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往低處流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如何將水變?yōu)橥咛幜?,并按自己的意愿流到我們需要用水的地方?我想到了抽水機,并想親自動手做一做。于是,在老師和舅舅的指導下,我開始了動手制作:
工作原理:當我們用吸管“吸”飲料的時候,口腔內(nèi)形成了一個氣壓低于外部的“真空區(qū)”,在外部大氣壓的作用下,處于較低位置杯子里的飲料被大氣壓經(jīng)過吸管“壓”進我們的嘴里。根據(jù)這個原理,我制作出一個能形成真空區(qū)的抽水機,將水吸到高處或別處,從而起到抽水機的作用。
真空式抽水機的結(jié)構:主要由真空泵和閥門控制區(qū)及導管組成。
準備材料:注射器、圓珠筆芯、報廢筆桿、小木塊、筷子、可樂空罐一個、軟塑料管、pvc管夾具、少許螺釘、AB膠。
制作過程:用注射器作為真空泵;切割可樂罐做成低位水源;用小木塊和筷子做成支架;用pvc管夾具將真空泵安裝同定在支架上,并在支架上做成一個杠桿,使注射器的活塞能做上下運動;用圓珠筆芯和筆桿做成閥門控制區(qū),閥門控制區(qū)外壁一定要密封,筆頭做成上下閥門,放置控制區(qū)內(nèi),上下閥門各一個,閥門能自動關閉或開啟,起到開通水流和止流作用。用導管將真空泵、閥門制作區(qū)及低位水源連接,就制成了“真空式抽水機”(如圖1)。
工作過程:將閥門控制區(qū)下部的進水管插入低位水源中。作為真空泵的注射器內(nèi)有一個可以上下滑動且跟筒壁緊密配合的活塞,真空泵出口有導管與閥門控制區(qū)相聯(lián)通,閥門控制區(qū)內(nèi)有上下各一個只能向上開的止流閥門。常態(tài)下止流閥門處于自動下垂靜止關閉狀態(tài)。使用時,運動杠桿,活塞向上移動,上止流閥門受到大氣壓的作用而關閉,因此活塞下面空氣稀薄,氣壓小于外界的大氣壓。于是,低處的水受到大氣壓的作用推開下止流閥門進入真空泵內(nèi)。當壓下活塞時,下止流閥門被水壓迫而關閉,水被阻不能向下流動,于是沖開上止流閥門向上,水進入上止流閥門的高位區(qū)。再提起活塞時,活塞上面的水將上止流閥門關閉,高位區(qū)的水不再往下倒流,與此同時,下水位里的水又在真空氣壓的作用下推開下止流閥門而進入真空管中。這樣,活塞不停地上下移動,水就不斷地被提升,涌向高處,從出水口連續(xù)不斷地流出。
加裝多一組真空泵和閥門控制區(qū),做成真空式(雙缸)抽水機(如圖2),同時工作,抽水的功效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