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嬌嬌,宮智勇
(武漢工業(yè)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湖北武漢430023)
芹菜(Apium graveolens L)屬傘形花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異名藥芹、香芹、旱芹[1],已有研究[2-3]證實,芹菜含有豐富的黃酮類化合物,主要成分為水蓼素及7-甲基水蓼素。黃酮類化合物是一種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質(zhì),有著很強的生物活性和藥理活性,是中草藥的重要成分。人們對于黃酮類物質(zhì)的研究始于1931年,Walz首次從豆奶中提取出大豆異黃酮糖苷。此后,各國學者相繼對其進行了廣泛的研究。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取分離、雌激素樣作用,以及抗氧化作用等方面。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國內(nèi)外學者對類黃酮的研究更加深人,相對集中在分離純化、結(jié)構(gòu)鑒定、清除自由基、藥理作用、抗輻射作用、抗癌和抗腫瘤等方面。與此同時,類黃酮對微生物的抑制和殺滅作用也逐漸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guān)注,使黃酮類物質(zhì)的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4]。
本實驗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西芹中的總黃酮類物質(zhì),旨在探討該方法提取的最佳條件,為西芹中活性物質(zhì)的提取提供理論基礎(chǔ)。同時初步研究了總黃酮提取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桿菌的抑菌作用,旨在為進一步開發(fā)利用西芹提供可靠的科學依據(jù)。
1.1.1 材料
新鮮西芹,購于武漢常青花園武商量販超市。
1.1.2 試劑
無水乙醇(AR)、硝酸鋁(AR)、亞硝酸鈉(AR)、氫氧化鈉(AR)、蘆丁標準品、DPPH(Sigma-Aldrich公司);抑菌培養(yǎng)基:牛肉膏蛋白胨培養(yǎng)基,牛肉膏3 g/L,蛋白胨10 g/L,氯化鈉5 g/L,pH7.0-7.2;供試菌種: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tilis)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菌種實驗室。
7200可見分光光度計,尤尼柯(上海)儀器有限公司;Ar2140型電子天平,沈陽龍騰電子有限公司;HH-2數(shù)顯恒溫水浴鍋,國華電器有限公司;SHZD(Ⅲ)型循環(huán)水式真空泵,鞏義市英峪予華儀器廠產(chǎn)品;DragonMed pipette 10-100μL,大龍醫(yī)療設(shè)備(上海)有限公司;SW-CJ-2FD型雙人單面凈化工作臺,蘇州凈化設(shè)備有限公司;DNP-9082型電熱恒溫培養(yǎng)箱,上海精密試驗設(shè)備有限公司。
1.3.1 材料的處理
新鮮西芹,取莖,洗凈并切碎,于70℃的烘箱內(nèi)烘干,然后用萬能粉碎機粉碎,存放于干燥器中備用。
1.3.2 蘆丁標準溶液的配制和標準曲線繪制[5-7]
精確稱取120℃干燥至恒重的蘆丁標準品21.6 mg,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60%乙醇溶解,稀釋至刻度,精確量取25 mL,置于50 mL容量瓶中,蒸餾水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1 mL含蘆丁0.108 mg的標準溶液。
采用亞硝酸鈉-硝酸鋁比色法,按照文獻方法[8]操作,利用分光光度計在510 nm處、以1 cm比色皿、試劑空白為參比,測定吸光度A值。以吸光度A值為縱坐標,蘆丁為橫坐標,繪制蘆丁標準曲線如圖1。其線性回歸方程為:Y=0.3554X,相關(guān)系數(shù)R2=0.9974。
