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樵松將軍是原國民革命軍第30軍中將軍長,是一位具有濃郁愛國思想和民族氣節(jié)的軍人,在抗戰(zhàn)中屢建功勛,成為抗日名將。解放戰(zhàn)爭開始后,他反對蔣介石的內戰(zhàn)政策,一貫贊同中國共產黨的主張,他在山西太原前線醞釀率部起義時,因被“最忠實”的部下出賣而犧牲。黃樵松是整個解放戰(zhàn)爭期間,因陣前起義而犧牲的國民革命軍唯一一名軍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黃樵松將軍被確認為革命烈士。
戰(zhàn)績卓著的抗戰(zhàn)將軍
黃樵松1901年出生在河南省尉氏縣蔡莊鄉(xiāng)后黃村。幼年時,他家境貧寒,父親黃金玉常年給富戶扛長工,農閑時走街串巷,靠賣麻花、糖塊等糊口。黃樵松少年時就體會到生活的艱辛,因而發(fā)憤讀書,每學期考試成績都名列前茅。
尉氏縣附近有個朱仙鎮(zhèn),是岳飛大敗金兵的古戰(zhàn)場。鎮(zhèn)內有金碧輝煌的岳王廟,民間流傳著“岳母刺字”、“馬踏番營”的動人故事。中學時代的黃樵松,幾次來這里憑吊,深為岳飛“驅逐胡虜,還我河山”的壯志雄風所感動,這對他后來愛國思想的滋長起了重要作用。
1922年,河南久旱不雨,饑鴻遍野。黃樵松憤于國家貧弱,立志從軍報國,便毅然中斷學業(yè),去報考馮玉祥的學兵團。檢查體格時,因個頭不高,在腳下墊了一塊磚頭,結果被發(fā)現(xiàn),未予錄取。失望中黃樵松走出大門,抱著一棵大樹放聲痛嚎。中午,監(jiān)考官出來,見他把樹皮咬掉一大片,問明情由,深為這種立志從軍的精神所感動,破例將他錄取。黃樵松在學兵團不怕苦累,勤學苦練,測驗時各個項目成績優(yōu)異。直到后來他當上師長,還時常到靶場和士兵比賽射擊,而且常常彈不虛發(fā)。
1924年,黃樵松被挑選擔任馮玉祥衛(wèi)隊連連長,旋升任營長。1926年馮玉祥在共產黨人推動下組成國民聯(lián)軍,于9月17日在五原隆重誓師,強調要戰(zhàn)勝軍閥,達到北伐目的。這時,一批共產黨員參加到國民聯(lián)軍中工作,共產黨員劉伯堅任聯(lián)軍總政治部主任。黃樵松開始有機會與共產黨人接觸,初步懂得了一些革命的道理。1930年,黃樵松隨馮玉祥參加蔣、馮、閻中原大戰(zhàn)。馮失敗出走,殘部由蔣介石收編為26路軍,孫連仲任總司令。從此黃樵松離開馮玉祥而成為國民黨軍隊的一員。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發(fā)生,駐守湖北的26路軍官兵分頭由孝感、花園、廣水等車站開赴華北前線御敵。黃樵松時任26路軍27師79旅旅長,他寫給妻子王怡芳的信中說:“此次揮師北上,將與日倭決一死戰(zhàn)!他不死,我便亡,最后關頭便是今日?!?
