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去過歐洲旅游的人都說,西歐國家的人文景致最好,北歐國家的自然風光最美此次歐洲之行,我發(fā)現(xiàn)的確如此。不過這次在西班牙、英國、丹麥逗留期問,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除了古老的文化、優(yōu)美的風光外,更多的是當?shù)厝说奈拿髑閼押蜕铒L尚,一些見聞,令我至今難忘。
西班牙人注重文明施工
西班牙是鑲嵌在伊比利亞半島上的一顆璀璨明珠,陽光明媚,風景綺麗。首都馬德里,是歐洲著名的歷史古城,市內(nèi)歷史建筑遺址舉目皆是,名勝古跡不勝枚舉,風格各異的大小凱旋門多達1000座,著名的宮殿、博物館等更是鱗次櫛比。近年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這座有300多萬人口的西班牙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在保持悠久歷史和古老風格的同時,也在不斷加快建設步伐,施工工地隨處可見,尤其開辟不久的市郊新區(qū),頗似一個大工地,到處都在大興土木蓋樓房,一片繁忙景象。然而令我驚奇的是,雖然各處塔吊林立,腳手架縱橫,但卻聽不到建筑施工那特有的嘈雜和噪音,各個工地周圍更是干干凈凈,與我們國內(nèi)一些建筑工地的景象完全不同。
我這次住在馬德里新區(qū),賓館附近有好幾處住宅建筑工地,一天辦完事回來,見時間尚早,出于好奇,我來到一個正在施工的工地現(xiàn)場。門衛(wèi)很認真,阻止了我,但態(tài)度非常溫和,他不懂英語,我比劃了半天他也沒明白我的意思,于是做了一個籃球場上暫停的手勢,示意我等一下,然后打電話叫來了一位中年人。中年人走到我的身邊,一邊微笑著道了一聲:“你好!”一邊友好地主動與我握手。通過雙方自我介紹,我知道他是離我現(xiàn)在這個位置最近的這棟樓的施工負責人,叫帕布洛。我客氣地跟他提出想?yún)⒂^一下工地的要求,他爽快地答應了。帕布洛輕聲對我說:“您稍等一下!”說完快步走進不遠處的一間辦公室,不一會兒拿了一頂安全帽遞給我,待我戴好后陪我走進了工地。帕布洛負責蓋的這棟住宅樓,約2000平方米,已經(jīng)蓋到了三層,工地一側豎立著一座高高的塔吊,工人們正在有條不紊地工作著。塔吊旁,一位工人拿著一個體積不大的黑色遙控器,不時按動著上面不同的按鈕,在他的操縱下,塔吊上懸吊起的一捆鋼筋緩緩升起,顯然,這是一座無人駕駛的地面遙控塔吊。帕布洛告訴我:“在西班牙,現(xiàn)在蓋房子用的基本都是無人駕駛塔吊,因為這種塔吊不僅可以免除高空作業(yè)的辛勞和危險,還可以大大減少噪聲,而普通塔吊作業(yè),操作員在塔吊上面,地面的工人要不斷吹哨子指揮和協(xié)調,有時甚至會大聲叫喊,對四鄰是很大的噪音騷擾”。
在工地上邊走邊看,我看到這個工地位于兩條馬路的交匯處,而且緊挨著人行道。工地在臨街的兩邊都搭有鐵絲網(wǎng),為了方便人們出行,鐵絲網(wǎng)只占用了人行道的一半。緊挨著鐵絲網(wǎng)有一排像集裝箱一樣的鐵皮房,帕布洛說,工地技術人員的辦公室、工人的休息室和浴室都在這里。鐵皮房旁邊還有一個巨大的敞口鐵箱,上邊標明是專門存放生活垃圾的?!肮さ厣系慕ㄖ蜕罾菄栏穹珠_的,都定時清理,然后運往不同的地方處理,運生活垃圾有專用車輛,垃圾箱則經(jīng)過必要的消毒后再使用”,帕布洛這樣告訴我。我看到工地上不斷有運送材料的車出入,偶爾有些灑漏。但工人們一發(fā)現(xiàn)立即就會清除。工地雖然離人行道和馬路都近在咫尺,四周卻十分干凈,行人和車輛通行一點都不受影響。我問帕布洛:“你們這里的工地,為什么能保持如此清潔和相對安靜呢?”帕布洛笑了笑回答說:“馬德里市政府有相關的法令,要求房地產(chǎn)開發(fā)商在建房時必須盡量減少對市民正常生活的干擾。只要有市民投訴,市政當局就會對開發(fā)商罰款,甚至勒令停工!”稍停頓了下,帕布洛又說:“其實,即使沒有市政府的行政命令,施工者也不應該、也無權去騷擾別人的正常生活,這是個道德問題。西班牙的施工者們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習慣,覺得就應該這么做!”
