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燙傷方1
配方:新鮮蘆a薈葉。
用法:燙傷局部經(jīng)冷水沖洗冷卻后,取新鮮蘆薈大葉用溫水清洗,去皮取果凍狀部分敷于患處,或用鮮品搗爛絞汁涂于患處,每15~30分鐘更換新的蘆薈,直至疼痛減輕。以后每日涂兩三次,用消毒紗布包裹,紗布干燥后,及時用蘆薈汁濕潤。夜間用消毒刀片將蘆薈切成薄片,敷于患處,外用繃帶包扎。傷口干燥后,即可暴露傷口,涂抹新鮮的蘆薈汁,10天左右即可痊愈。對已出現(xiàn)水皰的燙傷,切記不要擠破水皰,按照上述方法處理即可。
功效:瀉火解毒,緩解疼痛。
◆燙傷方2
配方:紫草800克,麻油500克。
用法:將紫草軋碎入油中煎枯去渣,取油涂患處。剛開始每2小時涂1次,保持創(chuàng)面濕潤,以后每日三四次。
功效:涼血解毒,潤燥生肌。
◆補虛益精方
配方:冬蟲夏草5枚,老雄鴨1只,黃酒、生姜、蔥白、食鹽各適量。
用法:老鴨去毛、內(nèi)臟,沖洗干凈,放入水鍋中煮開至水中起沫撈出。將鴨頭順頸劈開,放入冬蟲夏草,用線扎好,放入大缽中,加黃酒、生姜、蔥白、食鹽、清水適量,再將大缽放入鍋中,隔水蒸約2小時鴨熟即可。
功效:補虛益精,滋陰助陽。
◆氣血兩虧方
配方:鮮槐花、面粉、豬肉各200克。骨頭湯1大碗,糯米粉少許。醬油、芝麻油、蔥花、鹽、堿適量。
用法:(1)把鮮槐花和豬肉清洗干凈,分別剁成碎末,待用。把已剁碎的肉末放入盆內(nèi),分3次加入醬油,每次加入后要拌勻,再加上糯米粉,拌開后倒入適量的骨頭湯,直接放入槐花碎末、蔥花、芝麻油,攪拌均勻成包子餡。(2)面發(fā)好后,放堿揉勻,然后搟皮做包子。(3)做好的包子放入小籠屜內(nèi)。蒸鍋水開后,小屜上鍋,旺火蒸10分鐘左右即成。
功效:補氣活血,健脾益髓。
◆腰椎間盤突出方
配方:夾竹桃干葉30克,陳醋50毫升。
用法:將夾竹桃干葉放入加有500毫升水的沙鍋,文火煎煮30分鐘,去渣取液約200毫升,加入50毫升陳醋,用紗布或毛巾浸藥液(擰半干至不滴液為度)后平攤于腰部熱敷(即椎間盤突出部位,溫度以不燙傷皮膚為準),若溫度降低可再浸入熱藥液重敷,如此反復熱敷30分鐘。每天1次,10天為1個療程。一般2個療程后癥狀會有所緩解。
功效:活血通絡,鎮(zhèn)痛祛淤。
注意:夾竹桃葉、花均有毒,切忌入口。如對此物有過敏史,或是孕婦、產(chǎn)婦,上方不宜使用。
◆治足癬
配方:夾竹桃葉20片(落下的黃葉也可)。
用法:將夾竹桃葉入沸水中煮半個小時,待冷卻至50~60℃時,反復用其洗腳至水涼,每天早晚各1次,連洗數(shù)次可見效。
功效:除菌止癢。
注意:夾竹桃葉、花均有毒,切忌入口。如對此物有過敏史,或是孕婦、產(chǎn)婦,上方不宜使用。
◆過敏性紫癜方
配方:生甘草30克。
用法:水煎取液,早晚各服1次,治療過敏性紫癜,7天為1個療程。
功效:補脾益氣,調(diào)精補血。
◆手足皮膚皸裂方
配方:甘草30克,75%的酒精100毫升,甘油適量。
用法:取甘草切片,加入75%酒精浸泡24小時,取濾出液加入等量的甘油和水混合涂擦患處,每天2次。
功效:溫經(jīng)通絡,活血潤膚。
◆靜脈炎方
配方:生甘草50克。