圖1 蘆丁樣品標準曲線
1.3.3 總黃酮含量的測定
精密吸取2 mL西芹樣液,加入10 mL具塞刻度試管中,加30%乙醇溶液使溶液成為5 mL,精確加入5%Na NO2溶液0.3 mL,搖勻,放置6 min后,加入10%Al(NO3)3溶液0.3 mL,搖勻,放置6 min后加入1 mol/L NaOH溶液4 mL,加水0.4 mL,搖勻,放置15 min,于510 nm波長下測定吸光度。同時吸取樣液2 mL加入10 mL具塞刻度試管中,加入30%乙醇至刻度,作為對照溶液。根據(jù)測得吸光度,利用標準曲線計算樣品總黃酮含量。
式中:Y為從回歸方程求得蘆丁量(mg/10mL);
V1為樣液總體積(mL);
V為測定取樣體積(mL);
W為樣品重(g)。
1.3.4 總黃酮提取的單因素試驗和正交試驗[9,10]
首先擬定溫度、提取時間、乙醇濃度和料液比進行單因素實驗。在單因素實驗的基礎(chǔ)上確定正交實驗工藝參數(shù)范圍,采用L9(43)正交試驗設(shè)計,并進行方差分析確定西芹總黃酮提取的最佳工藝。
1.3.5 抑菌試驗
將由最優(yōu)方案得到的西芹總黃酮提取液在80℃下加熱使乙醇揮發(fā)完全,以不加黃酮類化合物為對照,過濾除菌備用。取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桿菌兩種菌懸液各200 μL,涂布均勻在倒好的已滅菌培養(yǎng)基平皿上。在培養(yǎng)皿中放入無菌牛津杯。用移液器取兩種黃酮提取液各200 μL,加入標有記號的牛津杯中,重復3次,以無菌蒸餾水作對照。置37℃恒溫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24 h,測定抑菌圈直徑,計算平均值[11]。
2.1.1 乙醇濃度對提取效果的影響
準確稱取1 g西芹干粉5份,分別用20%、30%、40%、50%、60%乙醇溶液提取,料液比1∶15,溫度為80℃條件下回流提取2 h,用Al(NO3)3-NaNO2分光光度計法分別測定不同乙醇濃度提取西芹中的黃酮含量,結(jié)果見圖2。
圖2 乙醇濃度對提取效果的影響
由圖2可以看出,隨著乙醇濃度的升高,西芹總黃酮提取液的提取率先增后減,最大提取量對應的乙醇濃度為40%。原因可能是提取溶劑中乙醇的含量不同,極性也不同。
2.1.2 溫度對提取效果的影響
準確稱取2 g西芹干粉5份,在40%的乙醇濃度下,料液比1∶15,分別于40℃、50℃、60℃、70℃、80℃的溫度下回流提取2 h,用Al(NO3)3-NaNO2分光光度計法分別測定不同溫度下西芹中黃酮的含量。結(jié)果見圖3。
圖3 溫度對提取效果的影響
由圖3可知,隨著溫度的升高,總黃酮含量隨之增加,提高提取溫度有助于黃酮類化合物的溶出。但溫度過高,將破壞某些黃酮類化合物,同時加速乙醇的揮發(fā),降低料液比,從而影響提取效果。
2.1.3 料液比對提取效果的影響
準確稱取1 g西芹干粉5份,分別在1∶5、1∶10、1∶15、1∶20、1∶25 料液比的條件下提取,用40%乙醇濃度于80℃回流提取2 h,用 Al(NO3)3-NaNO2分光光度計法分別測定不同料液比條件下西芹中黃酮的含量。結(jié)果見圖4。
圖4 料液比對提取效果的影響
由圖4可知,隨著料液比的增大,總黃酮含量隨之增加,但當料液比大于1∶15時,總黃酮含量增加不明顯。從提取效果、減少乙醇用量和降低濃縮負荷等方面綜合考慮,以料液比1∶15為佳。
2.1.4 提取時間對提取效果的影響
準確稱取2 g西芹干粉5份,分別在1 h,2 h,3 h,4 h,5 h的提取條件下提取,在料液比為 1∶15,乙醇濃度為40%,提取溫度為80℃的條件下回流提取,用Al(NO3)3-NaNO2分光光度計法分別測定不同提取時間下西芹中黃酮的含量,結(jié)果見圖5。
圖5 時間對提取效果的影響
由圖5可知,用80%乙醇在80℃的溫度提取,料液比為1∶15,比較不同提取時間對西芹黃酮提取量的影響。當回流提取時間在1 h和2 h之間時,西芹黃酮提取量迅速增加,當回流提取時間達到2 h時,西芹黃酮提取量最大。隨著提取時間的延長,西芹黃酮提取量逐漸減少,這可能是長時間的熱效應對黃酮的破壞作用的影響。即提取時間對西芹黃酮的影響為先增加后減少,在提取時間為2 h時,芹菜黃酮的提取量最大。
以溫度、提取時間、料液比、乙醇濃度四種因素進行正交試驗設(shè)計,確定西芹中總黃酮提取的最佳條件,試驗因素水平見表1,試驗結(jié)果見表2。
