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早晨,我突然收到世博會澳大利亞館創(chuàng)意總監(jiān)彼特·福特的一封電子郵件,告訴我他將來上海,并邀請我“從前門到后院”地參觀他的杰作。
我毫不猶豫地答應(yīng)了。在我看來,澳大利亞館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最好看的國家館之一,高科技含量更令人嘆為觀止。館的核心部分是一個環(huán)形影院,乍一看只有一個托盤模具似的東西,而隨著電影開始,有幾塊電影墻從托盤上緩緩升起,配合電影節(jié)奏上下左右移動,并可拼成360度的圓柱屏幕,從劇場各個角度看到的畫面都不盡相同。
我和福特在澳大利亞館門口見面。不用說,這是另一個繁忙的日子,館門口排著極長極蜿蜒的隊伍。福特帶我穿過長隊時,被急著進館的人潮擠來擠去。他笑說:“我早知道我的館會很忙一旦天吶,誰能想到是這么忙!”
福特和他的公司對世博會早已駕輕就熟。他第一次是在1988年澳大利亞布里斯班世博會上參與設(shè)計,在2005年愛知世博會,他的公司即設(shè)計了澳大利亞館。因為這些經(jīng)驗,在上海世博會澳大利亞館的競標中,他們一舉勝出。
我問福特,這個緩緩升起又可以移動的屏幕靈感從何而來。福特說:“當時我在喝啤酒,手里拿著易拉罐和杯墊,我就在想,可不可以讓杯墊繞著罐子轉(zhuǎn)圈?!?/p>
當然,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想做一些可以在外形上跟觀眾互動的設(shè)計,而且不想像大多數(shù)國家館一樣單純依賴電視和電視墻播放影片?!懊總€人家里都有電視,我想做一些與眾不同,只能在一個地方看到一次的設(shè)計。”他說。
更有意思的是,福特還告訴我,他們在設(shè)計場館時,一直都有考慮博客和微博作者這些“社會媒體”?!拔覀儠紤],在哪些地方可以讓人們拍照,然后上傳到facebook和twitter上去。這些‘報道’對我們很重要?!?/p>
很快,我們來到了劇場,演出開始了。3塊各重達5噸的電視墻從地面上升起,緩緩旋轉(zhuǎn)起來。
“我們政府有一個推廣貿(mào)易的口號叫‘聰明的澳大利亞’,但中國人誰會在意這個口號呢?我們認為,與說教相比,展示更重要。中國人一貫的印象里,我們是一個遙遠的國家,但其實我們不是?!?/p>
說話間,屏幕上出現(xiàn)了一些略顯抽象、但視覺效果極佳的畫面,展示出澳大利亞的風土、人情和文化。這場演出很具觀賞性,有時候甚至讓人驚掉下巴,但總體來看很有原創(chuàng)性。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館和其他很多國家館一樣,是部分由本國企業(yè)贊助的。但在福特的公司的努力和政府的支持下,企業(yè)的標志和廣告信息幾乎看不見,整個館的核心使命,仍然是向充滿好奇的中國參觀者展示澳大利亞的自然和人文資源。
走出場館,再看到蜿蜒曲折的隊伍,我更可以理解他們?yōu)槭裁丛敢馀胚@么久的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