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光看到寶寶活潑可愛的一面,一轉(zhuǎn)身。他們可能就會做出讓你大跌眼鏡、又氣又急的事。面對這些問題,我們需要找準原因,調(diào)整戰(zhàn)略,一一攻克。
巧馴“霸王龍”
龍龍是個十足的小霸王,什么事都要別人聽他的。他要搭積木,就得把所有積木都拿走,別人用一塊都不行;游戲時必須他說了算。誰要是有反對意見,他馬上就跟人家急。
尋根究源
1 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影響
大多數(shù)寶寶的壞脾氣是慣出來的。有些家長凡事順著孩子,不管孩子提什么要求都一概滿足,時間久了,寶寶就變成了一個自大狂。
2 家長教育觀念錯誤
有些家長認為寶寶強勢霸道一點沒什么不好,起碼不會吃虧。其實這種想法大錯特錯,小霸王雖然占了眼前的便宜,但時間久了,其他小朋友都會排斥、孤立他。
3 缺乏同伴交往
很多寶寶整天封閉在一個小圈子里,時刻以自我為中心,自然不懂如何和別人交往。
4 模仿壞榜樣
霸道寶寶的攻擊性多半是觀察和模仿的結(jié)果。幼兒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弱,如果周圍有憑借暴力而成功的例子,他就會以此為榜樣。
矯正攻略
凡事有規(guī)矩——疼愛寶寶得講究原則,不能聽任寶寶隨心所欲。
換位思考——讓寶寶想象自己是那個被欺負的角色,讓他體會挨欺負的滋味,培養(yǎng)換位思考的能力。父母可以問他“受欺負了是什么感覺?”從而教育寶寶不要隨便欺負人。
合作游戲——引導孩子玩一些合作性的游戲,讓他認識到有些事只靠自己一個人不行,還需要別人幫忙。霸道的寶寶,小朋友都不喜歡。
走出小圈子——讓他和更強勢的孩子去“交涉”,這樣一來,掌控一切自然會碰壁,慢慢的他就會明白不是所有人都會遷就自己,學會溝通與協(xié)商才能達到目的。
搞定“慢吞吞”
源源上中班了,干什么都慢吞吞的。吃飯比別人慢,穿衣服比別人慢……做游戲時,其他小朋友都興高采烈的,唯獨他慢吞吞的,源源的爸爸媽媽都是干脆利落的人,為什么源源老是慢幾拍呢?
尋根究源
1 先天氣質(zhì)的影響
有的寶寶做事老是溫吞水似的,可能是受先天氣質(zhì)的影響。黏液質(zhì)的寶寶情緒不易外露,做事比較仔細,動作緩慢,缺乏一定的靈活性。
2 生理因素的制約
寶寶年齡較小,神經(jīng)肌肉運動尚不協(xié)調(diào),特別是小肌肉運動還不靈活,難免會慢吞吞的。
3 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影響
父母都是急性子,一看到寶寶慢吞吞就不由自主幫他做了,這種幫助無形中剝奪了寶寶的練習機會。長此以往,寶寶就會缺乏自主性、責任感,本身的潛能也會慢慢退化。還有些父母看到寶寶慢吞吞就呵斥一通,使寶寶感覺很挫敗,又慌又亂,結(jié)果更慢了。
4 心理機能的局限
寶寶的無意注意占優(yōu)勢,有意注意還處于發(fā)展的初級階段,水平低,穩(wěn)定性差。外界一有什么風吹草動,寶寶的心思早就飛走了,干什么都心不在焉,慢吞吞的。
5 缺乏時間觀念
寶寶還不理解抽象的時間問題,他只曉得正在做什么,不知道后面還有一堆事情等著他,沒有計劃性當然會很慢。
矯正攻略
運動助成長——利用活動來鍛煉肌肉靈活性,增強協(xié)調(diào)能力。例如撿豆子、系紐扣、手指操可以鍛煉小肌肉:拍球、鉆爬、跳躍可以鍛煉大肌肉。
賞罰分明——和寶寶做個約定,記錄他每次做某件事情所花費的時間,如果能逐漸提高速度,就給予獎勵。如果磨磨蹭蹭,就給他一點懲罰。例如:“吃飯慢了,會錯過看動畫片的時間?!薄俺鲩T晚了,游玩的時間就少了?!?/p>
訓練自理能力——家長要耐得住性子,讓寶寶自己動手,提高自我服務的能力,鍛煉多了,速度自然就提升了。
培養(yǎng)注意力——通過一些游戲來培養(yǎng)寶寶的有意注意,既矯正了他慢吞吞的個性,又能培養(yǎng)觀察能力和自控能力。
制定計劃表——制定一張計劃表,越具體越好,讓寶寶知道要干什么,什么時間做,要多長時間。備一只小鬧鐘,可愛的造型,好聽的音樂,相信寶寶也會逐漸愛上這種有規(guī)律的生活。
改造“鐵公雞”
悠悠聰明漂亮,但是太小氣,一毛不拔,就像只鐵公雞阿姨帶著小妹妹來做客,媽媽拿出幾件玩具讓小妹妹玩,悠悠伸開胳膊拼命護著,大聲喊著:“這是我的,不給,不給,”平日里,凡是他喜歡的東西都舍不得分給別人,即便是給親近的人也不愿意。
尋根究源 1 自我意識強烈
自我意識的萌發(fā)讓寶寶覺得什么都是“我的”,他習慣于把自己身邊的東西都打上標簽,宣布自己的所有權(quán)。如果有入侵犯,他就會像斗雞一樣進入戰(zhàn)斗狀態(tài)。
2 習慣使然
平時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全讓寶寶一個人獨享,習慣了這種特權(quán)的寶寶自然不懂得分享。
矯正攻略
大人小孩都一樣——家庭成員地位平等,沒有誰是高人一等的,有好東西應該資源共享,不能讓寶寶一人獨占。
換著玩更快樂——如果寶寶還接受不了把自己喜歡的東西和別人共享,那就換一種方式,讓他和別人交換著玩,逐步提高寶寶的分享意識。
讓寶寶來做主——給寶寶一點權(quán)力,讓他來分配東西,告訴他討人喜歡的寶寶會把好東西分給別人。當寶寶做出分享行為時,不要吝惜你的贊美之詞,要及時鼓勵強化。
要引導,莫強迫——強扭的瓜不甜,強迫分享反而會招致寶寶的埋怨和嫉妒。引導寶寶與人分享,并在過程中感受快樂。
應對“醋壇子”
希希個頭不大,但醋勁不小。媽媽只要一夸獎別的小朋友,希希就受不了。在幼兒園也一樣,老師表揚別的小朋友時,希??偸谴蠛按蠼小拔乙矔。乙矔 ?,媽媽很頭疼:這么小的孩子怎么會有那么強的嫉妒心?
