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場考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民族文化燦爛輝煌。沐浴在璀璨的古文化中,逡巡在古詩詞的情韻中,我們會受到怎樣的熏陶、啟示與教益?而《紅樓夢》作為文人創(chuàng)作的古典小說的代表作,一直影響著后世,我們從中又會得到哪些感悟呢?
請以“我看《紅樓夢》”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詩歌外,文體自選;③標題自擬;④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紅樓夢》是中國古典文學的巔峰之作。作為一名高中生,以《紅樓夢》作為寫作對象,無疑是難了些。但是,寫作此題的好處在于,學生可憑借自己的閱讀功底來選取其中的一個點來寫,可以是一個人、一首詩、一個情節(jié)、一個片段、一個詞,甚至是寫法上的一個技巧來談,來感,來評。因為“我看”可以“看”全貌,也可以只“看”其中的一個側面,乃至某個人的一顰一笑、一言一行。這里的“看”,有吟詠、品味、欣賞、揣摩等意思?!拔铱础保筛鶕约核莆盏牟牧?,擅長的文體來選擇要寫的內容與題材。如果你熟悉賈寶玉、林黛玉,就從賈寶玉、林黛玉入文;如果你知曉某一首詩詞歌賦、某一情節(jié)片段,就從詩、情切入。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引”不是原文照搬,而是有目的的選擇,要能引發(fā)“我”的感想、感悟,要讓自己有話可說。在具體寫作中,則可敘議結合,可一人(事)一感,也可寫成書評。
素材必備
1.《紅樓夢》是中國許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這名目的書。誰是作者和續(xù)者姑且勿論,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魯迅
2.作者持民族主義甚摯,書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淘?/p>
3.人是活的,書是死的?;钊俗x死書,可以把書讀活。死書讀活人,可以把人讀死。
——郭沫若
4.不去讀書就沒有真正的教養(yǎng),同時也不可能有什么鑒別力?!鄱韲莺諣栣?/p>
5.賈雨村叫什么?叫賈化,文化的化。賈化為什么叫雨村呀?“春風化雨”,出自《孟子》,高層文化,名和字關聯(lián)。但是還有一層,賈化就是說的都是假話。雨村,假語村言,你看妙不妙?甄士隱,人人都知道,諧音是把真事隱去。甄士隱叫什么?甄士隱叫甄費,費是消費的費。來自《大學·中庸》的一句話:“君子之道,費而隱。”這在曹雪芹時代,凡是讀書、識字的,一看都明白。甄費,是個大廢物,這個人什么也干不了,在社會上立不了足。這么簡單一個名和字都含有中華文化,都得有考證。
6.以往的小說寫人物是說話人、作書人站在一個固定的立足點,正面看這個人,正面寫這個人,這個人怎么出來?戴什么帽子?穿什么衣服?說什么話?就是這樣一個關系、一個距離、一個角度,都這樣,就好像你看木偶。一個小戲臺,出來一個小人,又說又唱,唱完了就倚在這個臺的背面,一個一個的,而且都是這么一個角度給你看。曹雪芹第一次不知道什么神通,他利用手中的照相機,用特寫,變角度、遠近、仰低……他用的手法恰恰就是如此。
現場作文一
致紅樓女兒們
□徐冰潔
我該用怎樣的眼神去告訴你——我所眷戀的人?我該用什么樣的話語讓你體會我的熱情?我該用多少淚水去陪伴你,在你嘆息的時刻?
我最想呵護的你,是如花美眷,也是嬌柳病體。一株絳珠草,為報當年情,流盡心中淚??v是流干血淚,也難斷情絲。血染鮫帕,你將當年的露水化為淚珠還予他。露水含情淚蘊愛。前世相識前世緣,今生情種今生滅。雙雙余單空獨悲,無人懂。你腫了雙眼,酸澀了心間。
榴花開了,嶙石怪異,閑亭靜水,這就是你省親的時候看到的大觀園的景致。在這里,你已經看到了這個偌大家族的衰敗。宮中榮耀富貴,紙醉金迷;然廟堂光彩漸隱,族火衰敗,終究你也只是虎兔相爭大夢歸。元春,你又何必嘆息呢?
我知道你恨,恨自己是偏房所生。你那么努力地做著一切,想得到與自己所付出的相同多的一切!可你忘了,那時候的你永遠都無法得到平等的對待,封建等級制度本就是如此殘酷。無奈、痛苦、不甘的探春,別再恨了,何苦呢?
你那么穩(wěn)重。你雖不如晴雯靈巧多姿,也不如小紅風流多情,但你知曉怎樣去討好主子以獲得想要的地位。你討好寶釵,幻想著與未來的寶二奶奶和諧相處;你投靠王夫人,在老太太面前說王夫人的好話,力求坐穩(wěn)姨娘的位置??墒牵銋s忽略了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賈寶玉重視你,卻并不愛你,更不會娶你。襲人,你不累嗎?
明白自己地位低微,卻擁有一顆高傲的心,這已經注定了你的結局。霽月難逢,彩云易散,如此性格,也只有賈寶玉這種鄙視封建制度的主子才能和你打成一片。想想你撕了賈寶玉多少扇子!一下下,一柄柄,全都撕掉了,就這樣你也斷送了自己的性命,因為主子說你把賈寶玉勾引壞了。于是,你離開了主仆不平等的世界,多情的賈寶玉也只能去那水邊悼念,牽掛你。晴雯,無論你在那樣的社會中如何掙扎,都不會有好結局。
你不是凡鳥,只是來錯了世界。賈母很重視你,你從心底想把賈府的境況轉變,可是你一個人吶喊的聲音太微弱了。生前你風風光光,死后卻落得如此下場,哭向金陵事更哀。鳳姐,人的生前死后事,你總該看透了吧?
