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很美
編輯們?yōu)榱诉@期的偶像專題,忙碌了很久,消耗掉我們很多的休息時間,而這些都是很有意義的事情,讓我們在重新整理資料的過程中,再一次去回味當初的那份心情,當我們再次看到當年的電視劇和演唱會時,依然有一種沖動與熱情在其中。用“偶像教母“柴智屏的話說,我們“每一個人在成長中都會經(jīng)歷擁有偶像的階段”,不知道正在翻閱雜志的你們,都有哪些偶像呢?
——趙丹
隱身草
趙薇和陳坤拿了金雞,伴隨著很多人滿臉包,幾乎年年都如此。這次的金雞百花放到了小城市江陰,沒有機場,各位明星坐了飛機坐汽車,輾轉(zhuǎn)一路真夠折騰的。不過這只是拉開了一個序幕,因為快到年底,各種頒獎、紅毯、晚會,折騰得最兇的就屬明星了。偶像和明星,多和諧多耀眼的兩個詞,而這期做偶像專題,小編深感迷茫,有的人,戲好人品好,光芒已經(jīng)在舞臺上很炫目,但卻只喜歡帶著戲謔的口吻說著:看到?jīng)]看到?jīng)]?我就是那根隱身草……我想揪出來的就是這種人。
——姚珺文
掃盲的一個月
在做本期特別策劃時,本人也學到了不少像“私生”這樣的詞語,真是掃盲了。不過,偶像究竟有什么魅力,粉絲為什么這么瘋狂,我到現(xiàn)在還是有點搞不懂……說實話,如果不是有工作任務,我實在不想看電視了,除了看看新聞以外,電視劇、電視節(jié)目真的很讓人失望,不是崇洋媚外,但是美劇更適合我這個年齡的人看,劇情天馬行空、人物性格鮮明,不千篇一律。劇里沒有我所謂的偶像,但是他們的喜怒哀樂確實牽動了我。
——王昱妍
偶像的力量
本期雜志趕稿趕得痛苦,經(jīng)過史上最折騰的中秋、國慶假期后,寫稿的心遲遲定不下來,偶像大專題,在策劃之初有點“投機取巧”,本想省點力,在執(zhí)行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比以往的稿件還要困難,特別是劉德華。喜歡了他將近20年,每次寫他的時候都要斟酌再斟酌,感情要收了再收,此次他作為“骨灰級偶像”代表,可以說的東西太多,我是減而又減,最終呈現(xiàn)于此。李宇春、黃曉明,他們又走了另外一條不同的偶像之路,在跟他們的粉絲交流的時候發(fā)現(xiàn),每個偶像都有他的動人之處,將要奔三的我們可能已經(jīng)沒有年少時的癲狂,但是對于偶像的記憶卻永遠甜蜜。
——劉曉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