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雪蓮 張紅軍
(新疆尉犁縣人民醫(yī)院 新疆尉犁 841500)
82例小兒支原體肺炎治療體會
于雪蓮 張紅軍
(新疆尉犁縣人民醫(yī)院 新疆尉犁 841500)
目的 探討小兒肺炎支原體(MP)肺炎的臨床特點和治療方法。方法 對82例確診為MP肺炎患兒的臨床特點進行回顧性總結(jié)和分析。結(jié)果 發(fā)病年齡多為學齡兒童,臨床持續(xù)發(fā)熱伴刺激性咳嗽為主要表現(xiàn),早期無明顯陽性體征,外周血白細胞大多正常,但血沉大多升高。胸片1例大片絮狀陰影為多見。肺炎支原體特異性抗體IgM(MP—IgM)測定均陽性;所有病例用紅霉素或阿奇霉素治療效果良好。結(jié)論 小兒MP肺炎好發(fā)于學齡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不典型病例逐漸增多,在臨床和X線表現(xiàn)上與病毒性及細茵性肺炎不易區(qū)分,血清學檢測為診斷的主要手段,MP-IgM尤為重要,大環(huán)內(nèi)酯類抗生素是治療有效的藥物。
肺炎 肺炎支原體 小兒
肺炎支原體是小兒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體之一,占小兒呼吸道感染的30%以上?,F(xiàn)將本院2007年3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82例的臨床資料分析如下。
本組82例均符合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診斷標準,其中男45例,女37例,6個月~1歲4例(4.88%),1~3歲12例(14.63%),3~5歲22例(26.83%),5~12歲44例(53.66%)。一年四季均有發(fā)病,冬季較多。
本組病例均有咳嗽、發(fā)熱79例,體溫>39℃者63例,發(fā)熱一般持續(xù)5~11d。頻繁的刺激性咳嗽29例,陣咳32例,干咳21例;痰中帶血絲者4例;明顯呼吸困難合并心功能不全4例;皮疹38例,以年長兒多見,為一過性斑丘疹或風團樣蕁麻疹厭食60例;嗜睡12例;胸痛26例;一過性關節(jié)痛12例。肺部濁音24例,濕音較多者56例,喘鳴音30例,始終無陽性體征者18例。
本組有82例患兒進行肺炎支原體特異性抗體IgM測定(MP—IgM)陽性;72例患兒在發(fā)病1周后血清送檢冷凝集實驗,1∶512者12例,1∶128者36例,1∶64者20例,1∶32者4例。就診時均查血常規(guī),白細胞偏低10例,輕度升高20例。血沉>50mm/h者40例,在20~50mm/h者33例。血小板減少24例。
82例均行X線檢查,肺部片狀陰影42例,其中右下肺者30例;兩下肺者12例;肺門周圍模糊陰影22例;肺門淋巴結(jié)腫大9例;胸腔積液4例;肺不張2例;彌漫性間質(zhì)改變3例。
全部病例在確診后均采用紅霉素20~30mg/(kg·d)靜滴,用5%葡萄糖液稀釋濃度為1∶1,同時給予止咳、平喘、化痰、退熱等對癥處理,有肺外癥狀者予以相應處理。
(1)痊愈:治療后癥狀、體征、胸部平片均恢復正常;(2)顯效:治療后明顯好轉(zhuǎn),但有癥狀、體征、胸部平片中一項未完全恢復;(3)好轉(zhuǎn):用藥后病情有所好轉(zhuǎn),但不夠明顯;(4)無效:用藥7d后無明顯好轉(zhuǎn)或加重。
治療7d,痊愈36例,顯效25例,好轉(zhuǎn)21例。后改序貫療法,出院口服羅紅霉素2.5~5.0mg/(kg·d),治療1~3周,隨診均治愈,且無其他并發(fā)癥。
肺炎支原體感染在兒童各個年齡組均可發(fā)病,致多臟器損害,這與體內(nèi)支原體抗體含量少有關,可造成小范圍流行。本組病例3歲以上66例(80.49%),3歲以下16例(19.51%),故認為嬰幼兒感染肺炎支原體的幾率也在增加。肺炎支原體肺炎是兒童時期較常見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全年散發(fā),一般4~6年出現(xiàn)1次地區(qū)流行,近年來也有增多趨勢。肺炎支原體感染通常起病緩和,咳嗽劇烈而持久,多為干咳,嬰幼兒可表現(xiàn)喘憋和呼吸困難,大部分患兒肺部體征輕或無,少數(shù)患兒肺部有干濕性啰音,伴喘息發(fā)作的,可聞及喘嗚音,肺炎支原體感染可引起上、下呼吸道感染及小兒喘息性疾病。本組病例分析,WBC計數(shù)高低不一,常者占多數(shù),WBC計數(shù)減低或偏高提示是否混合病毒和細菌感染。對累及下呼吸道病例中,發(fā)現(xiàn)肺部體征輕,但臨床及X線符合“肺炎”者占42例(51.22%),符合“支原體肺炎”特點,對肺外系統(tǒng)損害者,給予相應系統(tǒng)的對癥處理。但此病血清冷凝集實驗所查冷凝集素常在感染后3d左右出現(xiàn),至4周達高峰,早期確診較困難。我科對所有住院的呼吸道感染的患兒進行常規(guī)MP-IgM檢查,能及時診斷及治療,可早期發(fā)現(xiàn)MP感染不典型病例。尤其是伴肺外表現(xiàn)者及以肺外表現(xiàn)為首發(fā)癥狀者,從而避免漏診、誤診。
總之,近年來肺炎支原體肺炎有發(fā)病年齡趨小、臨床表現(xiàn)及X線胸片檢奄同其他細菌和病毒性肺炎相比無特異性、肺外并發(fā)癥增多等特點,故對持續(xù)發(fā)熱或反復咳嗽而青霉素、頭孢菌素等療效欠佳者,應及早作血清學檢測以明確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診斷,一旦確診應立即使用大環(huán)內(nèi)酯類抗生素治療。
[1]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1204~1205.
[2]楊俊英,宮希濤,王榮華.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序貫療法臨床分析[J].青海醫(yī)藥雜志,2003,33(8):20~22.
[3]劉喻,余春濤,董宗祈,等.住院患兒肺炎支原體、衣原體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學調(diào)查[J].臨床兒科雜志,1999,17(2):86~87.
[4]梅旭輝.新藥特藥手冊[M].第2版.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1:96.
R563.1
A
1674-0742(2011)01(b)-0119-01
201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