欲潔何曾潔?云空未必空。你看破紅塵,遁入空門,獨臥青燈古佛旁,青茶一盞,磚墻一堵。如此高潔的你,在那個年代是難以生存下去的,你硬是將潔白的花瓣投進了污濁的泥淖中。我想,妙玉,你一定很痛心。
……
紅樓女兒們,曹公將你們心中的傷痕委屈譜寫成了這一紅樓斷腸曲,惹得多少淚珠兒流,莫言紅袖啼痕重,更有情癡抱恨長,字字看來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平常。
【教師亮分】
基礎等級36分+發(fā)展等級17分=53分
【言之有據】
本文作者將目光聚焦于“紅樓女兒們”的身上,選點集中而高明。因為“紅樓女兒們”的個性鮮明,命運不一,這就為寫文章打下了有話可寫,有情可抒的基礎。綜觀全文,作者對人物的把握較為準確,評點較為中肯。至于要感評出個性與深度,對于一個高中生來說就近于苛刻了。
現場作文二
淡泊你的愛
□王亞偉
花瓣紛飛,一曲紅樓縈繞其間;亦盼,亦怨,亦恨,風雨飄搖,徒留一縷香魂,穿越千古,感動人無數。
她——林黛玉,一個如花般迷人的女子。賈寶玉贊她:“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边@朵花凋謝時凄慘悲涼,“香魂一縷隨風散,愁緒三更入夢遙”。
她,對賈寶玉的情,對賈寶玉的愛,那是真正的“山無陵,天地合,乃敢與君絕”。賈寶玉憐她,愛她,不正是她的與眾不同嗎?她沒有像旁人那樣規(guī)勸賈寶玉以功名為重,只求“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共看庭前花開花落。她的傷心,她的眼淚,只因賈寶玉不懂她的心。她吟哦著“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尤其是臨終的那聲“寶玉,你好……”,恐怕也傳到了賈寶玉耳中,不然賈寶玉怎會因她之死而靈氣盡失呢?恐怕他們的生命是相通的吧!而相通的生命是美的,因為它煥發(fā)出了原本絢麗的光芒,無法割舍的關懷,綿綿不絕的愛。再讀《紅樓夢》,在那個時代有太多的生命活得太累了,為權力而鉤心斗角,為利益而魚死網破,為利益而棒打鴛鴦,使有情人不能終成眷屬。這恐怕就是魯迅先生所說的悲劇——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林黛玉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之情,賈寶玉的“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的愛,讓世人銘記,讓后人惋惜。這份真愛逝去了嗎?沒有,經過時間的洗禮,它依然沒有褪色,依舊活在我們心中。所以結局如何也就不那么重要了。我們應該學會淡泊地去看問題,因為唯有淡泊,才能品出最細致、最深入、最有價值的人生。
人生如品茶。品茶的感受不在于喝茶時的那種酣暢,而在于一杯清茶在手,或聞著杯中清茶的淡香,或淺酙低吟,或品味口中留下的余香。人生的許多心結,也就在這時間中悄然解開,在這茶葉的沉浮中淡泊開來。
【教師亮分】
基礎等級38分+發(fā)展等級14分=52分
【言之有據】
《紅樓夢》中的林黛玉是最讓人愛憐的,寶黛愛情也是最讓人感慨欷歔的。然而本文的作者卻一反常人之看法,一反國人之希望大團圓的結局,提出了只要是真愛就不會逝去,結局如何也就不那么重要了的新觀點,讓人耳目一新。
延伸訓練
1.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對美麗的風景,誰都會欣賞,贊嘆那如詩如畫的意境;面對丑惡的事物,人們也都會厭惡和鄙視??蛇@僅僅是對事物表面的理解,透過事物的表面去看事物的本質,這就是深刻和真懂嗎?看世界不僅是用眼睛看,更需要用心理解!用幼稚或偏見的眼睛看世界總是不妥的,也許最需要的是冷眼看世界!用客觀的冷眼旁觀世界,從美麗中看出丑陋,從丑惡中看出善性。這才算觸摸到了事物的本質。
請以“冷眼看世界”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標題自擬;④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香港鳳凰衛(wèi)視中文臺有一個著名欄目《小莉看世界》——世界的山川河流、人情風物、政見要聞均可通過“小莉”的“眼”看、“耳”聞、“心”感來展現?!袄溲劭词澜纭迸c之相同的是文中的“世界”所包含的內容,必須通過“我”來展示。不同的是,作為電視節(jié)目中的“世界”展示,客觀性強,主觀性弱;本文則相反,主觀性強,個人色彩濃烈。其次是文中的“世界”所展示的內容可大可小——大至世界風云,小到自我的內心世界,只要是文章內容表達所需,即使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也可入眼、入文。再次是“看”,即辨別、辨析的意思;“冷眼看”是客觀、平靜、公正地辨別、辨析。
2.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作為青少年心目中的偶像,劉德華長盛于歌壇數年,追隨者有之,不屑一顧的亦大有人在。
請以“劉德華其人”(或“某某某其人”)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標題自擬;④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青年學生對明星的崇拜,由來已久。對明星藝品、人品的評價也各有不同。對此,你可抓住其中的一點來歌頌、評點,談自己的感觸、看法;對明星的言行,成名后的光環(huán)、成名背后的艱辛來談、來議,從中歸納出一個觀點或哲理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