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時光·鹿包專欄
咖啡時光,剛好用來讀書,畫畫,彈吉他,以及說壞話。
deercake@gmail.com。
有一個我的人生片段,一直被自己牢記。那天正是我20歲生日的前一天,一個春寒料峭的陰天,我一個人默默走在一條蕭瑟的街道,耳朵里塞著隨身聽的耳機。那個時候包圍我的音樂,是一個叫做“Dead Can Dance”的樂隊——那陣子我深深迷戀這支4AD旗下的澳大利亞樂隊,而他們的風格,被稱作darkwave。
很奇怪,看起來一直陽光歡快的我,怎么會喜歡這么一支陰暗的、與死亡共舞的樂隊呢?潮起必有潮落,因此人也不可能只有一面性,我們誰也不是漫畫抑或偶像劇里的虛擬角色。
記得那天回家,我寫了一篇文章,發(fā)在了當時很有人氣的武漢搖滾網(wǎng)論壇。那篇文章的標題叫做,《19歲的最后一天》。
后來回想起來,我性格的定型,正是在19歲。
19歲我讀大二,留紅色長發(fā),熱愛搖滾樂。
第一次接觸這個東西是在高中時,那個前文中出現(xiàn)過的我喜歡的男生偷偷帶我去他家參觀他新買的電吉他,告訴我他想要組一支樂隊。沒想到幾年后,他不再聽崔健唐朝黑豹,而組了樂隊的那個人,卻是他心目中乖巧如小妹妹般的我。
在我剛開始愛上搖滾樂時,也正是我那渴望看世界的心大大打開的時候,我想要以自己的方式并且有尊嚴地去成長——所以我特別理解去年大熱的那部英國電影《成長教育》里的女主角,就像欺騙了她的男主角所言,“我就喜歡你這樣好學的年輕人”,只是她選擇了投機取巧的方式并為此付出了代價。
而我為自己選擇的方式,則是追隨搖滾樂。
大二的一天,一個跟我彼此有好感的男生想約我打電話問我晚上干嗎。我說去看搖滾現(xiàn)場。“搖滾?邁克爾·杰克遜嗎?”我立刻對他好感盡失:“邁克爾·杰克遜是搖滾樂……土不土???!”這樣的事情在現(xiàn)在的我看來的確好笑,但那時的我就是那么偏執(zhí),抱著一個頑固的念頭:這個世界上的人分兩種,熱愛搖滾樂和不愛搖滾樂的。不愛的人,不與為伍。
以這種狹隘也偏執(zhí)的方式,我極其緩慢地成長了起來。壞處當然挺多,但好處也很明顯且珍貴——它幫助我一直保留著一份對這個世界最初的愛與純真。從實用性的角度來講,這種東西沒什么用,但是后來,我發(fā)現(xiàn)自己在其中獲取了力量,并且找到另一個自我。另一個自我支撐著現(xiàn)在的我,唱著陽光歡快的歌兒,不輕易受傷害。
禪學大師鈴木大拙曾這么歸納:“一般來說,中國是一個最講求實用的民族,而印度卻是一個喜歡幻想和傾向高度思辨的民族?!?/p>
我媽前不久這么對我說:“不管怎么說,你長成了一個跟我們一直以來的期望和培養(yǎng)目標完全不同的模樣。我們本指望你是大家閨秀,但現(xiàn)在的你……只能用另類來形容。”
我笑嘻嘻地表示了同意。蘇格拉底的母親曾以為自己的兒子瘋了,我媽僅僅覺得我另類,可見我不偉大,只是比平庸那么不平庸一點,只是比一般中國人更印度人一點。
大學畢業(yè)后,我讀到毛姆的《刀鋒》,后來我又重讀了兩遍,此書成了我至今最愛的一本書。書里的故事發(fā)生在上世紀初,在“美國夢”即將夢想成真的本該激動人心的年代,一個叫做拉里的美國年輕人卻選擇了一條跟別人不一樣的道路。他沒有投入資本主義淘金的洪流,而是讀書,窮游歐洲,一邊從事最基本的體力活……最后,他回到美國,做了一名出租車司機,寫作他永遠不會出版的書。
即便我沒有經(jīng)歷過拉里的一戰(zhàn),沒有見證過真正的死亡,但我從沒放棄過對死亡這件事的思考。在我的整個大學時代,我一直抱著一種巨大的迷惘,而且至今仍沒有完全被解答的迷惘?;蛟S這種迷惘很多人都有過,但是不待真正想透徹,大部分人已被卷入現(xiàn)實生活的洪流。
而我堅信小說虛構人物拉里的存在,因為我知道這世界有不少堅守自己心靈的人。他們其中的幾個,就是我的朋友。
當年在武漢搖滾論壇的原創(chuàng)文學板塊(以及后來出現(xiàn)過一段時間的馬桶網(wǎng)),我結交到幾個一起寫作的朋友。這些人有的寫實驗小說,有的寫詩,不求發(fā)表也不求物質(zhì)回報,只因滿溢的內(nèi)心世界需要一個出口。而這些人,即便現(xiàn)在分布在不同的城市——武漢、成都、上海、宜昌……依然保持著聯(lián)絡,我們說話的方式也還跟當年一個樣。
我一直覺得,大學是我開創(chuàng)出自己人生道路的重要時期。沒有清晰的目標,也從來不是勵志人生的風向標。但大學對我的意義是,我明白了我的世界不僅僅是通向社會的那個大學校園,也不僅僅是我很熱衷光顧的學校附近做搖滾現(xiàn)場的酒吧;我的朋友不僅僅是我的大學同學,而我的老師也不僅僅是我的學校老師。
我的大學,是叫現(xiàn)在的我每次回憶起來,都會重新感知到自己曾飛速成長過的力量源泉。
寫這期專欄時,我一直在重聽19歲時喜歡的Dead Can Dance,這音樂不消極也不陰暗,它或許是一種反抗。而反抗給人力量。
人生的道路那么漫長,盡頭一定是死亡。那么這過程的意義到底是什么?我也還在繼續(xù)尋找,等待答案。但是不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