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亞珍
(湖北省赤壁市人民醫(yī)院 湖北赤壁 437300)
化療是癌癥患者常用的治療方法,由于療程長,藥物對血管的刺激性強,極易損傷血管而發(fā)生滲漏。在基層醫(yī)院,由于經濟和技術原因化療患者置PICC管的極少,因此發(fā)生滲漏現(xiàn)象較多。如處理不當,易造成后果,引起醫(yī)療糾紛[2]。筆者將我院外科發(fā)生的1例注射用奧沙利鉑滲漏的臨床護理與體會簡介如下,僅供參考。
患者,女,45歲,直腸癌術后2月,于2009年3月11日在我科行第2次化療(方案為5-氟尿嘧啶加奧沙利鉑)。輸注部位:左腕橫紋處掌側靜脈。輸注奧沙利鉑時入廁發(fā)生滲漏未及時發(fā)現(xiàn),更換液體時訴穿刺部位脹痛,才發(fā)現(xiàn)滲漏。查體:患者掌側輸注部位周圍明顯腫脹,直徑范圍約5cm。立即更換穿刺部位,用硫酸鎂濕敷,并用薄膜手套包裹。后紅腫好轉,指導冷敷。次日護士晨間護理查房擬行濕敷時,發(fā)現(xiàn)家屬正在行熱敷,當即制止,發(fā)現(xiàn)紅腫較前加劇,伴疼痛。立即改行硫酸鎂濕敷。第3天濕敷后,皮膚無紅腫,但有皮下硬塊,直徑約4cm(略縮小)。當日化療完后本療程結束出院,未考慮病情嚴重性,故無特殊交待。病人在家自行間斷熱敷,漏針后約15d因肢體腫硬脹痛不適加重再次來院。查體:左前臂掌側漏針處起至肘橫紋下3cm全部皮膚色暗紅,皮下硬腫,范圍約13cm×8cm,左前臂掌側硬如石?;颊咴V無觸覺、不能負重用力。立即行硫酸鎂濕敷后第2天紅腫消退不明顯。改用單純ML-1030D氦氖激光治療機理療,10d為1個療程,中途休息3~5d,2個療程后皮膚顏色轉淡,硬塊范圍縮小2~3cm,繼續(xù)理療至6個療程,近4個月才恢復正常。
奧沙利鉑屬于細胞毒類藥物,在殺傷和抑制腫瘤細胞的同時,對正常細胞組織也有不同程度的損傷[3]。藥物一旦滲漏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對癥處理。護理工作者與患者交心談心,及時告知患者有可能發(fā)生的不良反應,讓患者及時了解病情和藥物不良反應,減少不必要的心理負擔。
在給患者進行化療時均詳細告知患者或其家屬化療注意事項,使他們認識到保護輸液肢體,防止輸液滲漏的重要性。并發(fā)放化療宣教單,讓他們能及時的了解化療知識,積極配合臨床護理工作。
臨床發(fā)生滲漏時間后,應及時在護理例會上反饋病情進展及滲漏后治療情況,以加深護士的警惕性??剖抑贫ɑ熕幬餄B漏報告制度,強化護士意識,規(guī)范化療藥物滲漏處理流程。
護士在執(zhí)行各化療治療前,認真閱讀藥物說明書,并嚴格遵照執(zhí)行。避免護士不經思考盲目執(zhí)行醫(yī)囑,忽略注意事項和配伍禁忌,引致不良后果。
化療滲漏值得臨床高度重視,患者進行化療時應詳細告知其本人或家屬化療注意事項,使他們認識到保護輸液肢體,防止輸液滲漏的重要性。臨床發(fā)生滲漏病例及時處理,回顧分析,提高對化療患者治療的風險意識。通過強化風險意識,規(guī)范流程,可取得滿意效果。
[1]宋澄清,石煥階,徐文祥,等.臨床使用用藥指南[M].湖北: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643~644.
[2]何玉梅.護理流程圖在降低化療藥物外滲中的應用[J].中國護理實用雜志,2008,24(2A):48~49.
[3]陸以佳.外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