建筑業(yè)是西班牙經(jīng)濟三大支柱產(chǎn)業(yè)之一,近年來,馬德里的開發(fā)建設轟轟烈烈,其規(guī)模并不亞于我國各地的房地產(chǎn)開發(fā)。然而與我國一些地方的建設者相比,他們在施工時對環(huán)境的保護、對周圍居民的關愛,從政府到開發(fā)商都做得十分到位,尤其最基層的施工者們更是把這種保護和關愛上升到了道德的高度,養(yǎng)成了習慣,變成了自覺行為。
英國人注重尋找孩子的長處
受好友之托,這次到英國,我專程看望了他在倫敦工作的兒子王劍。王劍是留學后留在倫敦的,在異國他鄉(xiāng)見到我,格外親切,于是力邀我到他家小住幾日,盛情難卻,我愉快地答應了。
第二天王劍帶我到一些平日旅游不易去的地方看了看。下午快3點時,他說得去給兒子開家長會,要先送我回家休息一下!我一聽,出于好奇便對他說:“如果學校允許,我和你一塊去聽聽行嗎?”“我和老師聯(lián)系一下?!蓖鮿α⒓创螂娫捙c兒子老師溝通,片刻后告訴我:“沒問題了!”便驅車帶我來到學校,走進二年級的一個教室。
下午4點,家長會在一位中年女老師的主持下準時開始,女老師禮貌地向大家表示問候后,先是簡短地介紹了一下近期教學情況,接著便從講臺里拿出一摞小冊子,微笑著對家長們說:“這是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在學校里一些值得稱道的表現(xiàn)后,認真記錄下來編寫出的一本小冊子,希望您們能更多地了解自己孩子的長處,也能從其他孩子身上的長處中得到啟發(fā),今后更好地培養(yǎng)自己的孩子……”接著老師繪聲繪色地講了兩個自己認為最好的例子。整個家長會開了不到40分鐘就結束了,家長們一個個從老師那里領了小冊子,連聲道謝后高興地離開了教室。王劍特意留到最后,當他從老師手中接過小冊子后,態(tài)度十分誠懇地問老師:“您看我孩子還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身上還有什么不足?”老師聽了王劍的話先是一愣,沉思片刻對他說:“我們干嘛總要找孩子身上的短處,而不去尋找他們身上的長處呢?總尋找短處,大人給孩子們的只會是批評、教訓,久而久之孩子的自尊心就會受到打擊;若尋找長處,大人給孩子們的則會是贊揚和鼓勵,時間長了就能培養(yǎng)起他們的自信心、上進心。當然這樣做并不是孩子犯了錯誤不批評,只是出發(fā)點和著眼點不同,看問題的角度就會不同,眼睛盯在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的長處上,孩子犯了錯誤,就會把錯誤看成孩子成長中的一塊小攔路石,及時告訴他危害并與他一起搬開,否則便會相反,大人會如臨大敵,嚴加斥責,最終不同的方法必然出現(xiàn)截然不同的教育結果?!蓖鮿β犕昱蠋煹脑?,馬上點頭表示贊許……
這件事對我感觸頗深。我在國內(nèi)聽一些年輕朋友說過開家長會的感受,他們中很多人抱怨,現(xiàn)在小學生的家長會,不但時間長,一開就是兩個多小時。而且老師說的最多的是孩子的不足和缺點,諸如“誰誰上課搞小動作,不用心聽講啦!”“誰誰老馬虎,作業(yè)總出錯啦!”等等,老師們態(tài)度嚴肅、一派訓人的口氣不說,有時語言還很犀利,弄得家長們一個個既尷尬心里又很不舒服,朋友們說,很難想象老師們抓住孩子的短處時,是不是也以這樣的口氣和話語對待孩子?對照英國老師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細想起來,我認為他們的做法很有道理。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曾指出:每個人都有渴望得到別人關愛和理解的需要,這種需要是人成長發(fā)展的內(nèi)在動力之一。毫無疑問,家長、老師,眼睛能盯在尋找孩子身上的長處上,及時給予他們鼓勵,那就是對孩子最大的關愛和理解,我想,我們的家長、老師如果也能像英國人一樣,教育孩子時,著眼于尋找他們身上的長處,那一定能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不斷提供內(nèi)在動力。
