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美麗,是需要有程度的。
并不是所有美麗,都能有普通的欣賞的,《紅樓夢》何等美麗,看得透的人就不多。美麗得普通的,就能為廣大群眾接受;美麗特殊,特出,美麗驚世,駭俗,美得令人神為之奪,氣為之窒,自然,能欣賞的人也少了,這是無可奈何的事。
美麗,在很多情形下,甚至十分自我,像男女間的戀情,對參與戀情的男女而言,自然都回腸蕩氣,悱惻纏綿;在旁人看來,也有可以被感染到的,也有不能的,豈能所有人的戀愛都能使旁人得到感染?戀愛的美麗與否,自然也只有當(dāng)事人才知道,是無法與眾多的人兼享的。
美麗自然也同群眾心理有關(guān),當(dāng)廣大群眾,或是社會風(fēng)氣,都是在一種低階段的情形下,就自然有低階段的美麗標(biāo)準(zhǔn)。叫非洲剛果的土人去欣賞《蒙娜麗莎的微笑》,只怕絕看不出什么美麗來,而等到剛果土人有機會逐步增加知識到了一定程度,自然也會隨著知識的增長,而逐步領(lǐng)略到高程度美麗的美麗之處了。
欣賞美麗,是需要有程度的,程度不夠,美玉在前,也不知所云,那是程度不夠者的損失,與美麗無尤。(選自《生活體驗》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