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加入WTO以來,對外交往和國際貿(mào)易越來越頻繁,不管在政治上,還是在經(jīng)濟上,跨外翻譯日益重要。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qū)е略谏虅沼⒄Z翻譯中存在文化差異,就對此問題進行分析和論述,并提出幾點解決文化差異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跨文化翻譯;文化差異;對策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0)09-0235-02
所謂的跨文化交際就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交際的過程。不同國家、不同民族其文化背景、風俗習慣、風土人情等就會不一樣。商務英語翻譯就是一種跨文化交際,故在進行對外翻譯的過程中,翻譯人員一定要了解異國的文化背景、風俗習慣等,對比我國的文化背景,熟練掌握兩國的文化差異,使用準確的詞語、語匯,并按照國際商務英語翻譯的4Es標準等使這些文化差異在翻譯過程逐漸消除。
1 導致文化差異有以下幾個因素
1.1 對事物認識的文化不同
dragon(龍)在中國人心中,是吉祥的象征,而在西方國家,dragon(龍)成為邪惡的代表。另外,dragon(龍)在西方國家還有“潑婦’的意思。可見,不同地域、不同國度的人對事務的認識就不一樣,甚至完全相反。因此,在翻譯時就要特別的注意,可以采用其他的詞語或詞匯來代替,變?yōu)橐环N對等的文化信息,這樣不僅能將意思表達清楚,也不會引起其他的異議。例如,我國著名的“白象”牌電池,直接翻譯程英語是White Elephant,這樣的翻譯沒錯,但在西方中的White Elephant卻是“不但沒用處,反而會增添麻煩的東西”之意,若在西方國家翻譯“白象”牌電池時翻譯程成White Elephant,銷量定是上不去,這時,可以考慮用一種西方人心中象征著強大、有力量的動物lion來代替,將“白象”譯成Brown Lion。這樣意思表達清楚了,消費者也不會對此有誤解。
1.2 自然環(huán)境的不同
1.2.1 地理位置的不同
英國西臨大西洋,東面是歐洲大陸,西風從大西洋吹來,因此“Zephyr”(西風)一詞在英國人眼中,是溫暖和煦之意,它蘊含了英國特有的文化氣息,故英國人選用“Zephyr”(西風)一詞作為汽車的商標,這就是理所當然的事。而在我國,東風素來有送暖之意,因此,我國的第一汽車制造廠就會使用“東風”作為生產(chǎn)的汽車商標,而不會使用“西風”作為商標。
1.2.2 諺語的不同
諺語是語言的精華凝練劑,它能用簡單通俗的語言反映出深刻的道理。然而不同的自然環(huán)境也造就了諺語不同的詞語側(cè)重點。例如:事實勝于雄辯。(Facts speak louderthan words.)此外,在進行國際商務翻譯時,特別要注意文化背景的差異,不要用包含中國地名或人名的漢語諺語去硬套英語諺語,也要避免西方的地名或人名出現(xiàn)在漢語諺語的英語譯文里,以致造成翻譯不清,甚至形成矛盾或不倫不類的尷尬情況。
1.3 風俗習慣和民族心理的不同
由于國家所處的地理位置、歷史文化背景和風俗習慣不同使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對顏色的認識雖然相同,但在感覺上就不同,甚至完全相反。例如,藍色在西方國家有憂郁的含義,美國有“藍色星期一”(blue Monday),指心情不好的星期一。在我國有一種叫blue sky(藍色天空)的衣服,但在英語中卻是“沒有價值”之意。此外,埃及人和比利時人視藍色為倒霉的顏色,而藍色在中國人心中卻是晴朗清新之意。
“紅色”在英語國家視為殘暴、不吉利,紅色意味著流血。而在中國紅色預示著喜慶,中國人結(jié)婚習慣穿紅色衣服。經(jīng)商時,商人希望“開門紅”。經(jīng)營賺錢了,大家都來分“紅利”。某員工工作出色,老板發(fā)給他“紅包”。
“白色”在西方人眼中象征著純潔美好之意,故在結(jié)婚之時,新娘都是穿著潔白的婚紗,而我國卻恰好相反,在我國在人去世時看到的大多數(shù)都是白色。
“綠色”在馬來西亞被認為與疾病有關。在西方文化中,人們可能將綠色和“缺少經(jīng)驗”聯(lián)系起來,而在中國綠色代表春天,象征新生和希望。
1.4 心理特點的不同
在不同的文化環(huán)境中人們的心理特點是有差異的。所以在西方國家,人們尤其是女性,是很忌諱被問到年齡,而在我國大部分情況下是沒有這一忌諱的。這樣的差異在商務交往和商務翻譯中是不容忽視的。因此,無論是從事商務英語翻譯還是從事商務活動都很有必要了解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和不同詞匯在不同語言環(huán)境下的差異,并以此為基礎將商務交往中的失誤減少到最低,以期獲得效益的最大化。
