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呂榮潔
新年伊始,非洲大陸面積最大的國家—蘇丹就迎來了一場針對南部是否獨立的公投。
390多萬有效選民的公投結果顯示,1.17%支持國家統(tǒng)一,對決98.83%支持南部地區(qū)從蘇丹分離,無異于以卵擊石。蘇丹一分為二終成定局。在經過長達50年時斷時續(xù)的內戰(zhàn)后,南蘇丹將于7月9日宣布獨立。
公投結果得到接受意味著在6個月的過渡期內蘇丹南北方要圍繞若干問題展開艱難的談判。這些棘手的問題不僅包括雙方邊境的確切位置,還包括如何分配石油收入和債務。“這一切都有可能在某種形式上涉及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非洲研究室主任賀文萍表示。
據公投委員會和國際觀察員的觀察,為期一周的公投總體上是在和平、透明和民主的氣氛下進行的。現(xiàn)在“蘇丹子宮內孕育出的嬰兒”南蘇丹正處于具有主權國家的過渡期,但是其未來的局勢仍然牽動著人們的心。
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海外投資環(huán)境研究專家吳謀遠對《中國石油石化》表示:“總體來講,現(xiàn)在的局勢還是比較平穩(wěn)的。之前南北方政府都做了很多工作,獨立的結果也如大家所預期的那樣,得到了北方政府的尊重。不管是政府還是民眾,并沒有出現(xiàn)很反常的現(xiàn)象。相信過渡期結束后,南北方都會繼續(xù)本著互利雙贏的原則積極開展合作?!?/p>
在所有決定南蘇丹獨立公投之后的可能走向的諸因素中,吳謀遠認為:“影響平穩(wěn)過渡的關鍵因素是雙方對于核心利益的分配問題,特別是資源、債務、石油收入等。對此,雙方都需要發(fā)揮自己的智慧和勇氣?!?/p>
根據目前的勘探開發(fā)情況看,蘇丹南部石油產量占全國70%~80%,南部自治政府98%財政收入來自石油。不過,石油出口基礎設施基本在北方。南部必須穿越北部的輸油管道才能出口原油;沒有來自南方的原油,北部輸油管道只是擺設??梢?,南北雙方中的任何一方,都無法“獨吞”全部石油收益。
有專家表示,這種另類的相互依存關系將迫使雙方尋求合作,起碼在短期內不會因為石油再次兵戈相向?,F(xiàn)在,南方為減少對北方石油技術、開采、出口渠道等方面的依賴,正與西方一些石油大公司進行接觸和談判,為今后獨自支配石油生產奠定基礎。中國現(xiàn)代國際關系研究院西亞非洲研究所北非問題研究員廖百智評價說:“雖然南方也想搞一個上下游一體的石油工業(yè)體系,但在未來3~5年之內,南方還要依靠通過北方的石油管道出口石油,利用北方的煉油廠煉油和獲取成品油,南方對北方的依賴程度還會繼續(xù)維持下去?!绷硗?,據廖百智介紹,南蘇丹獨立對北方煉廠的影響很大。之前,北方煉廠正在進行二期擴建,而擴建的石油源主要來自于南方。就目前了解的情況看,現(xiàn)有的擴建已經停止,正在等待南北方談判的后續(xù)發(fā)展落實油源。
蘇丹南北分界帶恰好是蘇丹的富油帶,油田歸屬及石油收入分配將成為南北談判的關鍵議題。如何在南北蘇丹之間分割蘇丹石油產業(yè)?這一挑戰(zhàn)無異于分離一對連體嬰兒,既艱難又充滿風險。
蘇丹的石油產業(yè)完全依賴外資。中國石油公司與蘇丹在重大石油項目上開展緊密合作,作為作業(yè)者和大股東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經過10多年的苦心經營,中國已在蘇丹建立了集原油勘探開發(fā)、輸油管線、煉油、石化等于一體的海外最大、最完整的石油產業(yè)鏈。中國大約6%的石油進口來自蘇丹,與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數量相當。專家表示,蘇丹的分裂是中國政府積極獲取海外資源這一努力面臨的最大外交考驗之一。賀文萍對《中國石油石化》記者說:“公投的和平結束并不意味著問題的全部解決,而是新一輪問題的開始。”
