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艷梅 張振銘 李 華 (遼寧醫(yī)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胃腸外科,遼寧 錦州 00)
XRCC1表達對胃癌術后奧沙利鉑化療患者預后的影響
馬艷梅 張振銘1李 華2(遼寧醫(yī)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胃腸外科,遼寧 錦州 121001)
目的 觀察XRCC1在胃癌組織中的表達,探討其與接受手術及奧沙利鉑化療患者預后的影響。方法 選擇接受手術和術后行奧沙利鉑化療的胃癌患者的組織標本,采用免疫組化(SP)法檢測XRCC1的表達,Log-rank分析其與臨床特征和遠期生存率的關系。結果 胃癌組織中XRCC1陽性率為55.6%。XRCC1表達陰性患者中位生存期為52個月,3年生存率為71.9%,5年生存率為34.4%;而XRCC1表達陽性的患者中位生存期為42.4個月,3年生存率為52.5%,5年生存率為22.5%(χ2=0.756,P=0.038 4)。結論 胃癌組織中的XRCC1表達水平與接受手術及術后奧沙利鉑化療患者的遠期生存率密切相關,可作為術后胃癌生存預測的指標。
胃癌;奧沙利鉑;X線交錯互補修復基因1;化學療法;預后
鉑類作為多種腫瘤化療的一線使用藥物,經(jīng)常被用于胃癌化療,但腫瘤的耐藥性嚴重影響了其療效。X線交錯互補修復基因 1(X-ray repair cross complementing group 1,XRCC1)是DNA修復基因中的重要成員,其編碼的蛋白產(chǎn)物參與DNA損傷的堿基切除修復途徑,在修復DNA單鏈斷裂、保持細胞基因組的完整和穩(wěn)定中起重要作用〔1〕。研究發(fā)現(xiàn),XRCC1基因改變可影響XRCC1蛋白的活性,進而影響多種腫瘤對鉑類藥物的療效〔2~4〕。本實驗旨在研究XRCC1蛋白在胃癌組織中的表達及與奧沙利鉑化療敏感性的關系。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遼寧醫(yī)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收治的胃癌患者72例,其中男40例,女32例;年齡28~75〔平均(53.5±23.3)〕歲。根據(jù)國際抗癌聯(lián)盟(UICC)修訂的胃癌TNM分期分為:Ⅱ期24例,Ⅲ期48例。組織學類型:高分化腺癌20例,中、低分化腺癌52例。所有患者術前胃鏡診斷明確,術后病理證實,術前均未行放化療治療,無重要臟器功能損害。術后均采用FLO-FOX方案化療。劑量為奧沙利鉑130 mg/m2,靜脈輸注 3 h,1次/d;亞葉酸鈣 0.1 g/m2,靜脈輸注1 ~5 d;5-氟尿嘧啶500 mg/m2,靜脈輸注大于6 h,1 ~5 d。每3 w重復1次,化療2~7個周期。
1.2 免疫組化檢測與結果判斷 手術切除標本經(jīng)4%甲醛固定,石蠟包埋,常規(guī)4 μm厚切片。采用免疫組化(SP)法檢測XRCC1蛋白表達情況。兔抗人XRCC1蛋白多克隆抗體購自北京博奧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PV-9000二步法免疫組化檢測試劑購自北京中杉金橋公司。石蠟切片常規(guī)脫蠟水化后,蒸餾水洗2 min×3次;微波抗原修復15 min,自然降至室溫,pH7.4,0.01 mol/L磷酸鹽緩沖液(PBS)洗2 min×3次;3%H2O2孵育20 min以阻斷內源性過氧化物酶,pH7.4,0.01 mol/L PBS洗2 min×3次;滴加一抗(1∶200 XRCC1 多抗),4℃過夜,pH7.4,0.01 mol/L PBS洗2 min×3次;滴加試劑1,37℃孵育20 min,pH7.4,0.01 mol/L PBS洗2 min×3 次;滴加試劑 2,37℃孵育20 min,pH7.4,0.01 mol/L PBS洗2 min×3 次;二氨基聯(lián)苯胺(DAB)顯色,蘇木素復染,1%鹽酸酒精分化,自來水返藍15 min,脫水,透明,中性樹脂封片。
XRCC1陽性主要呈細胞核著色。表達水平判定標準:著色程度分為3分,無著色0分,淺黃色1分,棕黃色2分,深褐色3分;免疫反應范圍按照著色細胞百分比來計分,無著色0分,著色范圍<20%為1分,著色范圍在20% ~50%之間為2分,著色范圍>50%為3分;總評分為著色程度與范圍的乘積,<2分為陰性表達或不表達,≥2分為陽性表達〔5〕。
1.3 隨訪 所有患者均觀察至疾病進展時間(TTP),即從首次化療開始至證實病情惡化或死亡的時間。至隨訪結束時未得出TTP的,統(tǒng)計作為截尾數(shù)據(jù)。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單因素分析用χ2檢驗,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曲線,生存時間的比較用Logrank法。
2.1 XRCC1在腫瘤細胞中的表達 XRCC1均主要在細胞核內分布,一些腫瘤細胞的胞質也有表達,其在腫瘤細胞的表達率為55.6%(40/72)。見圖1。
圖1 免疫組化(HE,×400)
2.2 XRCC1表達與患者臨床特征之間的關系 XRCC1表達與患者年齡、性別、組織學分型、癌栓無相關性(P>0.05),而與TNM分期及淋巴轉移存在相關性(P<0.05)。
2.3 XRCC1表達與胃癌Ⅱ、Ⅲ期患者化療療效的關系
XRCC1表達陰性患者中,平均生存期為(56.32±4.39)個月,中位生存期為52個月,3年生存率為71.9%(23/32),5年生存率為34.4%(11/32);而XRCC1表達陽性的患者中,平均生存期為(40.42±2.88)個月,中位生存期為42.4個月,3年生存率為52.5%(21/40),5年生存率為22.5%(9/40)。比較發(fā)現(xiàn),XRCC1陰性表達患者療效好于陽性表達患者,有顯著性差異(χ2=0.756,P=0.038 4)。
