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孟 方偉杰 繆江偉 (溫州醫(yī)學院附屬第三醫(yī)院 325200)
2008年2月至2008年9月我院收治陰囊特發(fā)性鈣質沉積癥2例,現將診治及隨訪情況報道如下:
例1 男性,45歲,發(fā)現陰囊皮膚多發(fā)腫物10余年。10余年前無明顯誘因下陰囊皮膚出現多個綠豆大小的腫物,質地偏硬,無任何自覺癥狀。后腫物逐漸增多、增大,部分融合,局部有瘙癢感,部分病變破潰后有白色乳酪樣物質排出,應用抗生素后好轉。否認家族中有類似疾病史。入院查體:陰囊皮膚多發(fā)腫物,邊界清,綠豆至豌豆大小不等,無活動性,部分融合呈分葉狀,主要集中在右側陰囊前部,質硬,無壓痛,無破潰。實驗室檢查: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血清鈣及血清磷水平均無異常。手術方式:行腫物切除及陰囊成形術,術中將右側陰囊前部腫物聚集處約3cm×4cm范圍陰囊皮膚整塊切除,余腫物逐個切除,切除深度至陰囊肉膜層。術后病理診斷:陰囊特發(fā)性鈣質沉積癥。術后隨訪36個月,腫物無復發(fā),陰囊形態(tài)良好。
例2 男性,53歲,發(fā)現陰囊皮膚腫物10個月。10個月前無意中發(fā)現陰囊皮膚有一綠豆大小的腫物,質地偏硬,無任何自覺癥狀。后腫物逐漸增大,入院時約花生米大小,無瘙癢感,無破潰。否認家族中有類似疾病史。入院查體:陰囊中縫處近陰莖根部皮膚可觸及一花生米大小腫物,邊界清,無活動性,質硬,無壓痛,無破潰。實驗室檢查: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血清鈣及血清磷水平均無異常。手術方式:行陰囊皮膚腫物切除術,切除深度至陰囊肉膜層。術后病理診斷:陰囊特發(fā)性鈣質沉積癥。術后隨訪29個月,腫物無復發(fā),陰囊形態(tài)良好。
陰囊特發(fā)性鈣質沉積癥是一種少見、良性的皮膚病,是特發(fā)性皮膚鈣質沉積癥中最常見的類型,特征性表現為陰囊皮膚上發(fā)生無痛、堅實的丘疹或結節(jié)、腫塊,潰破后排出乳酪樣物質[1]。本病常發(fā)生于20~40歲的男性,Saad曾報道年齡最小患者9歲,最大85歲。本組病例與文獻報道一致。其組織病理可見大小不等的鈣化團塊,蘇木精-伊紅染色呈深藍色,Von Kossa染色呈黑色,大的沉積物周圍可出現異物反應及炎性細胞浸潤[2]。引起鈣鹽沉積的原因有多種,如鈣磷代謝障礙時的高鈣血癥、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系統(tǒng)性硬皮病、皮肌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等,原因不明的稱為特發(fā)性鈣質沉積癥。本組2例無明顯鈣、磷代謝異常及原發(fā)疾病表現,可診斷為陰囊特發(fā)性鈣質沉積癥。
目前,陰囊特發(fā)性鈣質沉積癥的治療以手術為主,也可以用激光、電灼、冷凍等方法治療。也有作者提出磷酸纖維素結合低鈣飲食及依地酸鈣鈉對部分病人有效[3]。Yahya等[4]認為,手術的適應證一般為有瘙癢癥狀、可排出白色物質及有美觀需求的患者。該病皮損可以單發(fā),亦可以多達百余個,具體分布情況因人而異,故手術方式也需個體化:①單個皮損首選手術切除[3];②多發(fā)但部分呈片狀群集孤立樣分布的皮損,可以選擇行腫物切除及陰囊成形術[5];③多發(fā)且均為散在分布的皮損,可以選擇較大的皮損予以分批切除[6]。陰囊特發(fā)性鈣質沉積癥是一種皮膚病變,病灶切除深度到達陰囊肉膜層即可完整切除病灶;而陰囊壁的血運非常豐富,陰囊皮膚具有很強的伸縮性。因此,對于大部分病例(除外上述第3種情況),可以行手術切除全部皮損,但術前需為陰囊成形做好規(guī)劃。對于片狀群集孤立樣分布的皮損,可以在不影響陰囊成形的前提下選擇行局部含病灶皮膚整塊切除,以節(jié)省手術時間,如例1。術中我們對陰囊局部適度加溫,使陰囊皮膚得以伸展,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正常皮膚,術后陰囊外觀良好。單發(fā)或少數幾個皮損可以在局麻下進行,多發(fā)皮損宜在持續(xù)硬膜外麻醉下進行。
[1]Odom RB,James WD,Berger TG.Andrews’diseases of the skin:Clinical ematology[M].ed9.New York Saunders,2000:661.
[2] 劉莉萍,范衛(wèi)新,張美華,等.特發(fā)性陰囊鈣沉著癥1例[J].臨床皮膚科雜志,2005,34(6):390.
[3] 汪治國,曾碧蘭,袁偉.特發(fā)性陰囊鈣沉著癥8例[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08,22(11):696.
[4]Yahya H,Rafindadi AH.Idiopathic scrotal calcinosis:a report of four case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Int J Dermatol,2005,44(3):206-209.
[5] 杜永強,錢永,徐自立.特發(fā)性陰囊鈣質沉積癥2例報告[J].中華男科學,2004,10(3):233-234.
[6] 李建紅,蘇春英,王傳珍.陰囊特發(fā)性皮膚鈣沉著癥1例[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06,22(9):774-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