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平等之風東漸,婦人與丈夫相埒,士農(nóng)工商,三教九流,皆得出入,與丈夫無異,而學(xué)堂之中,女先生尤眾。
南通童蒙學(xué)堂有女先生朱氏松花。朱氏貝齒明眸,膚如膏脂,青絲垂瀑,顧盼生輝,攝人心魄。年三十而貌若二八,顏色殊異,睹之者皆羨艷不已。朱氏亦自伐其美,羅綺錦繡,盛妝艷服,作繡像自售天下。
久之,商賈知其形容嬌美,貨其像而廣布之以漁利,宣諭臺亦屢召至以增色。于是世皆知朱氏之美,愕然驚為仙人,又以其為先生故,遂譽為“絕色女先生”。一時,競逐品評者蟻聚。
或以為朱氏妖冶太甚,有悖師道者,密探學(xué)堂,聞其授業(yè)時必輕裝簡容,曾無輕佻倨傲之意,循循善誘,愛生如子,乃釋然而返。
朱氏聲名日炙,四方百姓咸欲一窺花容,車馬喧囂,客日盈門。朱氏不勝其擾,于是絕音訊,斷交際,廢繡像之事以告天下。謝曰:“承蒙愛惜,今而后,專以育人,不務(wù)其他矣,望諸君明鑒。”
自是杜門謝客,不與外人通。
評曰:夫婦人,愛美何辜?先生之尊,未掩天性。朱氏固傾城之貌,冠絕天下,茍能善其本事,則施粉黛,美姿儀,不足置喙也。士民求奇獵艷以為樂,泥沙俱下,竟致朱氏心憂惶懼,絕跡匿蹤,惜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