丹麥人注重綠化
這次丹麥之行,我來到第三大城市歐登塞。說起歐登塞三個字,很多人會感到陌生,但如果說到安徒生,大家就非常熟悉了,之所以把一座城市和一位童話大師聯(lián)系在一起,是因為歐登塞是安徒生的故鄉(xiāng)。他就出生在這里。在歐登塞逗留期間,給我印象最深的除了到處洋溢著的童話氣息外,還有丹麥人注重綠化、美化環(huán)境的意識,毫不夸張地說,這是一個綠意盎然、鮮花盛開的國度,這一點從歐登塞這個名字的傳說中便可窺見一斑。傳說北歐神話的主神歐丁和妻子弗麗嘉女神來到這里,一天清晨,弗麗嘉起床后打開窗戶,舉目望去,只見湛藍的大海、碧綠的原野、茂密的森林,在晨輝映照下絢麗無比,于是情不自禁地大喊:“歐丁,看!(Odin,se!)(歐登塞)”。就這樣,“歐登塞”成了這座小城的名字。
車子一駛入歐登塞市區(qū),一幅美麗的畫卷立即映入我眼簾,城中道路兩旁,古老的房屋問,一塊塊青草茵茵的綠地、一簇簇爭奇斗艷的花卉,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作為童話大師的故鄉(xiāng),歐登塞保持著大師當年在這里生活時的韻致,傳統(tǒng)丹麥風格的低矮木制建筑隨處可見,市內(nèi)至今還有兩個街區(qū)非常完好地保持著安徒生時代的風貌,一幢幢彩色的老建筑整齊地排列在鵝卵石或花崗石方磚鋪就的道路兩旁,房屋周圍大樹參天,空地被草坪包裹著,白色的小窗戶,配著紅頂高煙囪、翠綠的植物,置身期間,讓人有一種步入童話世界的感覺。特別到了夏天,每當夜幕降臨,那古樸的建筑,如茵的草地,高聳的大樹,全部籠罩在朦朧而神秘的微光里,清涼的海風從北方緩緩吹來,草叢中蝶飛蜂舞,潔白月光從樹木的枝葉問流瀉而下,在大地上投下斑駁的光點。這種感覺尤為強烈,一座千年古城,能被如此完好地保留著,能被綠化、美化得如此美麗,我們不得不感嘆歷代城市管理者、建設者們的辛勤付出。
當?shù)嘏笥迅嬖V我,注重綠化、美化,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在丹麥人心目中,是僅次于古城風貌保護的重要工作,上至政府官員,下到普通百姓,對美化環(huán)境有著驚人一致的共識,除了政府有計劃地拿出資金在城市公共區(qū)域建公園、修草坪、載鮮花外,居民們也都舍得自己花錢裝點自家院落四周的環(huán)境,這種官與民的自覺結合,大大提高了城市的綠化率,以至于很多到過這里的人,給歐登塞總結出三多一一樹多、草多、花多。此言一點不虛,現(xiàn)在歐登塞市內(nèi)公園里,各種名貴的樹木,比比皆是,一到夏季,濃密的枝葉遮天蔽日,猶如一把把張開的遮陽傘,為人們提供者納涼的好去處;街頭隨處可見的鮮花,品種各異、色彩斑斕,競相向人們送上笑臉,噴吐出沁人心扉的芳香,令人心曠神怡;城市各處因地而建的大草坪,好似一塊塊柔軟的綠地毯,隨時接納著小憩的人們,坐臥其中,舒適而愜意。而老百姓家的房前屋后、門庭院落中的綠化,充滿個性。有的院內(nèi)栽著櫻桃樹,圍墻外種滿花卉。春季一到,櫻桃樹高高的枝頭便焦急地探出院墻,盡情張望著外面的風光,低矮花卉你追我趕地競相綻放,紅、黃、粉各種顏色的花朵,互不相讓地炫耀著自己的嬌艷,一看便知,主人一定是個性格豪放之人:有的院中用紅花綠草精心制作出各種小景,小景間配著意蘊深厚的小雕塑,典雅而別致,不經(jīng)意間透出主人細膩的品質……
早年安徒生生活在這里的時候,就對小城的秀美贊不絕口,稱歐登塞是“丹麥的庭院”。如今經(jīng)過數(shù)代人的持續(xù)努力,歐登塞的城市環(huán)境更加俊秀,空氣更加清新,我覺得如果這位享譽世界的童話大師生活在今天,他的童話故事里一定會記錄下這令人心醉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