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飯局,和“80后”同桌。
八卦電影《杜拉拉升職記》,“80后”的時(shí)尚女孩幾乎是拖著口水說:“黃立行真的好帥哦!”
作為年紀(jì)剛剛抵達(dá)“四張”的“70后”,也還是看過這部電影的。用筷子夾起白菜燒豆腐,到底忍不住弱弱地反對:“為什么我覺得他長得怪呢?”
“80后”完全不屑地扭過頭去,拈起一小塊榴蓮酥,花癡般喃喃自語:“他真的好MAN好MAN哦……”
低下頭,覺得自己真的就是“80后”評價(jià)的那種“奧特曼”——OUTMAN。
2
回娘家。母親淘米煮飯,端著電飯鍋內(nèi)膽過來請教,放這么多水,行不行呢?
我嘩啦啦翻看著報(bào)紙上的娛樂新聞,漫不經(jīng)心地抬頭,“嗯”了一聲。又笑,媽,你煮了一輩子飯,居然連放多少水都不知道了?
母親嘆口氣,背轉(zhuǎn)身向廚房走去。窗外,正玩耍的孩子大聲叫:“媽媽,把我的活力板送出來!”
突然醒悟——原來,自己也到了這種上有老下有小的時(shí)候了!瞬間驚悸,母親到底是從什么時(shí)候起丟掉了她威嚴(yán)的說一不二的氣勢,連煮飯放多少水這樣的小事都虛弱得拿不定主意了?
把活力板送出去。孩子們也不怕熱,7月的陽光底下,成群結(jié)隊(duì),呼嘯來去。
回來,一把青菜剛好嗞啦一聲下鍋,母親像看到救星般把罐子遞過來:“鹽還是你放吧,我現(xiàn)在不知怎么了,一炒菜,你爸就說咸。”
轉(zhuǎn)身去拿碟子的母親,后腦勺盤了干癟的髻,插著根塑料舊簪子。
一小勺鹽碎碎撒下去,心底濺起濕濕的感覺,想用力擁抱母親,終究,還是攥緊了鍋鏟,不敢。
3
單位又來了兩個(gè)年輕畢業(yè)生。主任派活時(shí),總客氣地說,你在家留守,讓他們?nèi)ヅ芡劝伞?/p>
是安靜的下午,同事們都出門忙碌了,有重大活動。守著偌大的辦公室,一本閑書怎么也翻不下去,有種手足無措的惶惑。
原來,自己也慢慢成為辦公室里尷尬的“中間分子”了。雖然退休的老同志回來辦事,還是在姓前加個(gè)“小”字來稱呼,但小年青都恭敬地喊姐了,背后,說不定也喊自己是“老某”吧。
正是說年輕已不再年輕,將老又未老的職場尷尬時(shí)段。
電話鈴刺耳地響起,在這中年的某個(gè)午后。
4
偷偷在網(wǎng)上寫博客,甚至還弄了個(gè)微博。
不過就是寫燒飯帶孩子,坐公交車看到街頭小店換了新招牌,環(huán)城路上的槐花落了,薔薇謝了,石榴花艷紅之后悄然退場,欒樹又開小黃花了,一粒一粒,落在樹下下棋的人有洞的舊汗衫上。平淡四季,就在卑微的花事間交替。
深夜,一切家事都忙妥了,抱著筆記本電腦悄悄坐在黑暗中——孩子睡了,丈夫微微打著呼嚕。遠(yuǎn)處,連夜施工的燈光透過客廳朝東的窗子落在了一小塊地板上。
忽然想起童年的午夜,醒來,看見房間地上手帕形狀的一片光,以為有外星人來了,忙不迭揉著眼坐起來張望。
“四張”的年紀(jì)了,仍相信有外星人存在。但,假使他們在窗口召喚,卻也不會像小時(shí)候那樣,時(shí)刻等待,跟隨他們義無反顧地離開——平日里嘮叨抱怨的那些瑣碎生活情節(jié),忽然一樣都割舍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