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素萍 黃巧珍
基層醫(yī)院護士崗位技能分層次培訓方法與體會
肖素萍 黃巧珍
目的探討實施護士崗位技能分層次培訓的效果。方法以衛(wèi)生部指定50項護理技術考核要點和廣東省衛(wèi)生廳編寫的《臨床護理技術規(guī)范》(基礎篇)作為培訓學習內(nèi)容,按護理技術能手培訓護士長,護士長培訓科室護理骨干,科室護理骨干培訓科室護士分層次培訓的模式進行崗位技能訓練,通過理論和技能考核,驗證實施分層次培訓后護士的護理操作技能及整體素質。結果護理人員的理論知識水平和護理技術水平有顯著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由92%上升到98.5%。結論實施分層次培訓,能有效提高護士的護理技術水平和為患者服務的能力,提高護理工作質量。
護理技術操作;在職培訓;護理管理
護理工作貫穿醫(yī)療活動的全過程,是醫(yī)療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醫(yī)療工作中,護理技術是必不可少的檢查、用藥的手段[1]。在當今醫(yī)學模式由生物醫(yī)學模式轉變?yōu)樯?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倡導以患者為中心開展醫(yī)療服務的新形勢下,如何培訓一支技術精湛、職業(yè)品質優(yōu)秀、高素質的專業(yè)護士隊伍,成為擺在護理管理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2008年1月以來,我院采取分層次培訓的方法對護理人員進行了崗位技能全員培訓,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參加培訓護理人員90名,主管護師7名,護師21名,護士62名;年齡18~43歲;大專學歷21名,中專學歷69名。
2.1 擬定培訓目標 通過加強護士的基本功訓練,使全院護理人員進一步掌握和鞏固“三基”知識,不斷提高護士隊伍的技術水平,提升護士人文素質,提高護理服務質量。
2.2 組建技術操作培訓管理小組,確定培訓教材 培訓小組由各科護士長和護理技術骨干組成,將衛(wèi)生部《全國衛(wèi)生系統(tǒng)護士崗位技能訓練和競賽活動護理技術操作項目考核要點》、廣東省衛(wèi)生廳編寫的《臨床護理技術規(guī)范》(基礎篇)和人民軍醫(yī)出版社《護士崗位技能訓練50項考評指導》(2008年2月版)作為教材,發(fā)至每位護士,人手1冊,以熟悉各項操作的目的、評估要求、操作要點及注意事項,并多次組織全體護士觀看基礎護理技術操作光碟,以加深對護理技術操作流程的感性認識。評估、評價、溝通和應變能力等指標為新增加的內(nèi)容,主要考評護士運用護理程序、溝通交流和靈活應變的能力[2]。護理部制定理論和技能操作培訓考核時間安排表,學習培訓和考核交叉進行。
2.3 培訓方法 將全院護士分為三個層次進行培訓,以達到全體護理人員層層培訓、人人考核過關的目的。
2.3.1 護士長培訓 選派護理技術骨干參與上級醫(yī)院組織的護士崗位技能訓練集訓學習,學成回來后,協(xié)助護理部對全院護士長進行護理技術操作培訓和考核。在對護士長的考核過程中,采取由一名護士長操作,其余護士長觀摩對標,現(xiàn)場打分點評。經(jīng)過反復訓練,護士長從護理評估、操作實施、操作注意事項等有了全面系統(tǒng)的掌握。
2.3.2 科室護理骨干培訓 由護理部組織護理技術培訓管理小組對各臨床科室選派的護理技術骨干進行一對一的培訓,由每名護士長負責一至二項技能操作的培訓。
2.3.3 科室護理人員培訓 各科護士長組織全科護士按照護理部安排的學習進度進行理論知識的學習和護理技術操作的訓練。為解決臨床護理工作量大,培訓時間難以保證的困難,采取循環(huán)培訓、利用業(yè)余時間培訓、自學與集中培訓相結合等形式,由護士長和科室護理骨干操作示范,指導護士進行操作訓練;護理技術操作培訓管理小組不定期到科室對訓練和考核進行指導,對不達標者反復訓練,直到合格為止。
2.3.4 護理技術操作培訓管理小組按照訓練時間安排,每周到各科室抽考2至3名護士,并將口腔護理技術、密閉式靜脈輸液技術、無菌技術、心肺復蘇基本生命支持術四項操作作為全院護士必考項目,以點帶面,檢查崗位技能訓練的成效。其中無菌技術、心肺復蘇基本生命支持術的考核在示教室進行;口腔護理技術、密閉式靜脈輸液技術在臨床考核,由護士選定病例或臨床情境,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評估,針對患者實際情況開展相關知識健康教育,在考核過程中,考核組根據(jù)患者的個體情況提出問題,以啟發(fā)護士的應變能力。
