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欽芬 王勝軍
(1 青島市黃島區(qū)紅石崖醫(yī)院,山東 青島 266426;2 青島市公安局黃島分局,山東 青島 255000)
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是精神科自殺率最高的疾病。抑郁癥發(fā)病率很高,幾乎每5個成年人中就有1個抑郁癥患者,因此它被稱為精神病學中的感冒。抑郁癥目前已成為全球疾病中給人類造成嚴重負擔的第二位重要疾病。在中國,僅有5%的抑郁癥患者接受過治療。心理護理是指在護理過程中,護士以心理學的理論為指導,以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為基礎,以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來影響和改變患者不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和行為,促進其疾病的康復,并以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走進社會,走進健康的生活。由于自殺患者的心理活動極其復雜,輕生患者發(fā)病急劇,癥狀嚴重,需要護士具備良好的職業(yè)素質(zhì),具備扎實過硬的基本功。在自殺患者送進醫(yī)院后,醫(yī)護人員必須爭分奪秒的進行搶救,在搶救成功后,患者進入康復期,更重要的任務是如何針對患者不健康的心理進行護理[1,2]。近3年來,我們對14例患有抑郁癥而自殺或企圖自殺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后發(fā)現(xiàn):及時有效的進行搶救和早期進行心理干預,對患者早日康復,以積極健康的姿態(tài)重新踏入社會,有著積極地作用。
14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9例;年齡21~56歲,平均38歲。服用藥物(奧氮平、地西泮、利培酮等)自殺者6例;割腕者2例;跳樓者1例(自六樓順排水管下滑);撞車者1例;跳水者1例;3例準備自殺但被家人及時發(fā)現(xiàn)而送院。所有病例均搶救脫險后住院系統(tǒng)、綜合治療,同時配合心理護理,至出院時所有患者精神癥狀消失,自知力正常,社會功能恢復,社會適應性良好。
在患者恢復神智的過程中,護士就應該注意在精神護理方面的加強,弄清楚自殺或產(chǎn)生自殺念頭的原因,并適當幫助解決,同時應該盡量避免一切不良刺激,以防意外的再次發(fā)生。此類患者往往伴隨著情緒激動或低落,煩躁易怒或表情悲傷,意志消沉,對未來感到極其渺茫,或多疑,有被迫害感,缺少安全意識。有時很難取得他們的信任,因此在護理上必須要用耐心和忍讓的態(tài)度來贏得患者的信任,以此來感化患者,然后再給予正確的心理護理,通過及時了解、耐心解釋、細心疏導、體貼關(guān)懷,來取得患者的配合。
由于人類社會的世俗和偏見,導致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出現(xiàn)“恥病感”,怕別人知道自己患有精神病,對自己存在歧視,不愿意到醫(yī)院就醫(yī)。當患者經(jīng)治療脫險后,思想壓力仍然很大,產(chǎn)生內(nèi)疚不安,這樣更加重了自卑絕望的心理,怕別人恥笑,情緒低落、郁郁寡歡或認為自己過去一無是處,或繼續(xù)陷入痛苦的深淵之中。因此,護士要注意保護患者隱私,多與其交流,在精神上給予安慰,生活上多給予關(guān)心和幫助,讓患者保持情緒穩(wěn)定。穩(wěn)定而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可使患者心情開朗、輕松、安全、精力充沛、對生活充滿樂趣和信心;對身體狀態(tài)的自我感受是良好的,舒適的。鼓勵和啟發(fā)患者樹立對生活的信心和對未來的希望,使他們相信:自己依然被重視,社會并沒有拋棄他們。
閑聊具有心理調(diào)適的功能,它能緩解緊張、安慰自我;當一個人處以生理、心理的困境時,找一個信任的人陪著不急不慢的閑聊,能使處于困境之中的人很快平靜下來。針對患者的心理壓力大,失望、多疑、壓抑、情緒低落等不良情緒,我們應該主動接觸患者,通過溫和、親切的語言或撫摸、眼神、握手等肢體語言,表達對患者的關(guān)心和支持。鼓勵患者多談,傾吐內(nèi)心的顧慮、煩躁、緊張、惶惑、不安等情緒,訴說心中的感受。并做好患者家屬的工作,督促他們每天都陪伴在患者身旁,避免談論、抱怨患者以及與輕生有關(guān)的情況,減少外來刺激,安慰其受傷的心靈,使他們感覺到家庭的溫暖,從而珍惜生命。
增加患者的營養(yǎng),口服牛奶、豆?jié){、高維生素飲食,避免進食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在心理疏導的同時,適當配合口服藥物治療。護士要監(jiān)督其服用,避免其藏藥、扔藥等現(xiàn)象。
人作為社會的一員,必須生活在社會群體當中。通過社會性交往活動,一個人就能與群體中其他成員進行交往和聯(lián)系,進行思想的溝通和情感的交流,就能從中得到啟發(fā)、支持和幫助。更重要的是,能使人感受到充足的社會安全感、信任感和激勵感,從而大大地增強生活、學習和工作的信心和力量,最大限度地減少心理應激和心理危機感。這是人們維護和保持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個離群索居、孤芳自賞、生活在社會群體之外的人,是不可能做到心理健康的。護士應該在觀察病情的同時,密切觀察患者的情緒變化及心理活動,鼓勵患者多與病友交往,主動與其他患者交流,以增加患者的勇氣和信心。
抑郁癥主要表現(xiàn)為情緒低落,興趣減低,悲觀,思維遲緩,缺乏主動性,自責自罪,飲食、睡眠差,擔心自己患有各種疾病,感到全身多處不適,不喜歡社交活動,常故意避開路上碰到的親友或熟人。意志消沉,對未來感到渺茫。對過去感到一無是處,常為一些細小的過失或缺點懺悔不已,抑郁的思緒無休止地縈繞在腦際,甚至感到陷于痛苦的深淵之中而無力自拔。 嚴重者可出現(xiàn)自殺念頭和行為。
近年來抑郁癥的患病率有上升的趨勢,尤其是在城市,特別是那些學歷高、工作壓力大的人群。這種情況應引起我們的重視。
護士擔負著救死扶傷的神圣使命,是患者生命及健康的守護神,作為一名合格的護士,不僅要治療患者的軀體疾病,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心理學、社會學、行為科學,注意能力培養(yǎng),提高觀察力,對患者的不同的心理活動,有針對的做好心理護理,并以此來治療患者心理上的疾病,使患者在軀體康復之后,能以健康的精神狀態(tài)、飽滿的情緒來踏入社會,融于社會,使之真正成為社會中的一員。
[1]武春建.精神科護士工作指南[M].西安:陜西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06:212.
[2]陳淑清.精神科護理[M].長春:吉林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199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