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時(shí)期,金代的“大定通寶”錢,不斷地在一些刊物上顯露其崢嶸,恐怕不是偶然現(xiàn)象。
如董大勇、徐信平兩位先生的《珍稀錢幣鑒賞與辨?zhèn)巍返?8頁的“‘大定通寶’背上‘申’雕母錢”;如《中國收藏·錢幣》第6期第49頁刊“大定通寶”一枚的彩照;如《收藏界》2010年第2期79頁的“大定通寶背上‘酉’母錢”;如《收藏界》2010年第4期90頁的“‘大定通寶’精樣泉”;另外,在《王蔭嘉品泉續(xù)祿》上刊“‘大定通寶’異書錢”、“‘大定通寶’闊緣大樣”和“‘大定通寶’合背錢”各一品。金代的“大定通寶”,以自身的不俗表現(xiàn):鑄工精湛、書法精美,而被譽(yù)為古錢佳品中之佼佼者。
筆者亦湊湊熱鬧,在這里介紹幾品以饗古泉愛好者。
圖1,“大定通寶”精樣錢。青銅質(zhì),傳世品,鐵色古包漿老到自然。數(shù)據(jù):錢徑25.5毫米,重3.9克。此幣與今年《收藏界》第4期刊登的大定錢為同一版式?!按蟆弊值谝粍濐D筆之點(diǎn)長而下彎;“定”字為長點(diǎn)定;“通”字為長點(diǎn)三角通,中部束腰;“寶”字長點(diǎn)冠連足貝。
圖2,“大定通寶”母錢。青銅質(zhì),傳世品,黑漆古包漿。數(shù)據(jù):錢徑25.5毫米,重3.97克。此幣內(nèi)穿方正,外緣圓潤,地章平展,錢文纖細(xì)高挺,筆劃字口犀利,神韻十足,可與北宋的“大觀通寶”相媲美。
圖3,“大定通寶”闊緣錢。青銅質(zhì),老生坑,色彩斑斕,紅綠入骨銹,包漿層次豐富。數(shù)據(jù):錢徑25.4毫米,重3.9克。此幣特點(diǎn):錢文筆劃粗壯、大氣、宏勁,外緣特闊,比較少見。
圖4,“大定通寶”背星月紋錢。青銅質(zhì),老生坑,綠銹入骨,包漿古樸。數(shù)據(jù):錢徑24.6毫米,重3.19克。此幣形制、風(fēng)格與素背錢沒有太大差別,只是錢徑稍小,重量稍輕,錢文筆劃略粗一些。“通”字頭,位于三角和方頭之間。其特征是背有星月紋。它被泉家劃入“花錢”范圍。余榴梁、徐淵等編著的《中國花錢》譜,把花錢劃分為三等九級,星月紋錢被定為“上下”級。
圖5,“大定通寶”背星月紋錢。青銅質(zhì),生坑品,通體入骨綠銹,包漿滄桑凝重。數(shù)據(jù):錢徑24.5毫米,重3.46克。此幣的版式與圖4基本相同,故不多敘述。
拙作為一家之言,歡迎批評指正。(責(zé)編:丁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