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芝清(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豐利中學)
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
——小議語文導入語的幾種類型
■蔡芝清(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豐利中學)
語文開場白是指語文老師課堂授課活動的開始部分,即導入語。一段好的導入語聽來如沐春風,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課堂教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和語文質(zhì)量,都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那么,導入語的設計應遵循什么原則呢?第一,目標明確。教師應明白設計這段話的目的是什么,做到心中有數(shù)。第二,磁石效應。導入語要在短時間內(nèi)安定學生的情緒,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引發(fā)他們對即將學習的內(nèi)容的興趣。第三,簡明精練。導入語的語言要恰到好處,不能啰唆冗長、不得要領(lǐng)。下面介紹幾種導入語的方法。
許多老師都有這樣的體會,課堂上提到課本外的內(nèi)容時,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對這些內(nèi)容特別感興趣。教師如能根據(jù)學生這一特點,用一些故事來導入課文,無疑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拿來主義》時,我這樣設計導語:“天津有位作家叫馮驥才,他訪問法國時,在一次宴會上,有一位記者向他提問:‘尊敬的馮先生,貴國改革開放,學習西方資產(chǎn)階級的東西,你們就不擔心變成資本主義嗎?'馮先生回答:‘不!人吃了豬肉不會變成豬,吃了牛肉不會變成牛。'他幽默機智的回答,博得滿堂喝彩。是的,我們學習資本主義的東西,不會變成資本主義,同樣,對于文化遺產(chǎn),只要我們棄其糟粕,取其精華,運用‘拿來主義'的方法就一定能成功?!边@時學生會問“什么是拿來主義”,“為什么要實行拿來主義”,于是便自然導入課文的學習。
實踐證明,此種方法屢試不爽,學生往往被一個個詼諧幽默、情神并茂的故事深深吸引,從而極大地調(diào)動了他們的心神和智力。
感人心者,莫不先乎情。抒情性的導入語,或緩慢低沉、悲痛欲絕;或輕快悠揚、興高采烈;或忽悲忽喜、悲喜交加。形式不一,均意在以情感人,以情動人,以情育人。但抒情一定要與形象相結(jié)合,也就是說,要借景抒情,不能空發(fā)其情。所借之“景”既可以是一幅畫,也可是多幅畫或?qū)嵨锬P偷取V挥袑⑹闱榕c形象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寓情于景,才能做到景由情生,情隨景變;情因景而愈烈,景因情而彌彰;情境交融,聲情并茂,給學生以身臨其境之感,從而增強課堂教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這樣的導入語往往適用于詩歌和散文等。如教師在教《沁園春?雪》時,可從人民大會堂“江山如此多嬌”的巨幅國畫說起,先簡單介紹國畫的內(nèi)容:一邊是一片白茫茫的江山,“山舞銀蛇,原馳蠟象”;另一邊,在云海茫茫中旭日東升,照耀大地,顯出“江山如此多嬌”。接著將“江山如此多嬌”的國畫投影到屏幕上,同時播放課文的朗誦錄音,從而引領(lǐng)學生進入詞的意境,感悟出詩人毛澤東的那種凌云壯志、豪邁氣概和博大胸懷。再如,教師在開講《鴻門宴》時,首先讓學生聽歌曲《霸王別姬》。音樂響起,學生立即被歌曲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項羽對虞姬的萬丈柔情以及英雄末路的無奈深深吸引,然后問:“曾經(jīng)是‘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項羽,怎么會淪落到這樣一種下場呢?讓我們來看一下司馬遷是如何告訴我們的?!边@樣,學生便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角色。
教師可以借創(chuàng)設情境把自己的情感傳遞給學生,使學生產(chǎn)生一種極大的心理震顫和共鳴。
老師在鉆研教材的基礎上,緊扣新課的重點和難點,提出一個或幾個饒有趣味的問題,或著眼全篇,或由首推尾,或由果溯因,然后逐步導入預設的軌道。但設計的問題不可太隨意,也不可過易或過難。
有位老師這樣導入《皇帝的新裝》:“許多年前,有一個皇帝,為了穿得漂亮,不惜把所有的錢都花掉。他每一天每一點鐘都要換一套衣服。人們提到他,總是說:‘皇上在更衣室里。'就是這樣一個皇帝,他穿了一件轟動全城的新裝去參加游行大典,那么,這是怎樣的一件新裝呢?”這樣就把學生由問題進而吸引到課文中來了。
中國傳統(tǒng)的詩詞講究意境,意境是一種高度濃縮的情境。運用與課文相關(guān)的詩詞做鋪墊,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心理感受。比如在教學《春》時,可在課前布置學生去尋找自己喜歡的有關(guān)春天的詩。上課時請學生起來充滿感情地朗誦這些優(yōu)美的詩句,在老師的提示下,春景仿佛一幅幅圖畫呈現(xiàn)在同學們的眼前,讓學生很自然地走進春天的環(huán)境中。
對聯(lián)是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之一,對于它,學生知道不多,但都很想了解。教師如抓住學生的這一求知欲,進行適當?shù)囊龑?便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在學習《記念劉和珍君》時,有老師用這樣一副對聯(lián)導入:“死了倒也罷了,若不想到二位有老母依閭,親朋盼信;活著又怎么著,無非多經(jīng)幾番的槍聲驚耳,彈雨淋頭”。這副對聯(lián)激起了學生對課文的極大興趣。
總之,導入的方法林林總總,還有回顧式、懸念式、類比式、哲理式、隨機式等等,不一而足。在具體操作時,它們不是涇渭分明,而是融會貫通的。一般說來,具有藝術(shù)性的語文導入語,必須以激趣增效、求知解惑、怡情育人等為宗旨,以提高整體素質(zhì)和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能力為目的,導入語的設計要富有獨創(chuàng)性和啟迪性。教師應該是一個高明的“導”師,只要我們在“導”上下工夫,一定會收到滿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