1937年10月,黃樵松率部隨26路軍轉戰(zhàn)晉東,陳兵娘子關。10月14日,日軍77聯(lián)隊侵入娘子關,黃樵松率79旅迎戰(zhàn),經兩日激戰(zhàn),肉搏十余次,擊斃敵大隊長中島利男、少佐鯉登及其以下官兵300余人。1938年1月,黃樵松因戰(zhàn)功升任27師師長。
1938年3月,黃樵松奉命率部參加臺兒莊會戰(zhàn)。行軍路上,黃樵松目睹山河破碎、人民流離失所的情景,悲憤地寫下了“救國寸腸斷,先烈血成河,莫忘山河碎,豈能享安樂?”的詩句。黃樵松自始至終率部戰(zhàn)斗在第一線,給日寇以重大殺傷,該部在這次戰(zhàn)役中也付出了重大的犧牲,戰(zhàn)后僅編為一個29HJkUo8Yyxe9q/ywZsNqg==旅(不久又擴編為師)。臺兒莊大捷在中國抗日戰(zhàn)爭史上譜寫了光輝的一頁。
隨后,黃樵松還率部參加了武漢大會戰(zhàn)、豫南截擊戰(zhàn)、信陽攻堅戰(zhàn)和南陽守衛(wèi)戰(zhàn)等許多場激烈的戰(zhàn)役、戰(zhàn)斗,均給日寇以重創(chuàng)。1940年5月1日,黃樵松率部在豫南一次殲敵2000余人,這一消息轟動了后方,全國各報都在顯著位置予以報道。
保衛(wèi)南陽是黃樵松參加抗日的最后一次激戰(zhàn),也是他抗日史上的光輝篇章:1945年3月,日軍集結7萬多人,于21日分路向南陽、老河口、襄樊進犯。黃樵松此時已調任68軍143師師長,受命固守南陽。他一面督促部隊整修城防工事,一面屯積糧秣彈藥,還備棺材一口,親筆書寫“黃樵松靈樞”,表示決心與南陽共存亡。戰(zhàn)斗打響后,黃率部頑強抵御,當獨山為日軍占領時,黃樵松遷師部于一醬菜店的頂樓上,白天憑欄指揮,入夜親臨前沿陣地。黃部連續(xù)打退敵人四次進攻,經七晝夜激戰(zhàn),殲敵3000多人,黃部也付出了傷亡近半的慘重代價。后來,有人寫了一部名叫《鐵打宛城》的歷史小說,描寫了黃樵松保衛(wèi)南陽的悲壯場面。
肝膽相照的中共朋友
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fā)生后,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中共中央立即提出“停止內戰(zhàn),一致對外”的政治主張。正在江西剿共前線的黃樵松,聞訊感慨地對部下們說:“遙望東北半壁淪于日寇之手,作為軍人不打外敵,卻將槍口對準自己的兄弟姐妹,實我輩軍人之奇恥大辱,政府何不響應毛澤東的主張?”這年12月14日,第26路軍參謀長趙博生、第73旅旅長董振堂等率部1.7萬人在寧都起義。這次起義黃樵松雖未能參加,但思想上受到很大震動。
1938年1月,蔣介石到洛陽召開第二戰(zhàn)區(qū)團長以上軍官會議。會上,黃樵松有幸結識了八路軍將領朱德、彭德懷、賀龍等人,相互交換了對日作戰(zhàn)戰(zhàn)略戰(zhàn)術。黃樵松從自己的實戰(zhàn)體驗中感到八路軍將領的主張非常符合實際,非常正確。會下,他與朱德等接觸頗多,談得也很融洽。他后來給官兵講話時,曾談到對朱德的印象:“他穿一套粗布棉軍衣,發(fā)言句句適合抗戰(zhàn)需要。我們軍官有的穿羔皮軍衣,有的穿呢軍服,卻講不出帶兵打仗的道理。和八路軍相比,實覺抱愧?!边@次會上,黃樵松還為彭德懷拍了一張半身照,此后一直珍藏在身邊。
