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弟芳,鄭 穎
(重慶市第九人民醫(yī)院婦產科,重慶 400700)
手術切口的傷口愈合是臨床的一個重要課題,常規(guī)使用酒精消毒與滅菌紗布覆蓋。近年來,具有殺菌作用的納米銀敷料在臨床手術中的應用逐漸增多。現(xiàn)對安信納米銀創(chuàng)傷貼進行臨床療效觀察,旨在探討其臨床應用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報道如下。
選擇2009年2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婦產科經腹部手術后的患者180例,所有切口均為經腹壁全層切口。患者年齡22~56歲,平均37歲;均為開放性手術切口,手術順利;排除對銀有過敏史者,因精神因素不能很好合作者,合并有糖尿病,有臟器功能衰竭或惡性腫瘤等原發(fā)疾病而影響預后分析者。入選病例均經患者及其家屬同意自愿受試。將180例患者隨機分組,觀察組與對照組各90例。兩組患者的年齡、病情分布等一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 >0.05),具有可比性。
觀察組患者術后以生理鹽水清洗傷口后,使用安信納米銀創(chuàng)傷貼(湖南安信醫(yī)用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作為切口外用敷料。對照組患者術后以75%醫(yī)用酒精消毒傷口后,蓋上普通無菌敷料。兩組患者分別于術后第1,3,5,7 d各換藥1次,以7 d為1個療程。
按外科學的傷口愈合分類標準判斷療效,并均作傷口細菌培養(yǎng)和敷料通氣性觀察。傷口局部情況:有效為傷口未出現(xiàn)紅、腫、痛、傷口化膿等情況,無效為傷口出現(xiàn)紅、腫、痛、傷口化膿等。創(chuàng)口愈合情況:創(chuàng)口甲級愈合為愈合優(yōu)良,無不良反應的初期愈合;創(chuàng)口乙級愈合為愈合處有炎癥反應,但未化膿;創(chuàng)口丙級愈合為切口化膿,需作清創(chuàng)引流。
進行安信納米銀創(chuàng)傷貼有關物理指標的觀察,粘貼部位皮膚透氣性、黏著性和伸展性按優(yōu)劣程度分3級:優(yōu)為透氣性好,黏著度24 h左右;中為透氣性、伸展性較好,黏著度在10 h左右;差為透氣性、伸展性差,黏著度在4 h左右。觀察粘貼部位皮膚有無癢、痛、皮疹等反應。
使用安信納米銀創(chuàng)傷貼后,逐日觀察粘貼部位傷口和全身的不良反應,并詳細記錄其具體癥狀、出現(xiàn)時間、持續(xù)時間、嚴重程度和相應處理方法,同時判斷不良反應與產品是否有關。
粘貼前,觀察組和對照組傷口均有紅、腫、痛現(xiàn)象,無分泌物。粘貼3 d后,觀察組90例(100%)傷口紅、腫、痛完全消失,無分泌物。對照組69例(76.67%)傷口紅、腫、痛完全消失,無分泌物;15例(16.67%)傷口仍有紅、腫、痛,無分泌物;6 例(6.67%)傷口紅、腫、痛和分泌物均有??梢姡^察組傷口局部情況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
觀察組90例(100%)傷口均為甲級愈合。對照組69例(76.67%)傷口為甲級愈合,15例(16.67%)傷口為乙級愈合,6例(6.67%)傷口為丙級愈合。
觀察組 85例(94.44%)透氣性、伸展性、黏著性為優(yōu),5例(5.56%)伸展性及黏著性為中。
觀察組90例(100%)均為甲級愈合,沒有培養(yǎng)出化膿菌。對照組69例甲級愈合、15例乙級愈合,沒有培養(yǎng)出化膿菌,6例切口感染并須清創(chuàng)引流,培養(yǎng)出化膿菌。
觀察組患者未出現(xiàn)明顯不良反應。
手術切口敷料的使用是手術中必不可少的步驟,常規(guī)使用滅菌紗布覆蓋,雖然延用至今已有百年歷史,但僅起到隔離傷口的作用,無主動殺菌作用。隨著含有抗菌成分敷料的問世,增加了臨床醫(yī)生的選擇。安信納米銀創(chuàng)傷貼不僅具有傷口隔離保護作用,而且所含的抗菌成分納米銀能起到主動滅菌作用[1],并可產生局部生物熱效應,促進傷口處血液循環(huán),降低金屬蛋白酶活性,加快創(chuàng)口愈合[2]。安信納米銀創(chuàng)傷貼在敷料透氣性能上也能滿足臨床要求,而且采用的新型通氣材料不怕水,遇水時殺菌力更強。本觀察結果顯示,對于防治切口感染,安信納米銀創(chuàng)傷貼比常規(guī)酒精消毒無菌敷料好,且對皮膚刺激性小,透氣性、伸展性、黏著性均較好,未出現(xiàn)不良反應。因此,安信納米銀創(chuàng)傷貼安全可靠,值得臨床推廣。
[1]Feng QL,WU J,Chen GQ,et al.A mechanistic study of the antibacterial effect of sliver ions on Escherichia coli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J].J Biomed Mater Res,2000,52(4):662 -668.
[2]Yong P,Grinnell F.Metalloproteinase activation cascade after J Invest Dermatol[J].Appl Microbiol,1997,25(4):279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