尋根究源
1 不恰當?shù)卦u價寶寶還不能客觀地評價自己和他人,他對自己的評價是以成人的評價為標準的。過分的夸獎會讓寶寶自信過頭,以為世界上只有自己最棒。
2 怕失寵
寶寶看到長輩對其他小朋友表現(xiàn)出親呢態(tài)度,就會害怕自己不如別人,害怕家長不喜歡自己了。
3 潛移默化影響大
寶寶的模仿能力很強,如果家長比較自大,而且經(jīng)常在寶寶面前貶低別人,寶寶就會看樣學樣。
矯正攻略
適度表揚——寶寶表現(xiàn)好當然可以鼓勵,但要適可而止,表揚的同時也要激勵他改正不足之處。
對事不對人——評價寶寶要針對具體問題,而不是評價他自身的特質(zhì)。例如,“媽媽知道你動腦筋了,做得不錯?!倍皇钦f:“寶寶真聰明?!弊龅貌缓?,可以說:“你再想想看,有沒有其他辦法?”避免說:“你真笨,這都不會,××比你強多了!”促使寶寶以一種積極的態(tài)度解決問題,避免自負或自卑引發(fā)嫉妒。
關愛一直在——嫉妒的核心是害怕失去,父母態(tài)度上的變化會讓寶寶缺乏安全感。如果能讓他時刻感受到溫暖和安全,嫉妒情緒就會大大減退。
營造良好氛圍——大人平時要做好榜樣,相互尊重,謙虛上進,行為示范比說什么都管用。
故事巧幫忙——給寶寶講一些有針對性的童話故事,啟發(fā)他理解其中的內(nèi)涵。
樹立正確的競爭意識——善妒的寶寶好勝心強,家長要讓寶寶明白:只要努力就會進步,搞破壞的行為可不是好寶寶干的,要學會為別人喝彩。
糾正“人來瘋”
萌萌平時挺乖巧,但只要家里一來客人,她就跟變了個人似的。一會要吃零食,一會又要媽媽抱,又蹦又跳,還大呼小叫。這孩子怎么是個“人來瘋”呢?
尋根究源
1 寶寶有顆寂寞的心
很多家庭平時生活單調(diào),難以滿足寶寶活潑愛玩的天性。對于寶寶來說,家里來了客人可是一件新鮮事,旺盛的精力恨不得全爆發(fā)出來。
2 心理發(fā)展的影響
2歲以后,寶寶的自我意識開始萌發(fā),知道自己是不同于別人的獨立個體,希望大家能注意到他的存在。如果父母只顧著招呼客人,忽略了寶寶,他就會使出渾身解數(shù)來吸引家長和客人的注意。
3 借機提要求
有些寶寶是個“小人精”,他知道客人在場時凡事好商量,很多要求都會得到滿足,所以就特別鬧,一會兒這樣,一會兒那樣。
4 生理因素的制約
寶寶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興奮過程比抑制過程占優(yōu)勢,不擅長控制自己的情緒情感??腿丝洫剮拙洌透鼇韯帕?。
5 缺乏社交技巧
寶寶的社會性開始發(fā)展,愿意與人親近,但是缺乏社交技巧,一不小心就表現(xiàn)過頭了。
矯正攻略
時?!胺棚L”——讓寶寶放松一下,找?guī)讉€玩伴,做些體育活動,經(jīng)常有活動,寶寶就不會看見什么都興奮了。
拒絕特殊化——不要過分寵愛寶寶,不搞特殊待遇,寶寶也就不會要求大家都圍著他轉(zhuǎn)。
提供小舞臺——可以讓有表現(xiàn)欲的寶寶給客人表演幾個拿手的節(jié)目,但是,結(jié)束后就要去“后臺”休息了。
堅持原則——不要因為外人在場就答應寶寶的要求,換取一時的安寧。一旦寶寶嘗到甜頭,下次就會故伎重演。無論何時何地,父母的管教原則一定要堅持到底。
找個小幫手——教給寶寶一些社交技巧,讓他幫忙招待客人,使寶寶有受重視的感受。
掌握好正確的攻略,矯正問題寶寶也不是什么困難的事,讓寶寶來個華麗大變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