表1 回流提取因素水平表
表2 L9(34)正交實驗結(jié)果
由表2可看出,主次因素由極差大小確定:C>A>D>B,即影響西芹中黃酮提取效率的因素為提取溫度>乙醇濃度>提取時間>料液比。綜合上述試驗結(jié)果與分析,西芹中黃酮乙醇提取最佳的工藝條件為 C1、A2、D3、B4,即乙醇濃度為 40%,料液比為1:20,提取溫度為80℃,提取時間為3h。
在正交試驗最優(yōu)條件下西芹總黃酮提取液的抑菌結(jié)果見圖6和圖7,抑菌圈大小測量結(jié)果見表3。
表3 西芹中黃酮類物質(zhì)的抑菌圈直徑(n=3)
圖6 西芹總黃酮提取液對枯草芽孢桿菌的抑制效果(左:對照組;右:實驗組)
圖7 西芹總黃酮提取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左:對照組;右:實驗組)
表7結(jié)果表明,西芹中的黃酮類化合物對枯草芽孢桿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徑為1.8 cm左右;西芹中黃酮類化合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也有一定得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徑為0.8 cm左右。一般認為抑菌圈<1.3cm為低度抑菌、抑菌圈1.3—1.9 cm為中度抑菌、抑菌圈>1.9 cm為高度抑菌[12]。由表7可見,西芹總黃酮提取液對枯草芽孢桿菌為中度抑菌,而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為低度抑菌。
本文對西芹總黃酮提取工藝進行了探討,得出提取西芹中總黃酮的最佳條件是:乙醇濃度40%,溫度80℃,料液比1∶20,提取時間3h。利用該法得到的西芹總黃酮提取液進行抑菌實驗,結(jié)果提取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桿菌均表現(xiàn)出較好的抑菌效果。
[1]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中國蔬菜品種志[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科技出版社,2001.
[2] 劉仲則.中草藥黃酮類化合物心血管活性成分概述[J].中草藥,1987,18(3):34-42.
[3] 張桂,暢天獅,劉俊果,等.從芹菜中提取黃酮類物質(zhì)的研究[J].食品科學,2002,23(80):121-125.
[4] 李葉,唐浩國,劉建學.黃酮類化合物抑菌作用的研究進展[J].農(nóng)產(chǎn)品加工,2008(12):53-55.
[5] 何書美,劉敬蘭.芹菜中黃酮類物質(zhì)的提取和測定[J].分析實驗室,2006,25(8):84-87.
[6] 許琦.芹菜總黃酮的提取基金含量測定[J].食品科技,2006(7):241-243.
[7] 董鈺明,張軍,劉暉,等.芹菜汁中總黃酮的含量測定[J].蘭州醫(yī)學院學報,2000,26(1):13.
[8] 李永清,王冬.吸光光度法測定芹菜中的總黃酮[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7,35(9):2519-2520.
[9] 王曉.酶法提取山楂葉中總黃酮的研究[J].食品工業(yè)科技.2002(3):37-39.
[10] 貿(mào)冬英.用正交法探討苦蕎麥莖及籽殼中總黃酮(蘆丁)的乙醇提取工藝[J].食品科學,1997,18(6):22-27.
[11] 雷琦,莊東紅,吳奕瑞.番石榴葉中總黃酮最佳提取條件的探討及其抑菌作用的研究[J].天然產(chǎn)物研究與開發(fā),2006(18):107-111.
[12] Larrauri J A,Sanchez-Moreno C,Saura-Calixto F.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capacity of extracts from red and white grape pomace peels[J].Agric Food Chem,1998,46(7):2694-2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