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紅酒來了,我們的生活在更加時尚、更加健康的理念引導下不斷發(fā)展??此埔环L順,然而市場的動向是千變萬化的,一個不經意的小趨勢就會讓現實翻盤,讓歷史重演。舶來紅酒火了,然而這種火爆會持續(xù)多久?商業(yè)化趨勢又會對消費者帶來怎樣的影響?拋開經濟環(huán)境,紅酒有多紅?我們要一問究竟!
時下葡萄酒風極一時,國人的消費習慣使得前幾年還名不見經傳的紅酒行業(yè)突飛猛進,“從上世紀8D年代后期開始,我們國內的葡萄酒市場經歷了五起五落。2006年是最近的一次抬頭,從市場上可以看到本地的新興酒行在一年多時間內先后開業(yè)又停業(yè),經過這次市場化的淘汰,從2008年底到2008年的開年,市場的后發(fā)力量迅速步人快速發(fā)展期,紅酒又火了起來,推助了眾多酒行,酒窖的發(fā)展壯大。這種快速的起落現象也讓很多行業(yè)內的專家感到吃驚。 身為《中外葡萄與葡萄酒)雜志社的總編輯陳謙,歷經三十多年葡萄酒行業(yè)沉浮的洗禮,在葡萄種植技術和葡萄酒釀造上都積攢了豐富的經驗,而對如今紅酒市場的反復和突變也了如指掌。
“這是一個良性的開端,雖然速度驚人,但是這并不影響葡萄酒市場的穩(wěn)定發(fā)展。究其原因主要是近年來國內市場的接受度激增,自從中國加入WTO,大家對舶來紅酒的接觸更多了,而且消費者對葡萄酒的認識也加深了,一種新的產品文化在影響著我們傳統的飲酒習慣,這是一種融合,也是市場發(fā)展的需要” 陳謙總編把如今紅酒文化的火速發(fā)展歸結于消費市場的意識需求。但是對于現今市場的現狀,陳總編也說出了自己的擔憂,“從消費趨勢看,如今上市的主流葡萄酒價位在一百多元左右。其實這并不利于紅酒的多樣化發(fā)展。而且進口紅酒在這個價位銷量的激增,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沖擊國產紅酒的保有量。事實也證明了國產葡萄酒的比例確實在下降,作為國內葡萄酒從業(yè)者,我們并不期望這樣的事情發(fā)生,況且我們國產葡萄酒在品質上與國外的同類產品比絲毫不差?!?/p>
陳總編的擔憂不無道理。從我們接觸和采訪到的紅酒消費者的購買習慣來看,大家對于“進口品牌”都有不一般的信賴,尤其是有一定價位基礎的進口紅酒。 “外來的紅酒應該是代表當地的地區(qū)特點,國外的葡萄園基礎較好,之所以進口他們的產品,是希望國人可以喝到原產地純正的地道的葡萄酒。”進口紅酒在價格上遙遙領先,可是價格是不是能夠完全體現出價值?這不單單需要經銷商的理念配合,更需要消費者有一定的購買意識,以及紅酒常識的普及,很多品質不錯的紅酒其實并非高不可攀,反而是商家為了迎合消費者對于高價酒的盲目信賴,人為地加高了價格。由此看來,選酒更直接也是最可靠的標準,應該是個人的口味與價格承受力,一味追逐所謂的高品質反而會陷入一種誤區(qū)。“除此之外,隨著進口量的增加,面對中國這樣一個大市場,很多外國酒莊也在慢慢改變,他們?yōu)榱擞蠂说娘嬀屏晳T和消費理念而特別提供中國專供的酒型,為結合中國市場做的改變,這恰恰是我們所不鼓勵的。”
針對消費者購買高檔酒收藏的情況,陳總編也糾正了一些藏酒誤區(qū)?!安皇敲靠罴t酒都是適合久藏的,葡萄中單寧的含量決定了紅酒的保存時間,葡萄品種不同,保存期也會有所差異,所以未必是昂貴的酒就一定適合收藏,收藏必須懂酒,每款酒都有自己的適飲期,收藏者需要特別留意,不要盲目久存。至于開瓶后的紅酒,喝不完可以真空處理后冷藏,最多放置三天,其他方法都會造成酒體氧化,甚至是變質,大家最好謹慎處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