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偉,丁 藝
(沈陽大學 體育學院,遼寧 沈陽 110044)
大學生體質現(xiàn)狀與學校體育教育干預方法研究
楊玉偉,丁 藝
(沈陽大學 體育學院,遼寧 沈陽 110044)
根據(jù)《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對大學生身體素質進行檢測,得到同一屆學生的三個學年度體質的總體評價結果,以此對大學生體質現(xiàn)狀、影響大學生身體素質發(fā)展的學校體育因素進行分析,提出關于學校體育教育工作的干預措施,提高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為促進大學體育教學改革提供參考依據(jù)。
大學生;體質現(xiàn)狀;體育教育;干預措施
堅持育人為本,改革創(chuàng)新為動力,全面加強高等學校體育教育工作改革與發(fā)展的研究,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體魄強健、意志堅強[1],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首要目標。通過對大學生體質健康素質的測試與評價和體育教學主要因素調查分析,了解并掌握了現(xiàn)階段大學生體質狀況、部分健康素質指標下降和學校體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為學校體育教育工作改革尋求工作方向和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
以沈陽大學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全日制本科大學生為研究對象。
(1)文獻資料法。采用信息技術檢索,查閱近年來體質健康測試和研究方面的相關資料,對沈陽大學近年來的體育教學計劃、教學進程等相關文件進行整理分析,對課外體育鍛煉、校園體育場館設施情況進行調查分析,為本研究提供理論與技術支持。
(2)測量法。結合沈陽大學體育教學的實際,選用天康XTC智能型學生體質測試儀,對大學生進行《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量。
(3)數(shù)理統(tǒng)計法。運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數(shù)據(jù)管理系統(tǒng)”對測量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
(1)身體形態(tài)評價結果分析。大學生的身高、體重變化不明顯,身體超重、肥胖比率較高。隨著年齡的增長,男生身高標準體重等級變化不明顯;女生身體過輕、偏輕等級率有所增加,肥胖率有所下降(見表1)。
調查結果顯示:出現(xiàn)上述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大學生營養(yǎng)過剩、學習和生活作息不規(guī)律、“審美觀”發(fā)生改變。控制大學生身體超重、肥胖應從合理膳食、加強體育鍛煉、營養(yǎng)健康教育和科學生活作息等方面入手[2]。
表1 身高標準體重評價等級表
(2)生理機能評價結果分析。肺活量、體重指數(shù)評價等級結果(表2),三個年級隨著學年度的增加,肺活量、體重指數(shù)評價等級比率增長明顯。臺階試驗指數(shù)評價等級結果(表3),第二、三學年度的評價等級較高,第四學年度的評價等級較低。
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在一、二年級能夠上好體育課、參與多項體育活動,到了三、四年級,參與體育活動次數(shù)減少,學業(yè)負擔重、就業(yè)壓力大、心理障礙因素增多,造成心血管系統(tǒng)的功能、機體的耐力水平下降。
表2 肺活量、體重指數(shù)評價等級表
表3 臺階試驗指數(shù)評價等級表
(3)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評價結果分析。在所有評價指標中握力、體重指數(shù)的優(yōu)秀、良好率最高,學年度的增加,各等級比率提高明顯(表4),表明大學生上肢力量素質發(fā)展較好。立定跳遠是反映人體肌肉爆發(fā)力和運動能力的重要指標,其優(yōu)秀、良好率最低、不及格率最高(表5),學年度的增加,各等級比率略有提高,表明大學生下肢力量素質一般,身體協(xié)調能力較差,有待進一步發(fā)展和提高。
表4 握力體重指數(shù)評價等級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5_立定跳遠評價等級表
(1)體育教學現(xiàn)狀分析。目前大學體育課均開設體育基礎課、體育選項課和體育選修課。教學內容多以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武術、散打、跆拳道、健美操、健美、瑜伽為主要教學內容。通過對體育課上運動量的檢測與評價,體育基礎課運動密度達到37%~65%,運動強度較小;體育選項和體育選修課運動密度達到49%~56%,運動強度較大。這與體育課類型和學生學習的運動項目有一定關系。
體育課在完成體育教學目標方面,運用的教學途徑、手段和方法較單一。這在一定程度上與體育健康觀念意識不強,教學內容更新滯后,開放式、便利性的健身器材建設不足有關。
(2)課外體育鍛煉情況分析。調查結果顯示: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比率低年級高于高年級,男生明顯多于女生。男生更多地參加室外籃球、足球等集體性項目,女生主要參與羽毛球、排球等室內項目,隨著年級的增高不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比率增加,這與高年級不開設體育課程有很大關系[3]。因此,學校應加強課外體育鍛煉管理,為參加體育鍛煉的學生提供指導教師,提高學生的體育參與率,開展以增加學生的運動量和運動強度為內容的課外活動。
(3)校園體育場(館)設施情況調查分析。學生促進自身體質健康素質發(fā)展是通過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自覺行為來實現(xiàn)的。學校提供的體育場(館)、設施和體育鍛煉器材,是保證學生參加經常性的體育鍛煉,形成體育鍛煉習慣的物質基礎。而這些物質基礎,在課外體育鍛煉中并未得到充分利用,體育場(館)、設施和體育鍛煉器材缺乏科學有效管理。
隨著社會的進步,學生的行為方式、身體健康狀況發(fā)生了變化,需要更新體育教育觀念。通過實施學校體育工作管理制度、運用多種方法與手段的宣傳教育,不斷規(guī)范大學生的學習、生活、體育鍛煉行為,更正大學生的審美意識,培養(yǎng)體育文化素質,促進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