用法:水煎取液,每天分3次飯前服,15天為1個療程??芍委熛轮つw淺表性靜脈炎引起的下肢疼痛、浮腫等癥狀。
功效:清熱解毒,緩急止痛。
◆接觸性皮炎急性糜爛滲液期方
配方:2%甘草水溶液適量。
用法:用甘草水溶液局部濕敷,每2小時1次,每次15~20分鐘。一般1~3天皮膚損害處的紅腫即消退,滲液停止,逐漸干燥結(jié)痂,糜爛面愈合。
功效:清熱解毒。
◆凍瘡方1
配方:甘草9克,紅花6克。
用法:加水2000毫升煎取藥液,外洗凍傷部位。每日3次,一般用藥3~5天即可見效。
功效:溫經(jīng)通絡,活血潤膚。
◆凍瘡方2
配方:生山楂300克(也可用干山楂150克代替),草紅花100克,60度白酒適量。
用法:生山楂或干山楂片、草紅花裝入廣口瓶中,加入白酒(沒過山楂約1厘米)。每日攪動,泡1周后即可使用。使用時將藥酒涂抹在未破損的皮膚上,每日3次,可止癢消腫。每次用后需添酒,保持白酒沒過山楂1厘米。
功效:活血通絡,消腫祛寒。
◆凍瘡方3
配方:小紅辣椒(以朝天椒為好)4~5個。
用法:將辣椒縱行剪開,去籽,置瓷碗內(nèi)。滾開水半碗沖泡約15分鐘,待辣椒內(nèi)面發(fā)黏時貼于凍瘡處。每日2~3次。
功效:活血通絡,祛寒保暖。
◆寒冷性多形紅斑方
配方:甘草、甘遂各9克。
用法:加水1500~2000毫升,煮沸10分鐘后,熏洗患處10~15分鐘。每日3次,連用10~15天即可見效。
功效:消腫散結(jié)。
◆毛囊炎及初發(fā)的癤腫方
配方:甘草10克,鮮金銀花15克。
用法:煎湯外洗患處,每天3次,用3~5天炎癥即可消退。
功效:解毒散癰,清熱涼血。
◆皮膚潰瘍方
配方:甘草15克,白糖適量。
用法:將甘草研成細面,加入白糖適量,外用撒潰瘍處,每日1次,用藥7~10天潰瘍即開始變淺,逐漸愈合。用甘草煎水冷濕敷皮損處,對急性濕疹、過敏性皮炎及其他各種皮膚炎癥的紅腫、糜爛等都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功效:抗炎,抗過敏。
◆血脂異常方
配方:麥芽40克,山楂50克,丹參30克,元胡、菊花、紅花各15克。
用法:加水500毫升煎煮取液,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
功效:平肝泄熱,消食調(diào)脂。
◆黃疸方
配方:酒蒸大黃12克,生麥芽30克。
用法:水煎服,早晚各1次。
功效:清熱退黃,開胃消食。
◆膈肌痙攣方
配方:麥芽20克,蘇子、柴胡、厚樸、木香各15克,龍骨50克,生姜10克。
用法:水煎,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
功效:消食開胃,解痙止痛。
◆糖尿病性胃輕癱方
配方:焦麥芽、焦山楂、焦谷芽各30克,佩蘭、蒼術、木瓜、黨參、茯苓、白術、陳皮各10克,甘草、砂仁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10日為1療程,服2~3個療程。
功效:健脾理氣,化濕消滯。
◆溢乳方
配方:生麥芽150克。
用法:水煎,分3~4次服用。
功效:消食開胃,和中回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