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體味可治月經(jīng)不調
美國一些從事人體氣味研究的科學家發(fā)現(xiàn),男性腋下等體表部位出汗時,能夠分泌一種“雄酯酮”的物質,這種物質中所含的特殊氣味可與中藥麝香相媲美。
科研人員用海綿塊從男性腋下收集氣味,使之溶進一定濃度的酒精中,然后涂于一批月經(jīng)不調的女孩嘴唇上,持續(xù)追蹤觀察,結果發(fā)現(xiàn),她們中絕大多數(shù)以往久治不愈的月經(jīng)不調病奇跡般不治而愈。
牙齦常過敏,老了易糊涂
美國紐約大學的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牙周病或者說牙齦炎可能與認知功能紊亂的患病風險有關。
在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標準的成人智商測試題———數(shù)字符號測試,對50歲和70歲時的認知功能進行了比較。結果發(fā)現(xiàn),經(jīng)常出現(xiàn)牙周炎的人,在測試中的得分只有沒有牙周炎參與者的1/9。因此,防止牙周炎也應該成為預防老年癡呆的方式之一。
少吃點看起來更年輕
最近一項新研究證明了中國人的一句俗語:飯要七分飽,就是說吃得少可以活得長??茖W家們用兩組小老鼠進行實驗,一組實驗鼠按正常投食量喂養(yǎng),另一組實驗鼠的投食量減少24%。
結果發(fā)現(xiàn),被限制食量的小老鼠體內(nèi)引起衰老的基因幾乎沒有發(fā)生變化,壽命明顯延長。最終的結論是:熱量過剩、飲食偏多會加速衰老。
拔牙容易影響記憶力
瑞典科學家公布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當牙齒被拔掉時,人的部分記憶也會消失。這是研究人員在長達15年時間里對近兩千名35~90歲的志愿者跟蹤調查得出的結果。
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在排除環(huán)境及疾病因素情況下,牙齒健全的人記憶力明顯比被拔掉牙齒的人好。這項研究結果和最近日本科學家對老鼠牙齒和記憶力關系的研究非常吻合。研究人員表示,拔牙能切斷牙齒通往腦部神經(jīng),從而影響記憶力。
朋友多,更長壽
一項新研究發(fā)現(xiàn),有著正常社交關系——朋友、家人和社區(qū)的人比幾乎沒有社交網(wǎng)絡支持的人的死亡風險小50%。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公共衛(wèi)生學校教授特里薩·艾倫·塞曼說:“作為人類,我們有很多不同的調整體系——血壓、新陳代謝、應激激素。有資料顯示,所有這些體系均受社會關系的影響。有更多社交支持和積極社會關系的人們的血壓、膽固醇水平較低,葡萄糖代謝較好以及各種應激激素較低。”
夢多有益長壽
人們通常認為,睡眠時作夢多,會影響大腦的充分休息,不利于健康。但是,日本山梨大學研究人員提出:多夢有助于延年益壽。他們認為人的睡眠可分為無夢期(正相期)與有夢期(逆相期),前者一般為80~120分鐘,后者約20~30分鐘。癡呆癥患者睡眠的無夢期較長,壽命大多數(shù)較短。
睡前上網(wǎng)發(fā)短信有諸多危害
美國一項最新調查顯示,青少年睡前上網(wǎng)、發(fā)短信,會造成失眠、情緒不穩(wěn)定和學習困難等諸多不良后果。專家呼吁家長對孩子迷戀電子設備而太晚入睡的狀況進行干預。
美國肯尼迪醫(yī)療中心睡眠和肺功能專家彼得·波洛什等人在加拿大溫哥華市舉行的美國胸科醫(yī)師學會年會上介紹說,他們在對有睡眠問題的青少年患者進行治療過程中發(fā)現(xiàn),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對患者睡眠的干擾程度令人震驚。
某些行動能力顯示健康水平
英國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日常生活中某些行動能力,如手的握力、走路速度、從椅子上站起的敏捷度、單腿平衡的能力等,都是身體健康的指示器,在這些方面能力越強的人,往往更能長壽。
喝甜飲料增加患糖尿病危險
一項研究證明,每天喝一罐甜飲料的人患糖尿病的風險比不喝甜飲料的人比會上升20%,而每天喝兩罐會增加50%的風險,而且果汁飲料和其他甜飲料效果沒有明顯區(qū)別。
哪怕是喝純果蔬汁,患糖尿病的危險也會明顯上升。喝得最少的人和喝得最多的人相比,2型糖尿病的風險會上升35%之多。然而,直接吃水果或吃蔬菜,攝入的能量完全一樣,卻都會降低患糖尿病的風險。
紅茶漱口可以預防流行性感冒
日本昭和大學醫(yī)學部教授島村先生表示,用紅茶漱口可以預防流行性感冒。
島村教授做了一項試驗,將300名學生分成兩組:一組人每天用茶漱口兩次;而另一組人則不這樣做。5個月后,島村教授發(fā)現(xiàn),用茶漱口的那一組學生基本上沒有被感冒病毒所擊倒。
“這是因為茶里含有的兒茶酚的緣故?!睄u村教授介紹道,兒茶酚是種抗氧化劑,在紅茶中的含量非常高。這種物質有助于抑制人體內(nèi)氧自由基的活動,能幫人體抵抗外界病毒,幫我們遠離感冒。兒茶酚還能遏制腫瘤生長。
中年女性壓力大,
癡呆風險高2倍
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瑞典科學家發(fā)表在《大腦》雜志上的研究首次發(fā)現(xiàn),中年壓力大是導致女性老年癡呆的一大病因。中年屢屢遭受壓力的婦女,罹患老年性癡呆的危險比其他婦女高2倍多。