蘇丹南部獨立后,之前簽訂的石油協(xié)議、合同“有可能進行重新評估”。廖百智認為,重新評估利益的分成,使得項目實施時間要往后拖延,可能會使中國石油公司遭受損失。
曾被列為“世界上最不穩(wěn)定的國家”的蘇丹戰(zhàn)亂頻仍,主要與石油資源有關。目前蘇丹有21個油田,探明石油地質儲量約116億桶,天然氣儲量為300億立方米。這些資源主要集中在蘇丹南部,故各方勢力暗中插手蘇丹內戰(zhàn),以圖分得一杯羹。因石油等問題,之后可能還會引發(fā)一系列沖突,所以南蘇丹要真正獨立、安定發(fā)展并非易事。吳謀遠說:“南方部落比較多,政府對部落的管控能力不是太強,這是中國公司應該重點注意的。”
目前西方國家對蘇丹的制裁,客觀上給中國石油公司進入蘇丹石油領域提供了機會?!霸跊]有競爭者的前提下,取得了優(yōu)勢?!辟R文萍說,“蘇丹南部一旦獨立,將向國際社會敞開合作大門,之后這種局面就不復存在了?!敝袊凸驹谔K丹南部不再是唯一作業(yè)者,將面臨來自摩拳擦掌的西方石油公司的正面競爭。再加上南部蘇丹的合作環(huán)境尚未確定,可能會面臨更加國際化的競爭局面和地區(qū)化的社會環(huán)境。“中國石油公司的發(fā)展空間將受到影響?!绷伟僦遣粺o擔憂地說。
尤其是南蘇丹獨立后,美國許諾會提供援助?!懊绹耆梢杂迷氖址〒Q取石油合同的利益,使中國企業(yè)進入一個不處于優(yōu)勢的競爭狀態(tài)?!辟R文萍猜測。
南蘇丹的石油不論通過哪一個出海口出口,最重要的買家之一仍然是中國。
面對新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環(huán)境,為了保護自身利益和保證石油供應不中斷,中國石油企業(yè)應有清醒的認識和足夠的準備。
蘇丹南部獨立后,南北蘇丹就是兩個國家,和他們打交道,會出現(xiàn)新問題,需要“平衡發(fā)展關系”。由于歷史原因,我國和北方的關系更密切,現(xiàn)在也加強了和南方的關系。賀文萍說:“我們和雙方發(fā)展關系的前提是這兩國之間的關系也要好,才能維護雙方的和平與穩(wěn)定。”
作為中國在蘇丹的石油企業(yè),賀文萍認為它們要密切觀察局勢的發(fā)展,了解同行動態(tài),了解當地政府在油氣開發(fā)方面的政策等,做到知己知彼?!皬恼螌用婧蜕鐣用妫覀兌家故疽粋€負責任公司的形象?;ダp贏,這是中國石油企業(yè)始終在海外發(fā)展的基本原則?!眳侵\遠補充說。
不管蘇丹南北雙方以什么樣的方式解決邊界問題、阿布耶伊地區(qū)歸屬問題和石油收益分配等問題,中國石油企業(yè)要在當地進一步發(fā)展,廖百智認為,應本著互利雙贏的原則跟當地政府和社會搞好關系。
南蘇丹百廢待興。賀文萍說,中國憑借對蘇丹的熟悉和工程造價低、效率高、對蘇丹油氣情況的熟悉等競爭優(yōu)勢,可以與南部開展良好的合作,在做精業(yè)務的同時繼續(xù)保持“授人以漁”將是上策。中國在南蘇丹石油企業(yè)隊伍的本土化為他們培養(yǎng)了一批人才,這也是他們一筆巨大的財富。另外,也要開展公共外交。
也有專家提醒,如果僅與政府打交道,不及時向外界披露可信的石油收益情況,將會損害中國石油公司的形象和競爭力。作為負責任的國際石油公司,中國石油公司需和國際社會相互配合,適應國際通用規(guī)則,所有的運作和數據都應經得起第三方的嚴格監(jiān)督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