1.5 數(shù)字的文化不同
在西方,“十三”被認為是不吉利的數(shù)字,其原因就是與圣經(jīng)故事中耶穌被他的第十三個門徒猶大出賣有關。所以,在西方國家,人們通常避免使用“十三”這個數(shù)字。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數(shù)字“十三”沒有這種文化含義,中國人比較忌諱的是“四”和“七”,“四”諧音就是死之意,不僅我國這樣,日本也如此,同樣忌諱“四”字。在西方音樂界及作曲界中忌諱“九”,因為貝多芬創(chuàng)作了舉世聞名的九大交響曲后辭世。此后舒伯特、德沃夏克、威廉斯等名作曲家也都在寫完九首交響曲后與世長辭。而我國“九”有著長長久久之意,是個褒義數(shù)字。在我國比較熱衷于“八”,“八”和“發(fā)財”中的“發(fā)”諧音,是吉祥的象征。而在國外就沒此說。因此,在進行商務翻譯中要了解當?shù)氐牧曀着c傳統(tǒng)文化,才能更好將翻譯翻譯到位。
2 解決跨文化商務英語翻譯問題的對策
2.1 對英文詞語要理解透徹
正確理解源語文本,不能只停留在表層意義上,要透過表層理解深層的含義。這里所謂的理解就是要懂得源語文本所表達的思想內(nèi)容。字面上看是一種意思,實際表達的是另一種意思。此時譯者在理解領悟之后,要作恰如其分的轉(zhuǎn)義引申或進行邏輯思維的推理,將源語文本的內(nèi)在含義或弦外之音予以譯出。
2.2 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與審美觀文化
文化的差異不是一時半會兒形成的,它是長期的傳統(tǒng)文化造成的結(jié)果,這樣的差異是客觀的,故從事國際商務英語翻譯的人員必須在外國文化和本土文化中找到一個切合點,從這個切合點入手,把由于文化差異所造成的翻譯失誤降到最低。
2.3 正確掌握和運用翻譯理論和技巧
翻譯是信息傳播的一種特殊形式。在整個翻譯活動中實際上表現(xiàn)為一種社會信息的傳遞,表現(xiàn)為傳播者、傳播渠道、被傳播者之間的一系列互動關系。與普通傳播過程不同的是,翻譯是在兩種文化之間進行的,操縱者所選擇的語言符號不再是原來的符號系統(tǒng),而是產(chǎn)生了文化換碼,但其原理卻是與普通傳播相同的。翻譯的理論和技巧是近年來中國翻譯界研究的重點,以劉宓慶先生為代表的翻譯界專家,論述翻譯理論和技巧的書籍很多。國際上的翻譯專家們也紛紛致力于翻譯理論的研究。所以,要真正沖破跨文化翻譯的藩籬,用正確的理論和技巧來武裝自己是必要的。
2.4 掌握大量的本民族文化與目標語文化常識
文化不是個人特質(zhì),而是個人所屬的社會的特質(zhì),它是一種大眾形式所形成的主流。不同文化有著不同的特征,文化包含了社會生活各個方面,也反應了社會屬性。故從文化的理解上看來兩種文化是不可直接對譯的。所以,只有積累大量的文化知識和文化習慣,才能更有效的解決跨文化商務翻譯的沖突。
綜上所述,要想正確掌握和熟練的運用好商務英語,除了學好基本的英語知識和語言訓練,還須通過大量閱讀各種中外報刊雜志、電視媒體、網(wǎng)絡信息等了解不同國家、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風俗習慣、風土人情,這樣才能在翻譯過程中避免翻譯不清或翻譯失誤,形成矛盾或不倫不類的尷尬情況,減少和避免因此而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
參考文獻
[1]曹瑞明.跨文化交際翻譯中的差異與融合[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6,(3).
[2]陳宏薇,李亞丹.新編漢英翻譯教程[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5,(5).
[3]楊真洪.英漢翻譯研究中的語言對比與文化對比[J].西安理工大學學報,2003,(1).[4]王恩科.視角轉(zhuǎn)換還是視角拓展[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5).
[5]趙桂華.譯理論與技巧[M].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03,(3).
[6]謝天振.當代國外翻譯理論導讀[J].中國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出版社,2001,(9).
[7]王學文.新編經(jīng)貿(mào)口譯教程[J].中國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出版社,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