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景鋒 (北京市豐臺區(qū)方莊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北京 100078)
二甲雙胍治療社區(qū)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療效及安全性
劉景鋒 (北京市豐臺區(qū)方莊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北京 100078)
2型糖尿病;二甲雙胍;老年人
二甲雙胍目前廣泛應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中,主要通過增加胰島素介導的葡萄糖利用,降低胰島素抵抗和減輕體重,具有不刺激胰島細胞分泌、不導致胰島素功能衰竭的優(yōu)勢;主要副作用輕微且短暫,主要是胃腸道反應和乳酸血癥〔1〕。本文對80例社區(qū)70歲以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應用二甲雙胍后的相關情況進行隨訪,對其療效及安全性做出評估。
1.1 一般資料 依據1997年WHO及美國糖尿病學會(ADA)糖尿病診斷標準選擇在我科住院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年齡≥70歲、糖尿病病程>1年。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齡70~91〔平均(79.2±9.8)〕歲;體重48~86 kg,體重指數(22.8±2.6)kg/m2;病程1~25年 。排除標準:心、肝、腎及肺功能不全者,有糖尿病并發(fā)癥如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足及合并感染者。
1.2 方法 按統一表格詳細記錄受試者的一般情況、不良反應和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胰島素、血乳酸及血脂等指標,第1周給予二甲雙胍500 mg/d,血糖控制不理想者第2周增加至1 000 mg/d,或第3周增至1 500 mg/d,均于餐后0.5 h口服,并且對飲食的控制及日常活動在治療期間與治療前保持不變。分別在應用二甲雙胍治療前和治療后的4、12、24 w測定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胰島素、血乳酸及血脂,并通過問卷調查患者的不良反應。
1.3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采用t檢驗。
1.4 結果 患者服藥1~2 w后,有10例(12.5%)出現惡心、腹瀉,但癥狀輕微并且短暫;6例(7.5%)患者出現味覺稍微減退;這些癥狀在連續(xù)服藥4 w后基本消失。隨訪期間無1例發(fā)生包括猝死、心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 ,無1例發(fā)生低血糖反應。治療4 w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下降顯著。12 w后大部分血脂成分〔即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和甘油三酯(TG)〕下降顯著,均較服藥前有顯著差異(P<0.05)。24 w后高密度脂蛋白升高,但血胰島素和乳酸變化不顯著。見表1,表2。
表1 二甲雙胍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糖化血紅蛋白、乳酸、胰島素的影響(n=80,±s)
表1 二甲雙胍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糖化血紅蛋白、乳酸、胰島素的影響(n=80,±s)
與治療前比較:1)P<0.05;與治療后4 w比較:2)P<0.05
時間 空腹血糖(mmol/L)糖化血紅蛋白(%)血乳酸(mmol/L)胰島素(μU/L)9.8±2.1 13.5±2.4 1.3±0.6 18.2±4.2治療后4 w 7.7±1.81) 11.2±2.51) 1.5±0.6 17.3±3.8治療后12 w 6.7±2.01)9.5±1.81)2) 1.2±0.7 16.7±4.0治療后24 w 6.4±1.51)2)9.1±2.21)2)治療前1.5±0.6 16.7±3.7
表2 二甲雙胍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的影響(n=80,mmol/L,±s)
表2 二甲雙胍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的影響(n=80,mmol/L,±s)
與治療前比較:1)P<0.05,2)P<0.01;與治療后4 w比較:3)P<0.05
時間2.8±1.0 0.85±0.09 5.8±1.3 3.6±1.1治療后4 w 2.6±0.9 0.85±0.08 5.5±1.0 3.3±1.2治療后12 w 2.3±0.92)0.86±0.091) 5.2±0.8 3.1±1.01)治療后24 w 2.2±0.82)0.88±0.082)3)5.0±0.81) 2.9±0.92)LDL HDL TC TG治療前
二甲雙胍通過抑制葡萄糖在腸道的吸收,改善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加葡萄糖的攝取利用,抑制血糖水平;通過抑制脂肪組織分解,降低游離脂肪酸水平,全面改善血脂代謝〔2〕。本研究發(fā)現二甲雙胍治療后,隨訪半年血漿胰島素量并無明顯變化,表明二甲雙胍可能無促進胰島素分泌的作用。
本研究發(fā)現二甲雙胍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有明顯的調脂作用,應用二甲雙胍后LDL顯著下降;HDL略上升;TG下降顯著。在糖尿病的治療中,LDL和TG增高及HDL減低是導致心血管病復發(fā)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HDL每升高1%,相應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就下降2% ~3%〔3〕。雖然二甲雙胍的調脂作用機制尚不明確,但據國內外最新文獻報道二甲雙胍的調脂作用與降糖作用相互獨立。這可能與二甲雙胍應用后不利于機體對熱量的攝取,從而導致體重下降有關〔4〕。
雙胍類降糖藥多見的副作用是胃腸道反應和乳酸血癥。苯乙雙胍發(fā)生乳酸酸中毒較多見,二甲雙胍則偶有報道〔5〕。Arun等也未發(fā)現 1例發(fā)生致死性及非致死性乳酸性酸中毒〔6〕。Freeman等〔7〕研究也發(fā)現磺脲類藥物與二甲雙胍合用不增加患者死亡率。事實上,二甲雙胍在體內由腎小管排泌,除非腎功能受到嚴重損害,機體對二甲雙胍的代謝不會產生較大變化。在本研究的80例患者中,服藥均超過半年以上,但未發(fā)現低血糖及心血管事件,亦無乳酸致死性或非致死性中毒。胃腸道反應程度都較輕微,表明二甲雙胍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療是安全的。
1 Khurana R,Malik IS.Metformin:safety in cardiac patients〔J〕.Postgrad Med J,2010;86(1016):371-3.
2 Leung S,Mattman A,Snvder F,et al.Metformin induces reductions in plasma cobalamin and haptocorrin bound cobalamin levels in elderly diabetic patients〔J〕.Clin Biochem,2010;43(9):759-60.
3 傅曉英.2型糖尿病患者應用二甲雙胍時血尿酸水平的變化及其影響因素分析:附480例報告〔J〕.新醫(yī)學,2010;2:77-9.
4 盧金萍,李 夏,陳 靜.二甲雙胍對老年非糖尿病代謝綜合征干預的臨床研究〔J〕.廣東藥學院學報,2009;25(3):318-20.
5 巫廣平,陳小燕,李小媚.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應用二甲雙胍療效觀察〔J〕. 中國實用醫(yī)藥,2009;4(21):172-3.
6 Arun B,Loffeld A.Long-standing hidradenitis suppurativa treated effectively with metformin〔J〕.Clin Exp Dermatol,2009;34(8):920-1.
7 Freeman JS.New therapeutic options:management strategies to optimize glycemic control〔J〕.JAm Osteopath Assoc,2010;110(3-2):15-20.
R587.1;R969
A
1005-9202(2011)12-2305-02
劉景鋒(1974-),男,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老年病的診治工作。
〔2011-04-11收稿 2011-04-22修回〕
(編輯 袁左鳴/徐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