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覺得,注釋是那般重要??捎幸淮危业膶?dǎo)師在編輯一位美國著名漢學(xué)家有關(guān)中國文化的專著時,將書后十幾萬字的注釋全部刪去,令我百思不得其解,他好像知道了我的心思,笑著對我說:“這些專著對于真正能讀懂他們的人來說,不需要注釋,對于讀不懂他們的人來說,就算有了這些注釋,他們未必能夠理解作品的真正涵義?!?恩師的這番話,令我如坐春風(fēng),沐于其中,數(shù)日已過,其聲仍不絕于耳,啟導(dǎo)著我去思索它的言外之意。
我們已經(jīng)習(xí)慣于給自己的生命一種解釋。我們汲取知識,是因為我們需要聰慧的大腦;我們鍛煉身體,是因為世界等著我們?nèi)?chuàng)造;我們種花蒔草,是因為它們的枝脈可以染綠我們的心靈;我們夜夜做夢,是因為我們瑰麗的幻想在夜晚也要接力奔跑……而每當(dāng)做錯一件事情,我們又總是百般地想給對方一個解釋,通過對自己行為的注釋,來贏得一點點的諒解,以及內(nèi)心的安寧??墒前?,我親愛的朋友,有的時候,我們是不需要注釋的,不論是我們的思想,還是我們的行為。沉默中,心有靈犀的人自能心領(lǐng)神會,而心律不同者即便你費盡口舌他仍會茫然不知。
相傳世尊一日在靈山會上,拈一枝金婆羅花示眾。時眾皆默然,不得其要領(lǐng),只有迦葉尊者破顏而笑,于是佛祖便將其“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傳給了迦葉。禪宗《無關(guān)門》第六則記載的這段“拈花一笑”的著名公案,是那么令人心動。
作為公司的管理者也是一樣,當(dāng)對你的下屬提出要求時,根本無需解釋為什么會提出這樣的要求;即使解釋,你的下屬也未必明白你的“良苦用心”。 “身正為范,學(xué)高為師”,當(dāng)你按照對你下屬的要求去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時,你無形中就會給他們樹立榜樣,他們會由衷地欽佩你,“心有靈犀”得按照你的要求去做,而又何必喋喋不休地對他們解釋呢?不解者,百思不解;知其心者,自會豎起拇指,由衷地為你叫好。
“一蓑煙雨任平生”,人生自在,曠達(dá)詩情,既是人生得意須縱酒,若遇坎坷仍自在,何必讓小小的不解,化成串串喋喋不休的注釋。我們何不在注釋與不注釋之間,留下一串爽朗而又曠達(dá)的笑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