體育與健康課程堅持以“發(fā)展大學生身心健康素質為核心”,強化體育與健康課程和學生體育活動改革,選擇適合發(fā)展大學生心血管系統(tǒng)形態(tài)機能、肺通氣水平和身體素質的教學內容,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體驗學習過程中的樂趣,全面提升教育質量。
體育課是貫徹落實“健康第一”思想最有力、最直接的方法與途徑,通過優(yōu)化體育教學環(huán)境,開設多種類型體育課程,實現(xiàn)個性化的教學手段,滿足學生體育學習需要,從而不斷強化大學生的體育鍛煉行為,實現(xiàn)自主體育鍛煉意識培養(yǎng)。
課外體育鍛煉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延續(xù),把體育協(xié)會、社團組織的活動,納入到體育與健康課程中,加強大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的指導工作。創(chuàng)設校園體育文化活動的氛圍,全面抓好學校體育文化節(jié)活動,以“達標爭優(yōu),強健體魄”為目標,開展學校陽光體育運動。
體育場館、設施和體育鍛煉器材是影響教育大學生進行體育行為指向的重要因素,學校教育要為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習慣的養(yǎng)成提供必要的體育設施及器材。在運動場地周邊、社區(qū)周邊設立更加便利、快捷的體育設施和健身器材,強化大學生的作息制度,使大學生的生活方式發(fā)生根本性的變化,保證每天鍛煉一小時目標的實現(xiàn)。
“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中心”是學校實施干預、指導大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組織機構。測評結果為學校體育改革的決策提供依據(jù)。群體分析結果應成為指導體育教學的參考依據(jù)。學生個體檢測報告和運動處方指導應成為學生開展體育鍛煉的重要指導意見。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實施辦法規(guī)定,學生測試成績達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參加三好學生、獎學金評選[5]。因此,個體評價結果成為大學生參與評選“榮譽稱號”的首要條件,將成為促進大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培養(yǎng)“終身體育”價值觀的手段之一。
(1)大學男生身體超重、肥胖比例較大,耐力素質下降明顯,部分學生心血管系統(tǒng)機能潛藏著下降的危機。針對目前學生體質現(xiàn)狀,學校應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
(2)當前,體育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不能夠有效完成教學任務,應調整教學內容,完善教學方法。選擇具有一定運動負荷的體育項目作為體育教學內容,改善學生心肺功能。
(3)拓展體育課時間和空間,有效地提高體育場館、設施和體育鍛煉器材利用率,建設開放式、便利性強的健身器材,使得教學內容和手段增多,提高大學生課外體育活動參與率。
(4)鼓勵體育教師參與學校群體性體育活動的監(jiān)督與指導,提高體育教師從事體育健康教育工作的能力與水平。
(5)建立行之有效的學校體育教育,增加學生體質健康的干預措施與方法。
[1] 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N].中國教育報,2010-07-30.
[2] 張玉秀.江蘇高校超重和肥胖大學生的生活方式因素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9(5):108-111.
[3] 李英玲.大學生體質下降的內外因素與高校體育課程干預措施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7(2):105-107.
[4] 楊玉偉,丁藝.對我校大學生體質健康現(xiàn)狀檢測分析與體育教學改革對策研究[J].沈陽大學學報,2005(4):107-110.
[5]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解讀》編委會.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College Students’Physical Fitness Status and Physical Education Intervention
YANG Yuw ei,D ING Yi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henyang University,Shenyang 110044,China)
According to the testof the National Evaluation Standards for Students’Physical Fitnessand the general valuation of the resultsof graduates from one grade in three academic years,the statusof graduates’fitnessand the effective sports curriculums are analyzed,and a relevant measure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is p roposed,for enhancing the status of college students’physical fitness and for being the benchmark of the revolu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college students;statusof physical fitness;physical education;intervening measure
G 80
A
1008-9225(2011)05-0071-04
2011-03-18
楊玉偉(1960-),男,遼寧大連人,沈陽大學副教授;丁 藝(1955-),遼寧沈陽人,沈陽大學教授。
【責任編輯:田懋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