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永生
跑牛
□ 沈永生
我們小時候,一班皮孩子以跑牛為榮。
牛是水牛,雖不像馬以跑記功,也曾惹古人興“九牛不回”之嘆,肥魁粗壯,拉犁負(fù)重一把好手。耕田耙地過日子的九城畈人那時候靠它吃飯,村村飼養(yǎng),分責(zé)任田后差不多家家養(yǎng),重如家庭成員。
平常歸孩子管。脾性摸得爛熟,定時牽出來溜達(dá),屎尿就噼哩啪啦。都接起來用,也少邋遢圈欄。野外吃草的時候牽著,不牽也逐在屁股后頭。偷嘴吃莊稼是要挨罵的,踩踏也成大害。看牛就這么回事兒,田溝地壩園頭堰角看得多。沒工夫、嫌麻煩的就去草山放,選水草豐足又開闊的地方砸下一根短木樁,樁角罩到地面,露出的樁上長長的繩索接到牛鼻子上比牛身略長的握索,隨它漫游吃喝。后來者下樁則要目測距離,免得纏繞。更省事的只把握索盤角,扎住索頭,一拍它的屁股,散放。然后各有各事,帶弟妹,織襪底,討豬菜,打蒿禾,摘菱角,燒紅芋,摸魚捉鳥……
管牛不是專業(yè),尤其少不脫玩。做事也玩,邊做邊玩,再忙也抽空玩,事前事后更不能不玩,累死都少不了。某家一時人手充足,孩子全清無事,那還不玩瘋。追追打打還不是家常便飯,打痛了這個,惹哭了那個,一時大哭小嘻,一屁時就又和好了。瞎胡鬧又怎么樣!就怕你不會鬧,鬧不出名堂,越過分越刺激,只差沒犯王法。
看牛山是撒野的地方,即或惹禍惹騷,偶爾惹惱女生,甚至欺侮了小妹,也沒人正經(jīng)指著鼻子罵。只莫犟頭犟腦不認(rèn)賬;乖巧的嘴上抹蜜,被罵娘也笑哈哈,扮鬼臉。姐妹們還不照樣破涕為笑,在眾人的哄笑中隨手揩一把臉還不就算了。
旁邊必定還有人唱山歌:“又哭又好笑,泥巴搭花灶。張家做媒,李家不要……”嗓門吼到快破。那哭笑的知道自己成了大花臉,連連抹臉。又是鼻涕又是淚,邋遢手抹來抹去,不糊出大花臉才怪呢。于是大家更來勁,竄來跳去,追追打打,揩揩抹抹,圍聚鬧哄,越來越多;嘻嘻哈哈,哭哭啼啼,哼哼唧唧,獨(dú)唱合唱輪唱對唱,越叫越響,亂成一團(tuán)糟。
那惹了是非的并不趁機(jī)開溜。不是硬抗,也不是逃逸不了;只是不想撇你,還故意若即若離。你就追去吧。大家都在幫你,圍追堵截。可是眼看你要逮住,他們卻在節(jié)骨眼上“失措”擋了你一把,你還不又差之毫厘。再追,一邊又有人高喊助力,推拉你一把。而十有八九是你被帶倒,跌個狗吃屎。這是真心姊妹幫二百五的倒忙,尋開心。你休想逮著:再不會跑,你也追他不到;你再會跑,也追他不上。逮著了不就沒戲,就是要耍你熱鬧。
等到鬧足了,瘋累了,那惹是生非的自然真誠得體地賠不是。當(dāng)然總在貼近自己的牛的時候,把繩在手,扶住彎角,吆喝聲里牛便乖乖把頭低就跟前。麻利地雙腳踏上雙角,牛又適時把頭往后上方略微一昂,好小子不知幾時已把繩索打開捏在手里了,順勢躍起趴上牛背。一個翻身掉頭轉(zhuǎn)面,向著牛頭跨在牛的后背——“駕!”一鞭抖下去,吆喝回家。
早已有人也在找牛,又是呼又是喊又是罵,東望西跑,你尋我找,先后牽了自己的牛追他去。孩子們背著夕陽,一路歡歌笑語還家。慢慢走著不過癮,有人抖鞭加快牛伐,一會兒就跑起來。
跑牛是技術(shù)活。不只牛要好,人也要夠能耐,配合好時人牛合一。上身略微前傾,降低重心;與牛起伏,隨牛速調(diào)整角度,控制前后擺幅,減少風(fēng)的阻力,既保持人體穩(wěn)定,也減輕人跨牛背的挫創(chuàng)。
落跨的位置也很重要。牛背后臀前左右各系軟宕、水宕和草宕。牛吃飽喝足的時候,宕鼓起來幾與背平。坐上去平整和軟,兩腿夾緊,更顛不疼胯股,可以加鞭趕快些。
也有人顯威風(fēng),站在牛背上。任牛走動者必非常人,任它跑起來更得訓(xùn)練有素。叉開腿,立穩(wěn)腳,站直身,拉緊握索,讓牛正視前方犟住,握索像一根斜拉立柱的得力纖繩。身子萬不可前傾;漸漸后仰出一個小銳角,任握索纖住直挺挺的你,人繩牛三位一體。不能生猛拉扯,繩索拴過牛鼻,忽地拉扯痛它了,它一擺頭你必定落馬。熟手偶爾也視路況松緊,但絕對要迅速而且勻速。
誰都不要逞強(qiáng),把持不住就不要站,更不要輕易驅(qū)動、趕跑。領(lǐng)跑的未必是搶跑的,所以不要逞強(qiáng)超前。牛比人更明白能不能堅(jiān)持,能不能上前;該上的時候一驅(qū)就上,該避的時候強(qiáng)驅(qū)也不起多大作用,弄不好人牛兩傷。掉下來被十幾二十幾三十幾倍體重的牛踩踏一腳擋不住,何況飛奔之際腳無輕重,“萬牛”奔騰踩你成肉醬。但再調(diào)皮搗蛋的主兒也有非常穩(wěn)重的時候,從沒哪個驚擾、鞭襲或是攔阻別人的坐騎,也沒哪個落馬。
開始,我不敢站在牛背上,也沒看見哪個站在牛背上趕它走跑。而隔壁的隔壁那個比我們大兩三倍的叫王家墩的村子里,大屋場的孩子怪些,田垅里成群跑牛。有時前面的跑出兩里,后面的才排上正道。一溜兒,晚霞中田間小路上塵土飛揚(yáng),逼至村口林間方得消停。望塵莫及的我們第二天上學(xué)乖乖低頭打探,是誰吃了熊心豹子膽起那心事,早有他們同屋場的同學(xué)擠眉弄眼瞄前排的那個小個子。后來,前村后屋的孩子男男女女都慢慢修煉成他的徒子徒孫。
小個子英雄叫葉小毛,現(xiàn)在居住在許嶺鎮(zhèn)許嶺社區(qū)農(nóng)貿(mào)市場,曾經(jīng)殺牛為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