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盡管只是開灤集團范各莊煤礦綜采隊的一名班長,但是吳濱卻從來以很高的標準要求自己,無論在哪個方面自己都要做到最好。功夫不負有心人,他連續(xù)4年獲公司級崗位能手稱號,2010年還被評為 “河北省青年崗位能手”。
對一名支架工來講,掌握高超的移架技術十分重要。為此,吳濱把井下現(xiàn)場當作了課堂,干到哪里,學到哪里。下班后,堅持自學《采煤概論》《煤礦開采技術》《液壓傳動》等專業(yè)技術書籍。為盡快掌握支架構造和移架技巧,他制作了支架模型放在家里,有時間就在手里擺弄模型,腦子里琢磨師傅講解的每一個動作要領。就這樣,他很快熟練掌握了移架技術,即使是在復雜地質(zhì)條件下,也都能得心應手。
一次,吳濱所在工作面地質(zhì)條件比較復雜,采面為復合頂板,其中為兩層煤線兩層偽頂,復合頂厚度平均在2米左右,偽頂比較堅硬,按原來的回采工藝,既影響機組割煤速度,又導致截齒磨損嚴重,使生產(chǎn)一度受阻。針對這種情況,吳濱帶領工友針對生產(chǎn)難題立項攻關,通過理論推測、實際考察、現(xiàn)場演練,大膽地向領導提出“采面托復合頂沿底開采”的建議。經(jīng)采納實施后,難題迎刃而解,不僅提高了生產(chǎn)工效,而且復合頂被成功托住后,減少了矸石混入量,有效地提高了煤質(zhì)。
一年來,吳濱發(fā)揮技術專長,先后改進了支架抬腳法、帶壓移架法等6項先進操作法,參與完成了改變端頭支護工藝、分段移架、扇形開采等13項技改項目,在創(chuàng)建“3555工作面托復合開采黨員先鋒工程”活動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經(jīng)過多年的勤學苦練,吳濱掌握了較為深厚的支架、機組和液壓技術知識。為了提高工友們的技術水平,吳濱發(fā)揮自己技術專長,配合技術人員組織技術培訓,主動上講臺“傳經(jīng)送寶”。為進一步提高員工學習技術的效果,他摸索出“三點三結合”傳授技藝的方法,即:在日常工作時學習刻苦點、工作認真點、傳授誠懇點;在傳授技藝時,采取理論培訓與實際操作相結合、整體培訓與重點輔導相結合、口頭講解與現(xiàn)場演練相結合,發(fā)揮黨員傳幫帶作用,手把手教技術,帶好徒弟。別人做師傅都愿意挑技術好的弟子,可吳濱卻從技術薄弱的工友帶起,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讓他們盡快熟悉業(yè)務。同時,他還不斷改進青工的培養(yǎng)方式,在緊密結合實際的基礎上,適時開展“回頭看”活動,針對自身訓練工作找問題找不足,制定整改措施,幫助青工實現(xiàn)習慣性行為的規(guī)范。
一次,吳濱所工作的3555工作面地質(zhì)條件復雜,返山頭部皮帶區(qū)域頂板壓力較大,致使棚子變形,給安全埋下了隱患。吳濱帶領幾名新工來到了現(xiàn)場,經(jīng)過手指口述和安全確認后,他一邊組織處理安全隱患,一邊耐心地給新工們分析講解,有效地提高了他們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一年來,他搞職工技術培訓6場次,為青工解答技術難題24個,成為本班組技術上的一面鮮紅的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