奧沙利鉑是繼順鉑和卡鉑之后的第三代鉑類抗癌藥,其藥理學特點與其他鉑類藥物相似,均以DNA為靶點,阻止其復制及轉錄,造成細胞死亡。目前,臨床醫(yī)師應用以奧沙利鉑為主導藥物的FLO-FOX方案行胃癌患者術后輔助化療,已是最常用的胃癌化療方案之一,但不同個體對鉑類藥物敏感性差異很大,嚴重影響了鉑類藥物的臨床療效。影響鉑類藥物療效的原因由多種因素組成,其中DNA損傷修復能力改變是影響鉑類化療藥物療效的重要分子基礎〔6〕。DNA損傷修復最主要的修復形式之一即為堿基切除修復(BER)。
BER切除和替換由內源性化學物作用產(chǎn)生的DNA堿基損傷,XRCC1是其重要組成部分。研究發(fā)現(xiàn),XRCC1基因相關位點突變導致的XRCC1基因多態(tài)性改變了其對DNA損傷修復的效能,從而影像鉑類藥物治療的療效〔7,8〕。但XRCC1表達與胃癌患者對鉑類藥物的敏感性及生存期之間關系的相關研究尚未見報道。本研究結果顯示,XRCC1表達與不同年齡、性別、組織學分型之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而與TNM分期及是否淋巴結轉移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本實驗XRCC1表達陰性患者化療后有效率高于XRCC1表達陽性患者,XRCC1陰性表達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中位生存期、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均優(yōu)于XRCC1陽性表達患者。提示XRCC1表達陰性患者從含鉑方案化療中受益程度大于XRCC1表達陽性患者。
總之,胃癌組織中的XRCC1表達水平與接受手術及術后奧沙利鉑化療患者的遠期生存率密切相關,可作為術后胃癌生存預測的指標。早期檢測胃癌組織中的XRCC1表達可能有助于個體化選擇化療藥物,改善鉑類化療藥物臨床療效不滿意的現(xiàn)狀。
1 Caldecott KW,Aoufouchi S,Johnson P,et al.XRCC1 polypeptide interacts with DNA polymerase bête and possibly poly(ADP-ribose)polymerase,and DNA ligase Ⅲ is a novel molecular nick-sensor in vitro〔J〕.Nucleic Acids Res,1996;24(22):4387-94.
2 Chung HH,Kim MK,Kim JW,et al.XRCC1 R399Q polymorphism is associated with response to platinum-based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bulky cervical cancer〔J〕.Gynecol Oncol,2006;103(3):1031-7.
3 Giachino DF,Ghio P,Regazzoni S,et al.Prospective assessment of XPD Lys751Gln and XRCC1 Arg399Gln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in lung cancer〔J〕.Clin Cancer Res,2007;13(10):2876-81.
4 Ruzzo A,Graziano F,Loupakis F,et al.Pharmacogenetic profiling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 treated with first-line FOL-FOX-4 chemotherapy〔J〕.J Clin Oncol,2007;25(10):1247-54.
5 Crnogorac-Jurcevic T,Efthimiou E,Nielsen T,et al.Expression profiling of microdissected 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s〔J〕.Oncogenelogy,2002;21(29):4587-94.
6 Rosel1 R,Taron M,O′Brate A.Predictive molecular markers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Curr Opin Oncol,2001;13(2):101-9.
7 Snh KW,Kim JH,Kimdo Y,et al.Which gene is a dominant predictor of response during FLOFOX chemo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the MTHFR or XRCC1 gene〔J〕.Ann Surg Oncol,2006;13(11):1379-85.
8 Liu B,Wei J,Zou Z,et al.Polymorphism of XRCC1 predicts overall survival of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receiving Oxaliplatin-based chemotherapy in Chinese population〔J〕.Eur J Hum Genet,2007;15(10):1049-53.
R735.2;R362
A
1005-9202(2011)12-2166-02
1 遼河油田第二醫(yī)院外科 2 遼寧醫(yī)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腫瘤科
馬艷梅(1971-),女,主管護師,主要從事胃腸道腫瘤化療工作。
〔2011-02-28 收稿 2011-03-20 修回〕
(編輯 袁左鳴/徐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