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最基本的旅行規(guī)律是到了國外便沒有必要去尋什么中華美食,可在長途旅行中你的胃難免會被餐飲習慣折磨,這一路踏進的中餐館中有兩家印象深刻。
一家是溫州人開的,在法國埃菲爾鐵塔附近。餐館的裝修很簡單,普通的快餐桌椅,伸縮的帆布遮陽棚。因為價格便宜,就餐的人多半是旅行團,這一團剛走那一團又上來了。街對面十歐一餐的價格,它能做到五六歐,甚至更低。我們去的時候是淡季,即使游客不多也等三十分鐘才能找到座位。人還沒坐定菜就噼里啪啦全上來了:梅菜扣肉、番茄炒雞蛋,蔬菜擺了一桌,還配了一碗湯。顧不上好吃不好吃了,我們只管盛飯,把食物往肚子里塞,速度還不能慢了,旁邊還有沒吃飯的盯著你呢。這樣的地方我們還吃了兩頓,只為方便游覽。吃完心里一直抱怨:誰讓你不懂法語呢,誰讓你想自由行又不堅定呢。嘆一聲也就過去,不就是兩頓飯的事兒。
另一家是重慶人開的,在阿姆斯特丹。因為雷雨誤了飛機,國際航班直接把我們這十幾個人給甩了,作為補償,導游帶我們去吃了當地最正宗的中餐館。一進門就能見著紅色的柱子、低矮的青瓦屋檐,還有紅辣椒和大蒜串。店里還有好幾桌老外正在吃飯,按照“尋人多的店進”這條規(guī)則,多半是錯不了。菜慢吞吞地上桌了,回鍋肉夠大片,是典型的連山回鍋肉做法;麻婆豆腐的花椒味夠……中國菜能在海外做到這個水平算是頂厲害了。
重慶餐館在當地小有名氣,味道算第一,在很多網站上都見人提起過。溫州餐館當地人知道的很少,偶爾有人知道也只是搖頭??蓽刂莶宛^賺錢很多,早年就曾用現金買下上海的一棟樓,搞成了四星級賓館。
溫州人是賺錢,重慶人是開餐館,一家重經營,一家重技術,各自實現了開餐館的夢想。如果溫州人的餐館去追求重慶人的技術,重慶人的餐館去追求溫州人的經營,兩者都必敗無疑。那是兩個不同的系統,你得放棄一切從頭再來,越是偉大的事業(yè)越有簡單清晰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