1938年2月初,部隊開往新鄭縣,黃樵松學習31師的政治工作經驗,成立了27師抗戰(zhàn)歌曲隊。在臺兒莊戰(zhàn)役中,這支歌曲隊曾冒著槍林彈雨,到前沿陣地為士兵演唱抗戰(zhàn)歌曲,鼓舞士氣。不久,在共產黨員領導的安吳堡青訓班的馮文彬、胡喬木等人負責組織下,歌曲隊擴大為戰(zhàn)地服務團。戰(zhàn)地服務團共20多人,都是共產黨員或民先隊員,負責人是曲茹。黃樵松十分信賴和尊重戰(zhàn)地服務團的同志,處處關心他們的生活;戰(zhàn)地服務團的地下黨員,也十分關心黃樵松政治上的進步。這段時間,黃樵松抗戰(zhàn)情緒很高,常常在師部處長以上會議上講形勢,講抗戰(zhàn)必勝的道理,號召他們學習八路軍制訂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要求師部機關官兵為房東擔水、掃院;軍醫(yī)主動為群眾看病;農忙季節(jié)還令全師官兵下地幫助農民干活。
1939年2月,蔣介石命令撤銷國民黨軍隊中的戰(zhàn)地服務團。迫于形勢,曲茹和戰(zhàn)地服務團部分團員決定撤離。黃樵松知無法挽留,給他們發(fā)了路費,臨行前還和他們聚餐,語重心長地說:“你們看得遠,想得周到,就這樣辦吧!不過你們不要忘了我們是肝膽相照的朋友?!辈⑴扇俗o送幾個團員到達安全的地方。(6月,曲茹受中共北方局派遣,到國民黨第30軍工作)。這年11月間,國民黨軍隊向中共中原局所在地確山縣竹溝鎮(zhèn)新四軍留守處發(fā)動突然襲擊,制造了“確山慘案”。曲茹帶著揭露蔣介石制造慘案的有關材料趕回30軍軍部,途經27師駐地時,向黃樵松作了介紹。黃樵松當即表示:絕不參加摩擦活動,對沖出包圍的新四軍人員概不加阻撓。結果,27師防區(qū)非但未抓從竹溝突圍出來的新四軍人員,還幫助個別突圍人員安全轉移。
1940年初,黃樵松部移防河南葉縣時,國民黨第五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部接到密報,說27師有共產黨人活動,并很快逮捕了27師的團長陳扶民、杜新民等七人,交軍法處看押,并聲言要加以處決。曲茹到桑園找到黃樵松商量對策,黃樵松表示先設法營救,以觀事態(tài)發(fā)展。并說:“如果形勢緊迫,我可以把隊伍拉走,靠攏新四軍,繼續(xù)抗戰(zhàn)。”曲茹認為此舉須請示組織后再定。黃情緒激動地說:“我絕不會做民族和人民的罪人,逼得走投無路,我會殺它一個回馬槍的?!?br/>
后來曲茹到延安向毛澤東主席匯報了這件事。毛主席當時十分重視該部孫連仲、池峰城和黃樵松等人的情況,對黃樵松堅持抗戰(zhàn)、反對蔣介石制造摩擦尤為滿意。所以,當?shù)弥S樵松“拉出部隊,靠攏新四軍”的堅決態(tài)度后,指示曲茹繼續(xù)做好該部工作。
被逮捕的陳扶民、杜新民等七人,后經黃樵松等力保,得免于難,但都被逐出了27師。黃樵松也因此不再受到國民黨當局的信任,而調任68軍143師師長。
起義遇害的革命烈士
黃樵松整整參加了八年抗戰(zhàn),日本投降后,他滿以為從此國家可以太平,人民可以安居樂業(yè),但蔣介石集團卻蓄意挑起內戰(zhàn)。此時,黃樵松擔任國民黨整編30師(原30軍)副師長,他的厭戰(zhàn)情緒日益強烈,感慨“撕殺半生,如今還要打內戰(zhàn),國家何日得安定,人民何日得更生?”對老百姓在戰(zhàn)爭中遭受的苦難極為同情。
不久,黃樵松請了長假回開封閑住,特意書寫了早年的一首詩作懸掛在自己的住處:“十年戎馬久離家,踏遍關山與水涯。待到功成歸故里,攜兒月下種梅花。”這首強烈向往和平生活的詩作表達了他不愿參與內戰(zhàn)的心情。但是,閑居年余之后,黃樵松還是被強令召回軍中,當時整編30師駐扎于渭南,歸一戰(zhàn)區(qū)胡宗南指揮,軍長魯崇義調遷后,黃樵松升任整編30師師長。
1948年7月下旬,蔣介石讓胡宗南派軍增援太原,胡宗南將這一任務交給了非自己嫡系的整編30師,就在部隊奉命集結在西安機場等待空運時,黃樵松稱病住進渭南西關一家醫(yī)院,以圖躲避。胡宗南先后三次派人催促,老長官魯崇義、孫連仲也多方勸告,胡宗南最后一次還派人帶著他的手諭到渭南促黃北上,黃樵松只好應命,飛赴太原。
