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前言
20世紀50年代開始,自主學習就成為教育心理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近幾年隨著教育觀念的更新和對學生培養(yǎng)目標的變革,自主學習已成為一種實現(xiàn)新時期教育目標和素質教育的一種教學模式,并在實踐中受到教育界的肯定。在中學體育教學中運用自主學習模式進行體育教學是對傳統(tǒng)以教師教授為主,教學中教師為主體,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模式的革新。在教學中合理的運用自主學習,可以避免學生產生傳統(tǒng)以教師教授為主的教學模式的排斥心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思維分析能力和自學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和能力。自主學習模式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合理運用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更好的完成中學體育教學目標和新時期的教育目標。
1、中學體育教學中采用自主學習模式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自主學習模式對于改變目前中學體育教學中學生喜愛體育,但討厭上體育課的現(xiàn)狀提供了一種新教學模式的嘗試,通過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并采用各種策略和手段,在學習內容、學習時間及學習方法等方面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空間,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意識和體育學習能力,最終達到提高體育教學效果和體育文化素養(yǎng),培養(yǎng)終身體育意識和能力的目標。
1.1與傳統(tǒng)體育教學的比較分析
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觀念認為教師是知識的源頭、學習的榜樣。教師把課堂當作傳授知識與技能的場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主導作用。大多數(shù)情況下,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和技能,學生的自主性很大程度上受到壓制。
體育自主學習則強調學習者擁有對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方法以及使用學習材料的控制權,也就是說學習者可以根據(jù)個人的實際情況,在教師的指導與幫助下,制定符合自己實情的學習策略,并較自由的選擇練習方法和輔助材料,完成具體學習目標。這種教學模式把體育教學由“教”為主變成“學”為主,極大的給學生以學習的自由,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在學習過程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考能力、協(xié)作能力和觀察能力等素質,極為符合新時期素質教育的目標。
1.2新時期學校體育目標的需要
學校體育的終極目標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意識和體育能力,要完成這一目標,首先就要求學生在意識上喜愛體育,并積極參與體育,同時需具備一定的體育學習能力。體育教學要完成這一目標單靠灌輸式的技能傳授是無法實現(xiàn)的,必須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喜歡體育,思考體育,學習體育最終形成終身體育意識和習慣,具備一定的終身體育技能。而體育自主學習模式則非常重視激發(fā)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并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體育意識,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更加有利于學校體育目標的實現(xiàn)。
1.3“以人為本”理念下學生個體差異性的需要
身體素質、技能基礎以及個人理解能力的差異決定了在體育教學中不能“一刀切”,都采用同樣的要求和同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必然抹煞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造成的不同需要,就談不上“以生為本”了。新時代的體育教學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在教學過程中采用自主學習能充分學生的主體地位,可以根據(jù)個體的差異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采用適當?shù)木毩暦椒ㄊ姑總€個體都能獲得成功,提高學習效果。因此在中學體育教學中采用自主學習是“以人為本”理念對體育教學提出的新要求。
1.4中學體育教學實行自主學習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新課標的實施使各個學校的體育教學變得更靈活、更自主,學??梢愿鶕?jù)各校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內容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激發(fā)學習主動性,很多學校都實行了選項教學,滿足了學生對學習內容的需要,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使自主學習的主體——學生有了自主學習的能動性。同時,中學學生的思維相對發(fā)展到了一個相當?shù)母叨?,具備自主學習所需的思維能力和觀察能力等,在教師的引導下能通過合作或獨立完成教師安排的任務。在“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下,只要教師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發(fā)揮學生的聰明才智,自主學習模式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是確實可行的。
2、實施程序和策略
2.1基本實施程序
自主學習模式的理論基礎主要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人本主義學習理論”、“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等。因此,在自主學習模式中要求教師在學習過程中提供學習材料或者建枸學習情境來幫助和指導學習者主動進行知識建構,讓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程序,最終達到自身認知結構的升華,提高技能學習的效果。在學習過程中要充分體現(xiàn)以生為本的理念,尊重學生的意愿、情感和需要和價值,在學習中充分體現(xiàn)出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愿性。此外,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還要求教師在安排學習任務和要求時必須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使學生能在同學或教師的幫助下達到要求,才能真正達到自主學習。中學體育教學中采用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的基本程序如。
2.2實施途徑與方法
2.2.1及時做好角色轉換。明確教師的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
師生關系反映了教學中對學生地位的定位,體現(xiàn)了一定的教學思想。在傳統(tǒng)體育教學中,教師是完全支配學生的,學生都是被動的接受體育教學,沒有自主學習的意識。因此,要在體育教學中實施自主學習,首先,就要使教師的角色進行轉換,由課堂的主導者向課堂學習的設計者、幫助者和引導者轉變;其次,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和激發(fā),就要充分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學習,自我思考等。教師需要對學習的方案進行設計,創(chuàng)設一定的學習情境,靈活采用各種學習方案,并積極采用語言等激勵學生順利進行自主學習。
2.2.2合理制定學習目標和任務
自主學習需要制定具體的學習目標和任務,然后通過學習來達到和完成這些任務。學習目標的確定應依據(jù)
“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能力,制定的目標要以學生通過一定的努力能夠達到為宜,同時,教師制定的目標應該是指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目標,并不一定是技術技能的掌握情況的目標。合理的學習目標和任務,不強調壘班目標的統(tǒng)一,而是關心在學生個體基礎上的發(fā)展和提高,這也符合學生個體差異存在的實際情況。由于目標的選擇具有很大的自主性,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滿信心和學習興趣,能有效的促進自主學習的順利進行。
3、靈活采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或組織形式,并提供足夠的學習材料支撐和幫助
實施自主學習模式的關鍵是提供各種條件,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進行自主學習,可采用自選法、創(chuàng)設情境法、直觀法、選項法等并結合按興趣或體能為標準的分組學習方式來實施自主學習可以提高學習效果和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時候很難獨立完成教學目標或學習任務,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教師提供足夠的學習輔助材料或者在學習碰到困難時提供及時的反饋與幫助。例如提供一些掛圖或圖片以及一些引導性的語言或示例等。在教學過程中還要為學生提供充分的自由空間,包括對學習內容、學習時間和學習方法和方式的選擇自由;同時在實施教學過程中又不能完全放任學生自由活動,否則就會走向“放羊式”教學的極端。
4、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中學體育教學中實施自主學習模式的教學效果在很大程度上由學生的學習能力來決定。同時,由于學生個體的差異,在教學中不可能按照統(tǒng)一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來實施教學,在很大程度上要由學生個體根據(jù)個人的實際情況,主動有意識的完成具體的學習任務和目標。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注重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從剛開始的“被引導的體育學習”逐步過渡到“半自主的體育學習”,最后達到對學生“完全自主的體育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