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生,一共,可以做多少事情?那么多年,一轉眼,就過去了。可是,就是,回避不了。我們曾經(jīng)無數(shù)次地尋找,尋找符合我們自己生命和意識的東西,不可得,才是常態(tài)。于是,老沈自己開始了做家具的營生。
一切都是有淵源可循的
1983年春天里的一天,在父親的指導下,老沈第一次拿起鋸和斧子,開始正式地繼承起祖上的木匠技藝。第二年,他升入大學,開始了專業(yè)的“家具設計”學習;在另一個遙遠的城市,合伙人譚姐在8年后那個春天,因為一場婚禮所需要的“別致”嫁妝,用紙板縫制出自己的第一件家具設計作品——茶幾,至今,那個茶幾仍舊是弧品。
在那個物質貧乏的年代,設計是超出普通民眾理解的詞匯,少數(shù)人在踐行,極少數(shù)人能堅持至今。
我們恍惚的時光與生命的痕跡,都在各種糾結中,匆匆消逝。時間,構成了我們生命的全部。
醞釀了23年后,U+家具應運而生。然而,U+的時間如何定義?U+又應該去敞什么?
早前,我們的家具大都是從上一輩傳下來的,如若不夠,就需要砍自家院子里的樹,請木工做。在中國歷史上,不論官方還是民間,都有貯材計劃。一般平民百姓都是由上一代傳下來的經(jīng)驗和自己的能力進行貯材,往往是父輩替自己的子孫種下良木擇吉日伐幾棵自家院中的樹,請木工鑿之雕之,嘉木遇良師,其果堪比金銀。祖輩耕種不倦,父輩守候不殆,陽光從隙縫中投下如同影像的畫卷,里面有將來的生活藍圖,甚至子子孫孫的生活藍圖,都在這之上了。
在工業(yè)生產(chǎn)泛濫的今天,手工制造、卯榫結構、年久的老木都已經(jīng)遠離我們的生活,密度板、快餐式的組裝家具填滿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城市化進程里,遷徙是主旋律,于是我們輕易地丟掉了那些歷經(jīng)時間的大件家具,開始了“宜家”生活,我們,都成了自己生活的旁觀者。丟掉了過去,幸福的滋味似是而非。所以,我們會在生活了多年的城市迷路。
2006年11月18日,落戶富翔天地;2007年9月8日,漂白黑夜;2007年11月17日,開鋸;2008年4月7日,第一件家具誕生;2008年5月1日,五月風展覽;2008年7月3日,泉樂坊創(chuàng)意展;2008年10月28日,緣木求境展;2008年12月28日,嘉匯賣場開業(yè);2009年4月18日,第五屆中國國際家具(北方)家具展/青島;2009年10月30日,青年會概念展;2010年4月25日,第六屆中國國際家具(北方)家具展/青島;2010年5月23日,產(chǎn)學研展;2010年6月27日,大舜天成U+家具館,開館。
也許,老沈要做的,首先是尋找。尋找中國傳統(tǒng)技藝的迷人之處,發(fā)掘中國日常傳統(tǒng)的智慧,儲上木以待良工,造家具以成大美。老沈還要繼續(xù)。因為傳統(tǒng)并不限于時間,設計的“繼續(xù)傳統(tǒng)”也決不意味著簡單地回到過去的設計語言和形式風格,而“崇尚現(xiàn)代”也決不僅僅以提供新奇為目標,它們的意義均在于發(fā)掘與我們的?;?、心靈和記憶真切相關的東西,它們的目標均應指向——“人類詩意地棲在大地上”的理想。
這就是老沈的理想。為一部分人,做,可以傳世的,有理想的家具根本不移,薪火相傳
《CITYIN》:U+家具是你親自設計的,請你談談U+家具的設計理念是什么?
沈寶宏:空間與家具,人與世界,勿論繁雜,寧靜至樂是境界之一。U+家具根植傳統(tǒng)技藝,以日常智慧為基礎,嘗試用純粹優(yōu)雅的東方式感性線條,消除一切設計的界限,從而達到和諧之美,成就生活精神之器。U+家具館所采用基本材料,從木到草到紙到布、繩間的關系,也充分體現(xiàn)了U+家具的設計理念,謹以此向生活致敬,向智慧致敬,向生命致敬。
《CITYIN》:我知道你帶著你的團隊、你的家具,獲得了不少國家級家具設計大獎,能簡單介紹一下相關情況嗎?
沈寶宏:因為家具設計是我剛剛嘗試的一個新領域,還屬于探索階段,但是卻得到了業(yè)內(nèi)人士和市場的關注。“澄”系列家具包括了案、幾、椅等幾件作品,其元素還是中國傳統(tǒng)家具里最傳神部分的現(xiàn)代演繹,這組作品入圍有著“設計界奧斯卡獎”之稱的百分百設計大賽,并獲優(yōu)秀成果;在北方國際家具展上我們也斬獲兩金一銀一銅的好成績。
《CITYIN》:一個好的家具設計師需要具備哪些素質?
沈寶宏:首先設計師要懂生活,理解生活,一切設計的原點都要從生活出發(fā);第二,設計師要始終保持一顆長盛不衰的好奇心以及熱烈而不帶偏見的探索精神;第三,要有感性發(fā)散的創(chuàng)作思路,更要目有嚴謹科學的理性思維。
《CITYIN》:創(chuàng)作過程中最讓你開心的部分是什么?
沈寶宏:創(chuàng)作過程中最讓我開心的是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了對設計新的理解或對工藝有了新的解決方案。
《CITYIN》:在你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有沒什么嗜好子?(咖啡、酒、煙)或是一定要堅持的原則?
沈寶宏:最艱難的時候會不由自主地拿出我的煙斗,不是為了抽,而是通過撫摩把玩讓自己靜下來;高興的時候也會點上一袋,讓自己興奮的情緒隨煙霧飄去,煙抽完了,要繼續(xù)冷靜下來,畢竟路還長著呢。設計師最終是服務于客戶的,客戶的要求千千萬萬,我的堅持就是讓客戶的要求在方案實現(xiàn)中更加合理、更加美觀。
《CITYIN》:你私底下有什么愛好?這些愛好對你的設計有什么影響嗎?
沈寶宏:看圖,各種各樣的圖,甚至機械圖紙都讓我研究很長時間,所以我經(jīng)常說自己不是個設計師,更像一個工藝師傅;愛好喝茶和收藏茶具,我經(jīng)常會通過一些茶具的造型去發(fā)現(xiàn)和理解真正的中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