當他率領同自己出生入死的將士們身陷四面楚歌的太原絕地之后,面對渺茫黯淡的前途,黃樵松的內心極其苦悶。這時,黃樵松的西北軍老上級、起義將領高樹勛,給他捎來一封密信,勸他及早棄暗投明。早對中國共產黨非常崇拜的黃樵松,毅然決定陣前起義。1948年8月,國民政府在南京召開軍事檢討會議,會上決定將各整編師恢復軍的番號,整編30師改成30軍,黃樵松任該軍軍長。
1948年10月31日,黃樵松派遣他的諜報隊長王震宇和諜報隊員王玉甲穿越火線,來到華北野戰(zhàn)軍第一兵團8縱陣地接洽起義事宜。徐向前接到由8縱轉交的黃樵松的信件之后,回信一封,并派遣政治部主任胡耀邦和高樹勛將軍連夜與王震宇進行了會談,雙方很快談妥了起義的相關事宜。
11月初,黃樵松向該軍第27師師長戴炳南宣布了他的起義計劃并安排了任務。戴炳南自1932年起就開始跟隨黃樵松,深得黃樵松的信賴和重用,從營長、團長一手提拔到師長,十幾年共事的情誼使得黃樵松對戴炳南深信不疑。在上個月,黃樵松在與戴炳南討論全國戰(zhàn)局時,黃樵松說,東北失利,徐州也不妙,不如早作打算,戴炳南說,時機不到。此次黃樵松宣布全部起義計劃后,戴炳南認為閻錫山手中還掌握有大量軍隊,弄不好會全軍覆滅,請求黃樵松再認真考慮一下,黃樵松說沒有再考慮的必要,并命令他向所屬各團傳令行動。
戴炳南雖然勉強同意了黃樵松的起義計劃,但對固守太原仍存有一線希望。當天下午六點多,他找來他的結拜兄弟、27師副師長仵德厚等人商議對策,仵德厚等人勸他告密。戴炳南隨即派心腹向閻錫山“揭發(fā)”,背叛了將他一手提拔起來、同生共死十幾年、把他視為可以托付大事的生死之交的軍長黃樵松。
當晚10時,閻錫山以召開軍事會議為名誘捕了黃樵松,隨后又逮捕了從東山解放軍指揮部返回的諜報隊長王震宇、隊員王裕家以及同來的解放軍聯(lián)絡干部晉夫等人,11月6日將他們押往南京。
蔣介石對黃樵松的密謀起義十分惱怒。黃樵松等到南京后,蔣介石即指令組織軍法會審,由余漢謀任審判長,國防部第二廳、第三廳、軍法局、新聞局各派一人為審判官,并令“迅予嚴辦報核”。
1948年11月19日,國民黨國防部特別法庭開庭宣判。當天,特別法庭以“率部投降共軍”的罪名,判處黃樵松、王震宇死刑,以“煽惑軍人逃叛既遂罪”,判處晉夫死刑。黃樵松、晉夫均拒絕在判決書上簽字。11月27日,黃樵松、晉夫、王震宇三人被槍殺于南京江東門外中央軍人監(jiān)獄刑室。其后,王怡芳出重金買通獄卒運出黃樵松等三人的遺體,置棺立碑并葬于南京莫愁湖畔。
1949年4月,南京、太原終于獲得解放。出賣黃樵松的戴炳南、仵德厚被人民解放軍逮捕歸案。7月8日12時半,人民解放軍太原市軍事管制委員會特別法庭在太原前偽高級法院內,對戴炳南、仵德厚進行了開庭公審,判處戴炳南死刑,許德厚有期徒刑10年。戴炳南隨即被槍決。
1950年,政務院確認黃樵松為革命烈士,其照片、事跡、遺物均陳列于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供人瞻仰。1979年,黃樵松烈士的骨灰遷往舉義地太原。中共山西省委、省人民政府、省軍區(qū)、省政協(xié)及省城各界舉行了隆重的骨灰安放儀式。薄一波、程子華等領導人送了花圈和挽聯(lián)。悼詞稱贊“黃樵松烈士是一位有正義感、有民族氣節(jié)的軍人,是一位愛祖國、愛人民、愛和平的愛國人士,他為解放太原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雖死猶生?!边@是對黃樵松最公正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