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認為冰箱是低溫電器,消毒與否對健康影響不大。其實,冰箱在常用溫度條件下,多數(shù)微生物只是處于被抑制狀態(tài),并不能完全被殺死;另外,由于冰箱中生熟食品的混放,也容易造成交叉污染,從而成為潛在的健康“殺手”。
據(jù)有關部門對使用中未消毒的冰箱進行檢測表明,有的冰箱細菌總數(shù)高達1萬~3萬個/平方厘米,其中大腸桿菌每平方厘米也多達數(shù)百個,成為名副其實的“污染箱”。 此外,冰箱冷凍機的排氣口和蒸發(fā)器如果長時間不擦洗,也很容易成為真菌繁殖的場所。這些真菌承受低溫的能力極強,能在冰箱低溫下生長繁殖,并伴隨塵埃散布到空氣中。呼吸道免疫缺陷、過敏體質者和兒童,如果吸入這種帶菌空氣,極有可能出現(xiàn)咳嗽、胸痛、寒戰(zhàn)、發(fā)熱、胸悶和氣喘等“冰箱肺炎”癥狀。
因此,定期對冰箱進行清洗消毒,是必不可省的事項,每月至少應堅持進行1次消毒。
常用的消毒方法
冰箱消毒前,首先要拔下電源插頭,然后取出存放的食品,除霜并擦凈內(nèi)膽及附件后,實施消毒。消毒方法可任選以下一種:
用軟布蘸取75%酒精或醋酸溶液擦拭,關閉箱門15~30分鐘,然后用清水擦洗并揩干。
用0.05%~0.1%過氧乙酸溶液噴霧,再關閉箱門20~30分鐘。
用2%堿性戊二醛水溶液噴霧,然后關閉箱門30分鐘。
消毒時的注意事項
過氧乙酸溶液濃度過大,對金屬有一定的腐蝕作用,故使用濃度不應超過1%(一般說來,家庭配制標準的濃度掌握有一定困難,可以用普通洗臉盆大小的盆,接滿水,然后倒入1可樂瓶蓋的過氧乙酸大約就是0.5%了)。
戊二醛溶液氣味較小,毒性低,對金屬、塑料無腐蝕作用,其消毒作用在堿性條件下更好。應在使用前加入0.3%碳酸氫鈉活化,但堿性戊二醛的穩(wěn)定性較差,故最好現(xiàn)用現(xiàn)配為宜。
不可用水龍頭或盆水沖洗、噴淋冰箱。因為過分潮濕會使金屬附件生銹,并且降低電氣零件絕緣性能;電氣零件(如門燈、溫控器、電機接線盒等)周圍,只能用干布擦拭。
沾上的油跡、污垢應用軟布和中性洗滌劑擦凈,磁性門封條極易吸附臟物,尤其是箱門下邊的門封條,應特別注意清洗。
有的冰箱的蒸發(fā)器為鋁制,其上不能接觸酸性或堿性消毒劑,若表面一旦沾上,應立即清洗干凈,以免酸、堿溶液與鋁發(fā)生化學反應,使蒸發(fā)器因腐蝕而損壞。
應禁止使用有異味或含有毒性的消毒藥劑進行消毒。如來蘇兒溶液中含有甲酚類有毒物質;去污粉消毒作用甚微,且易造成冰箱劃痕;漂白粉精片等對金屬有一定的腐蝕作用,并且在低溫條件下,揮散能力弱,達不到消毒效果,應禁止使用。
不管采用何種消毒方法,消毒完畢均應用清水擦洗冰箱,然后揩干。特別是用酒精等揮發(fā)性化學藥品消毒后一定要用清水擦凈,否則,因為冰箱溫控器觸點工作時可能會產(chǎn)生電弧,存在爆炸的危險性。
認識嗜冷菌
嗜冷菌是一類菌的總稱,常見的有耶氏菌和李斯特菌,在0~20℃之間最適宜生長。肉類、奶及奶制品、豆制品、沙拉和水產(chǎn)品等,都是較易受其污染的食物。通常,食用了被嗜冷菌污染的食物,會導致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
此外,李斯特菌可引起新生兒、嬰兒化膿性腦膜炎、成人敗血癥、孕婦流產(chǎn)等。它對常用的抗生素都不敏感,故而感染后病死率高。而食用了被耶氏菌污染的食品,可出現(xiàn)腹瀉,胃腸炎及闌尾炎樣癥狀,還可發(fā)生腦、肝膿腫和敗血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