護理技術操作考核達標分為85分,總結護士每次考核成績,作為對護士進行年度綜合考評的依據(jù);將實施分層次培訓前后護理人員操作技能考核成績及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進行對比;通過考核選拔優(yōu)秀的護理崗位能手參加醫(yī)院及城區(qū)舉辦的護理崗位技能競賽。
4.1 實施前后四項護理技能操作考核情況(見表1)
表1 實施前后護理人員護理技能考核情況比較(n=90)
表2 實施前后患者滿意度比較
4.2 實施前后患者滿意度比較(見表2)
4.3 其他情況 2008年在全區(qū)護理崗位技能競賽中,我院選送的參賽選手之一,理論和技能競賽總成績名列第三,獲得了區(qū)護理技術能手的光榮稱號,參賽團隊獲得了團體第二名的好成績。
5.1 實施分層次培訓的方法,充分調動了護理人員的學習積極性 調動醫(yī)務人員的積極性,要讓每一位醫(yī)務人員都成為所在領域的行家能手,使他們感受到自己能夠勝任工作,才能對自己充滿信心,對社會滿腔熱情,為患者提供更優(yōu)質的服務[3]。以往的培訓考核工作護士長不參加考核,只作為培訓的組織者和考核的監(jiān)督者。將護士長納入考核對象,通過護士長的率先垂范行為,激發(fā)了護理人員的學習熱情,引領、帶動全體護理人員進行崗位技能訓練,從而進一步促進全院護士崗位技能水平的提高。
5.2 進一步提高了護士長的護理技術操作水平及管理能力護士長是科室護理工作的管理者,是本專業(yè)護理學科帶頭人,其自身必須具備臨床專科護理業(yè)務知識扎實,專科及基礎護理技術熟練,有一定教學、科研和管理能力[4]。通過崗位技能培訓和考核,全院護士長增強了學習意識,按照各項技術操作規(guī)程認真訓練,積極備考,考核成績?nèi)窟_標,使護士長在提高護理技術操作水平及管理能力的同時,又以自己豐富的知識和嫻熟的技巧在護士中樹立了帶頭人的良好形象,帶動全科室護理工作質量的提高。
5.3 運用護理程序,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在做操作的過程中,要培養(yǎng)護士的整體護理觀,把患者看成是一個整體的人,以患者為中心,考慮到患者的個體差異,根據(jù)每個患者的接受和配合程度的不一樣,每一項操作都要體現(xiàn)個體化,針對每一個患者做好每一項操作[5]。培養(yǎng)護士的整體護理觀,使護士能夠運用護理程序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提高護士的評估能力非常重要,護理技術操作評估是將護理程序運用于護理技術操作的一項高層次的知識技能,評估是否準確、全面、真實,直接影響治療效果,且與患者的舒適和安全密切相關[6]。通過全員分層次培訓,護理人員理論知識的廣度與深度得到拓寬和加深,操作技能進一步提高[7],護士由原來的機械執(zhí)行醫(yī)囑,死記硬背操作流程,轉變?yōu)榫哂幸欢ǖ呐R床思維能力,能夠根據(jù)患者的病情和操作環(huán)境來實施護理,使自己的護理行為能為患者帶來實際護理效果。
5.4 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顯著提高 護理工作是護士運用各項護理技能滿足患者需求的過程,具有服務性,護理技能是否規(guī)范熟練直接影響著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感[8]。通過培訓,護理人員自覺地將“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和對患者的人文關懷融入到護理技術操作中,在提高崗位技能水平的同時,加強與患者的溝通,進一步促進護理工作貼近患者、貼近臨床、貼近社會,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得到提升。在基層醫(yī)院實施分層次培訓的方法進行護士崗位技能訓練,能有效提高護士的護理技術水平和為患者服務的能力,提高護理工作質量。
[1] 劉雪琴,彭剛藝,等.臨床護理技術規(guī)范基礎篇.廣東科技出版社,2007.
[2] 李長瓊,蔡德芳,張樹萍,等.在臨床實施護理技術操作考核的做法與體會.護理學報,2008,15(4):30.
[3] 賈存波,許樹強,代鄭重,等.推動公立醫(yī)院內(nèi)部改革調動醫(yī)務人員積極性.中國醫(yī)院管理,2009,29(9):14.
[4] 李亞潔,彭剛藝.護理工作管理規(guī)范.廣東科技出版社,2006:10.
[5] 彭山玲,閻成美.在護理技術操作訓練中注入八種意識.解放軍護理雜志,2004,21(9):79-80.
[6] 鐘勤,蔣乾坤.新護士護理技術操作評估存在問題分析及對策.護理學報,2009,16(4A):27.
[7] 姚麗文,徐莉亭.新型管理模式在護理質控中的應用.上海護理,2004,7(4):4.
[8] 蔣銀芬.低年資護士綜合能力培訓模式探討.中國醫(yī)院管理,2008,28(4):56 9.
516229 廣東省惠州仲愷高新區(qū)陳江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