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20世紀50年代引進泵送混凝土技術,但一直發(fā)展緩慢。到了20世紀90年代,上海等大城市開始大力推廣應用泵送混凝土技術,特別是進入21世紀10年來,泵送混凝土技術在國內各大、中城市混凝土工程施工生中得以迅速發(fā)展。泵送混凝土具有效率高、澆筑快、質量好、費用低等優(yōu)點,應該得到更廣泛的推廣和普及。本文對泵送混凝土的材料要求和配合比的設計做一些探討。
與傳統(tǒng)混凝土不同,泵送混凝土不但要滿足設計強度、耐久性等方面的要求,而且要滿足混凝土拌合物的可泵性。所謂可泵性,即混凝土拌合物具有順利通過管道、摩擦阻力小、不離析、不堵塞和黏結性良好的性能。滿足以上技術性能的關鍵在于原材料的選擇和配合比的設計。
粗骨料的級配、粒徑和形狀對混凝土拌合物的可泵性影響很大。級配良好的粗骨料,對節(jié)約砂漿和增加混凝土密實度起很大作用。我國在《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規(guī)程》JGJ/T-95中推薦了5~20mm、5~25mm、5~31.5mm、5~40mm粗骨料級配,供施工中選用。
粗骨料的最大粒徑與混凝土輸送管徑之比,是保證可泵性的關鍵參數(shù)。許多國家的施工經(jīng)驗證明,限制石子的最大粒徑為40mm。根據(jù)我國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規(guī)程,粗骨料最大粒徑與輸送管徑之比為:泵送高度在50m以下時,宜為1∶2.5~1∶3;泵送高度在50~100m時,宜為1∶3~1∶4;泵送高度在100m以上時,宜為1∶4~1∶5。表面光滑的圓形或近似圓形且最大粒徑為40mm的粗骨料其可泵性較好,針片狀顆粒易造成輸送管封塞。因此,我國《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中規(guī)定,粗骨料中針片狀顆粒含量不宜大于10 %。
細骨料對混凝土拌合物可泵性的影響比粗骨料大的多?;炷涟韬衔镏阅茉谳斔凸苤许樌鲃?,是由于砂漿具有潤滑管壁和使用粗骨料懸浮在砂漿中的緣故。根據(jù)我國現(xiàn)行標準《混凝土泵送劑》的規(guī)定,采用JGJ-79標準規(guī)定的二區(qū)級配泵。
工程實踐證明,骨料采用中砂適宜泵送,砂中通過0.315mm篩孔的數(shù)量對混凝土可泵性影響很大,此值過低輸送管容易堵塞,我國規(guī)程規(guī)定,其數(shù)量不得少于砂總量的15%。
水泥品種也是混凝土可泵性的重要影響因素。礦渣水泥由于保水性差,泌水性大,國外一般不用,一般多用普通硅酸鹽水泥和粉煤灰硅酸鹽水泥。但我國工程實踐證明,采取適當提高砂率,提高坍落度、摻和粉煤灰等技術措施,粉煤灰硅酸鹽水泥不僅可以用于大體積混凝土泵送施工,而且對于降低水化熱,防止溫度裂縫是有利的。
泵送混凝土的混合材料一般分為外加劑和摻合料兩大類。用于泵送混凝土的外加劑,主要有減水劑和引氣劑。減水劑是表面活性劑,國內應用較多的是木質素黃酸鈣,其摻量一般為水泥重量的0.2%~0.3%,它對于增加混凝土的流動性,減少泌水性,延緩凝結硬化,降低水灰比等具有十分顯著的作用。引氣劑也是一種表面活性劑,摻入后能在混凝土中引進直徑約0.05mm的微小氣泡,起到“滾珠”的作用。使混凝土的流動性顯著增大,但其強度有所下降,摻入量應嚴格控制。泵送混凝土中摻入外加劑,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準《混凝土外加劑》中的有關規(guī)定。摻合料常用粉煤灰,它是一種具有活性的水硬性材料,當細骨料含量少于15%時,摻加粉煤灰效果更好。摻入混凝土拌合物后,不僅能使流動性顯著增加,而且能減少混凝土拌合物的泌水和干縮,降低水泥的水化熱,有利于裂縫的控制。但粉煤灰的質量一定要符合國家標準。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的目的,是根據(jù)工程對混凝土性能的要求和混凝土泵送的要求,設計出經(jīng)濟指標好、混凝土質量優(yōu)、可泵性較強的混凝土。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準中的有關規(guī)定,并通過泵送現(xiàn)場試驗,最后確定施工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泵送混凝土主要技術參數(shù)有:
混凝土的可泵性,可用壓力泌水儀試驗結合施工經(jīng)驗進行控制。一般10S時的相對泌水率(即S10=V10/V140,代表混凝土拌合物加壓至10S~140S時的泌水量)來判斷,代表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能,S10指值標越小,表明混凝土拌合物的可泵性越好。
混凝土的坍落度,是非常重要的技術參數(shù),坍落度小,不僅影響泵送效率,而且增大泵送摩阻力,易產生堵塞;坍落度過大,混凝土拌合物在管中停留時間長,容易產生離析而產生堵塞,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與泵送高度有密切關系。我國《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規(guī)程》JGJ/T10-95規(guī)定:入泵時的混凝土坍落度,當泵送高度在30m以下時,坍落度為100~140mm;30~60m時,為140~160mm;60~100m時,為160~180mm;100m以上時,為180~200mm。在一般情況下,可選用80~180mm為宜。
泵送混凝土的水灰比選擇,與混凝土硬化后的強度、混凝土的可泵性要求有關。當水灰比小于0.45時,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動阻力隨著水灰比的減小而增大;當水灰比大于0.60時,流動阻力雖然迅速減小,但混凝土拌合物容易離析。根據(jù)泵送混凝土的施工經(jīng)驗,水灰比一般以0.45~0.60為宜。
泵送混凝土的水泥用量,除滿足混凝土的力學性能外,還要滿足泵送潤滑管壁的要求,所以對泵送混凝土有最大、最小水泥用量的限制。最小水泥用量與輸送管道直徑、泵送距離、骨料特征、水泥品種等有關,我國規(guī)程規(guī)定泵送混凝土的最小用量宜為300kg/m3。當水泥用量超過一定數(shù)值,由于混凝土拌合物的黏度急劇增大,泵送十分困難,我國規(guī)程規(guī)定泵送混凝土的最大水泥用量為550kg / m3。
混凝土的砂率確定,即在保證混凝土強度和可泵性的情況下,選擇水泥用量最少時的最佳砂率。影響砂率的主要因素有:骨料粒徑、粗骨料種類、細骨料粗細程度、水泥用量等。根據(jù)我國的實際,對于一般泵送混凝土的砂率以38%~45%為宜,對于高強度泵送混凝土的砂率以33%~36%為宜,但要采取其他的技術措施。
原材料的選擇和配合比設計是泵送混凝土施工的關鍵和基礎,這需要有關技術設計人員認真對待。但混凝土泵的選型與布置、混凝土的拌制和運輸、混凝土的澆筑和質量控制等技術問題都不可忽視,施工前要制定科學嚴密、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以確?;炷凉こ痰氖┕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