中吲哚美辛累積滲透量與時間皆呈線性關系,體現(xiàn)出零級動力學特征;含2%氮酮的吲哚美辛巴布劑的滲透速率顯著高于不加氮酮吲哚美辛巴布劑組及市售吲哚美辛乳膏劑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1);不含氮酮的吲哚美辛巴布劑的滲透速率與市售吲哚美辛乳膏劑組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吲哚美辛為傳統(tǒng)的解熱鎮(zhèn)痛抗感染藥物,近年來又發(fā)現(xiàn)了其可預防抗生素性耳中毒、治療慢性蕁麻疹、防治節(jié)育器所致的子宮出血、治療小兒神經(jīng)性尿頻、Banti綜合征[6]、改善牙齦微循環(huán)[7]及抗腫瘤[8]等臨床新用途。
藥物透皮進入皮下組織后能迅速進入毛細血管入血循環(huán),在皮膚兩側形成較大濃度梯度。本實驗中吸取接收液5 mL并注入等量磷酸鹽緩沖液,可提高濃度梯度,形成漏槽條件,有利于藥物的透皮擴散。有研究顯示吲哚美辛乳膏劑的透皮釋藥過程呈現(xiàn)零級動力學特征[9],此與本試驗結果相符。本研究結果顯示2種巴布劑和乳膏劑中吲哚美辛的累積滲透量Q與滲透時間t呈線性關系,表明3種制劑中吲哚美辛均以零級動力學恒速經(jīng)皮滲透,吸收平穩(wěn),可以避免藥物濃度的峰谷波動性,提高用藥安全性。自制含氮酮巴布劑的吲哚美辛滲透速率明顯高于不含氮酮的巴布劑,考慮與氮酮促進吲哚美辛滲透過皮膚有關。透皮吸收促進劑種類較多,主要有亞砜類、醇類、脂肪酸類、吡咯酮類、表面活性劑、萜類及精油等。氮酮是一種常用的非極性促透劑,能促進大多數(shù)疏水性和親水性化合物的透皮吸收。其促透作用的機理是通過溶解角質細胞間和細胞內脂質,從而增加角質層的通透性,減小藥物擴散阻力,同時增加角質層含水量,促進藥物經(jīng)水性通道滲透[10]。另外含氮酮巴布劑的吲哚美辛滲透速率也明顯高于乳膏劑。
表1 3種制劑中吲哚美辛的滲透速率比較
因此,自制含氮酮巴布劑有利于藥效的發(fā)揮,是具有開發(fā)價值的新型經(jīng)皮控釋制劑。
[1]謝茵,邢桂琴,張金.吲哚美辛腸溶微囊的制備及藥物釋放的研究[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06,37(4):386-388.
[2]宋明俠,相曉東.復凝聚法制備吲哚美辛緩釋微囊的研究[J].天津藥學,2007,19(5):29-31.
[3]蔡永豪,張曉碧,劉小飛.吲哚美辛羥丙基-β-環(huán)糊精包合物滴眼液的制備[J].中國藥業(yè),2009,18(9):38-39.
[4]王艷艷,徐希明,余江南.中外巴布劑研究現(xiàn)狀分析[J].中國藥事,2009,23(6):603-606.
[5]唐人杰,尹東鋒,丁雪鷹,等.星型硅微針陣列對化學藥物的經(jīng)皮促透作用[J].中國藥學雜志,2008,43(12):914-917.
[6]田進軍,李艷娜.吲哚美辛的臨床新用途[J].中外醫(yī)療,2009,28(6):165.
[7]陳鐵樓,劉景昌,劉國勤,等.吲哚美辛對人牙齦微循環(huán)的作用研究[J].口腔醫(yī)學,2009,29(1):7-10.
[8] 董薇,肇麗梅,張彩霞,等.荷瘤與正常小鼠血漿及瘤體中吲哚美辛藥動學研究[J].中國藥學雜志,2008,43(1):48-50.
[9]邢桂琴,苗采烈,趙麗琴.透皮吸收促進劑對吲哚美辛乳膏透皮釋放的影響[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00,20(11):662-664.
[10]侯雪梅,李國棟,李衛(wèi)華.化學促滲劑及其機理的探討[J].上海醫(yī)藥,2008,29(5):23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